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區域創新能力居全國第一方陣,省人大會議上透露這些消息……

去年一年牽頭做了哪些工作?成績如何?7月27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上,省科技廳、省水利廳、省旅發委3家單位“一把手”進行了口頭述職,曬出了去年一年工作的“成績單”。

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全國第9

“去年,我省在縣域實施省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10多項,支持經費6500多萬元,兌現支持科技創新政策獎補3000多萬元。”總結2017年的成績,安徽省科技廳廳長宛曉春用了一串數字。

宛曉春介紹說,在量子通信等領域,我省遴選實施省科技重大專項項目、重點研發計劃項目443項,支持經費近4億元;抓好審議全省脫貧攻堅工作情況報告意見落實,支持實施科技扶貧項目170餘項,支持經費2800萬元。

目前,我省區域創新能力居全國第一方陣、中部地區前列,獲授權發明專利居全國第7位,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居全國第9,科技市場總額居全國第12位。

“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首次突破2%,達2.05%;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4310家,較上年淨增437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8%,增速高於規上工業5.8個百分點,佔規上工業比重達40.2%。安徽作為落實國家科技重大改革與發展政策成效較好的省,獲國務院辦公廳表揚。”宛曉春說。

“完成2017年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兌現工作,兌現獎補項目2100多項、獎補資金13億元,引導市縣以及企業、高校院所研發轉化投入近百億元。”宛曉春說。

在建設重大創新平臺方面,我省爭取科技部會同國家發改委批准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跟蹤推進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創建工作,目前,科技部已將組建方案報中央審批。

宛曉春介紹說,2017年,我省獲批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銅陵獅子山國家高新區等國家創新平臺。合肥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建設通過科技部驗收評估。新建省級重點實驗室36家、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9家。

在重大科技項目方面,我省在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生物大專項項目有205計劃項目238項。爭取獲批實施國家科技項目1051項,支持經費173億元。在重大項目引領下,全超導託卡馬克裝置世界首次實現百秒量級穩態高約束模運行,“墨子號”實現星地量子通信,世界首款多語種實時翻譯機、世界最薄浮法電子玻璃基板等一批重大創新成果加速湧現。

2017年,全省專利創造質量進一步提升,110項專利獲國家和省專利獎。專利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大支持合肥高新區啟動知識產權“三合一”綜合執法改革試點,立案查處專利案件229件,同比增長188.9%。專利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新增國家知識產權示範、試點縣區14個,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6個、省級10個,國家知識產權示範企業12家、優勢企業25家。

齊雲山景區通過5A級旅遊景區景觀質量評估

“2017年,全省旅遊經濟實現穩中快進,全年接待入境遊客549萬人次,同比增長13.07%;接待國內遊客6.26億人次,同比增長19.88%;旅遊總收入6197億元,同比增長25.64%。”2017年安徽旅遊成績如何?省旅發委主任萬以學用一組數字予以闡述。

萬以學介紹說,去年,我省出臺《關於將旅遊業培育成為重要支柱產業的意見》,推動進行機構改革,順利實現了局改委,研究出臺了旅遊強省五個一批系列政策文件,設立了首支省級旅遊基金。

“去年,我省還出臺《關於支持推進紅色旅遊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啟動小崗村和金寨縣紅軍廣場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萬以學介紹說。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開展智慧旅遊行動,全省4A以上旅遊景區、四星以上飯店和五星級農家樂示範點實現無線WiFi全覆蓋。

據悉,去年,我省還新增了一批旅遊精品景區,巢湖半湯溫泉旅遊度假區獲評國家旅遊度假區,禪源太湖旅遊區、齊雲山景區通過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觀質量評估。打造了一批精品旅遊線路,先後推出了十大鄉村旅遊線路,6條高鐵旅遊線路,7條研學旅行線路等。培育了一批旅遊新業態,榮獲首批中國十大科技旅遊基地等國家品牌8個,評選了一批省級旅遊小鎮、研學旅遊基地、中醫藥健康旅遊基地等新業態產品。

四級河長組織體系全面建立並延伸到村

去年,全年累計下達省以上水利建設投資計劃241億元、完成省以上水利建設投資260億元,首次雙雙突破“兩百”億元,創歷史新高。

“我省是地方水利建設投資落實較好、中央水利建設投資完成率較高的五省(市)之一,連續兩年獲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省水利廳廳長方誌宏透露。

目前,備受關注的引江濟淮工程初步設計報告獲得批覆,巢湖環湖防洪治理工程如期開工,水利薄弱環節建設性治理有序推進。

在全面推行河長制方面,省水利廳牽頭組織制定《安徽省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並先後經省政府常務會議、省委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定後印發實施。

截至2017年底,省市縣鄉河長制工作方案全部出臺,四級河長組織體系全面建立並延伸到村,設立村級以上河長5.3萬名,覆蓋全省江河湖泊。

在農村水利建設方面,我省堅持大力實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高效節水灌溉等項目建設,全年新增、恢復和改善灌溉面積52萬畝,建成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5.45萬畝,持續推動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

“在水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我省嚴格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深入推進水資源管理‘雙控’行動。組織開展入河排汙口核查、登記、建檔、立牌工作,全省水利系統共排查入河排汙口2072個,並組織制定《安徽省入河排汙口監督管理實施細則》。”方誌宏透露,去年,我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83平方公里。在推動水利立法方面,我省出臺《安徽省湖泊保護條例》,成為全國第四個專門為湖泊管理保護出臺地方性法規的省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