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一方阵,省人大会议上透露这些消息……

去年一年牵头做了哪些工作?成绩如何?7月27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省科技厅、省水利厅、省旅发委3家单位“一把手”进行了口头述职,晒出了去年一年工作的“成绩单”。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全国第9

“去年,我省在县域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10多项,支持经费6500多万元,兑现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奖补3000多万元。”总结2017年的成绩,安徽省科技厅厅长宛晓春用了一串数字。

宛晓春介绍说,在量子通信等领域,我省遴选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43项,支持经费近4亿元;抓好审议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报告意见落实,支持实施科技扶贫项目170余项,支持经费2800万元。

目前,我省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一方阵、中部地区前列,获授权发明专利居全国第7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国第9,科技市场总额居全国第12位。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达2.05%;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4310家,较上年净增437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增速高于规上工业5.8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0.2%。安徽作为落实国家科技重大改革与发展政策成效较好的省,获国务院办公厅表扬。”宛晓春说。

“完成2017年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兑现工作,兑现奖补项目2100多项、奖补资金13亿元,引导市县以及企业、高校院所研发转化投入近百亿元。”宛晓春说。

在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方面,我省争取科技部会同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跟踪推进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创建工作,目前,科技部已将组建方案报中央审批。

宛晓春介绍说,2017年,我省获批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铜陵狮子山国家高新区等国家创新平台。合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通过科技部验收评估。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36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

在重大科技项目方面,我省在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生物大专项项目有205计划项目238项。争取获批实施国家科技项目1051项,支持经费173亿元。在重大项目引领下,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世界首次实现百秒量级稳态高约束模运行,“墨子号”实现星地量子通信,世界首款多语种实时翻译机、世界最薄浮法电子玻璃基板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加速涌现。

2017年,全省专利创造质量进一步提升,110项专利获国家和省专利奖。专利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支持合肥高新区启动知识产权“三合一”综合执法改革试点,立案查处专利案件229件,同比增长188.9%。专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县区14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6个、省级10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2家、优势企业25家。

齐云山景区通过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估

“2017年,全省旅游经济实现稳中快进,全年接待入境游客549万人次,同比增长13.07%;接待国内游客6.26亿人次,同比增长19.88%;旅游总收入6197亿元,同比增长25.64%。”2017年安徽旅游成绩如何?省旅发委主任万以学用一组数字予以阐述。

万以学介绍说,去年,我省出台《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意见》,推动进行机构改革,顺利实现了局改委,研究出台了旅游强省五个一批系列政策文件,设立了首支省级旅游基金。

“去年,我省还出台《关于支持推进红色旅游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启动小岗村和金寨县红军广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万以学介绍说。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开展智慧旅游行动,全省4A以上旅游景区、四星以上饭店和五星级农家乐示范点实现无线WiFi全覆盖。

据悉,去年,我省还新增了一批旅游精品景区,巢湖半汤温泉旅游度假区获评国家旅游度假区,禅源太湖旅游区、齐云山景区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估。打造了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先后推出了十大乡村旅游线路,6条高铁旅游线路,7条研学旅行线路等。培育了一批旅游新业态,荣获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等国家品牌8个,评选了一批省级旅游小镇、研学旅游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等新业态产品。

四级河长组织体系全面建立并延伸到村

去年,全年累计下达省以上水利建设投资计划241亿元、完成省以上水利建设投资260亿元,首次双双突破“两百”亿元,创历史新高。

“我省是地方水利建设投资落实较好、中央水利建设投资完成率较高的五省(市)之一,连续两年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省水利厅厅长方志宏透露。

目前,备受关注的引江济淮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获得批复,巢湖环湖防洪治理工程如期开工,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有序推进。

在全面推行河长制方面,省水利厅牵头组织制定《安徽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并先后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定后印发实施。

截至2017年底,省市县乡河长制工作方案全部出台,四级河长组织体系全面建立并延伸到村,设立村级以上河长5.3万名,覆盖全省江河湖泊。

在农村水利建设方面,我省坚持大力实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高效节水灌溉等项目建设,全年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52万亩,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5.45万亩,持续推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在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省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水资源管理‘双控’行动。组织开展入河排污口核查、登记、建档、立牌工作,全省水利系统共排查入河排污口2072个,并组织制定《安徽省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实施细则》。”方志宏透露,去年,我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3平方公里。在推动水利立法方面,我省出台《安徽省湖泊保护条例》,成为全国第四个专门为湖泊管理保护出台地方性法规的省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