点赞上海援藏医疗队!在这场与死神的搏斗中,他们赢了

5月17日9点45分,江孜县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来了一名45岁突发胸痛胸闷神志模糊的藏族男性患者,急诊科秦龙医生马上带领急诊团队给患者紧急施救,心电监护提示患者正发室颤。

点赞上海援藏医疗队!在这场与死神的搏斗中,他们赢了

秦龙医生立即给患者施行电除颤,江孜县人民医院医务科普琼副主任、内科普片主任和队员朱震宏、鲍恩昊先后也赶到现场参与抢救。在两次300焦耳的电除颤和利多卡因静推后,患者窦性心律恢复,但心电图上那熟悉的“红旗飘飘”心梗图案赫然眼前,大面积前壁心梗!死亡率极高!侯坤院长和普片主任立刻联系刚刚成立的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随时做好PCI准备。

就在此时,第二次室颤出现了,所有人继续投入挽回生命的战斗。经过数人数次的心肺复苏和四次电除颤才恢复窦性心律,但患者面色青紫,神志不清,呼吸不规律,生命迹象微弱。继续予以无创机械通气、抗凝溶栓、维持血压等抢救。血压、心率渐渐恢复,神志也恢复清醒。此时,救护车、相关转运设备也已准备完毕。普片主任放弃中午接送孩子的机会主动陪护送至日喀则医院。

点赞上海援藏医疗队!在这场与死神的搏斗中,他们赢了

与此同时,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微信群里也收到了该患者的急诊心电图。李宪凯主任(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胸痛中心负责人,第三批上海组团式医疗队队员,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立刻做出了判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并嘱咐立即给与口服药物治疗、启动转诊程序。

12点50分。120急救车尚未到达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而此时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已经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抢救流程,医务科龙子雯主任(上海第八批援藏干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医师)一一核对介入导管室准备就绪、急诊通道准备就绪,急诊室内,李宪凯主任、左洪鹏主任(第三批上海组团式医疗队队员,同济医院急诊科)和索片主任讨论着治疗方案。

在普片主任(江孜县人民医院内科主任)等同仁的保护下,患者顺利抵达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团队有条不紊,江孜县人民医院和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医护迅速交接,复查心电图,开通绿色通道,直接将患者送入了DSA室。李宪凯主任带领心内科介入团队迅速找到了心梗血管,前降支近端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扩张-支架置入,一系列熟练的操作就好像在平原上疾驰,然而这一切都是发生在海拔3800的日喀则,在一个缺氧的环境里实施的,看着患者安全的回到CCU,一片掌声在手术室中响起。而李主任的手术衣早已湿透,嘴唇黑紫,然而他不顾辛劳,和他的团队一起观察着患者的病情变化。左主任和索片主任回到急诊科急需抢救另一位复合伤患者。

点赞上海援藏医疗队!在这场与死神的搏斗中,他们赢了

从该例患者赶到急诊科(Door),到球囊(Balloon)开通血管时间,即D2B时间,李宪凯主任只用了不到40分钟,按照国家卫健委“胸痛中心”建设要求,建议D-B时间<90分钟,这样能尽量减少心肌坏死,保护心脏功能。“胸痛中心”建设更是推广到首次医疗接触(FMC),到导丝(Wire)开通血管时间,即缩短FMC-wire时间,最大程度上保护患者心脏功能。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援藏专家李宪凯主任,从2017年援藏开始就倡导并建立了日喀则市第一个“胸痛中心”,得到医院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目前“胸痛中心”按照国家标准要求,日趋完善,李宪凯主任在全院、日喀则电台等多处讲授急性胸痛的救治,希望引起大家重视,共同救治像急性心肌梗死这样的胸痛急症,降低疾病死亡率,造福藏族同胞!

在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中

他们赢了

本期执行主编:陈柏霖

点赞上海援藏医疗队!在这场与死神的搏斗中,他们赢了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