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孩子受同伴欺负竟暴力还击?面对“熊孩子”怎么做才是对的?

7月16日,重庆万州某小区底楼一些居民由于天气炎热坐在大厅乘凉,其中两孩童因抢玩具发生小争执。一名男家长抱走了自己的孩子后,又返回拿衣架抽打刘女士孩子。经诊断男童左大腿软组织挫伤。受害男童家长调取监控录像后,遂即报警。

自家孩子受同伴欺负竟暴力还击?面对“熊孩子”怎么做才是对的?

自家孩子受同伴欺负竟暴力还击?面对“熊孩子”怎么做才是对的?

自家孩子受同伴欺负竟暴力还击?面对“熊孩子”怎么做才是对的?

最后,黄某因殴打不满十四周岁的儿童,受到了罚款1000元,刑拘15天的处罚。

本是小孩之间的小小争闹,最终却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黄某为其冲动付出的代价作为成年人来说是可承受的,然而,留给孩子的除了身体的伤害,更大的是小小年纪所承受的心理创伤和不可预见的未来心理上的后遗症;同样为人父母怎么对别人家的孩子就能大打出手,而无线宠溺自己家的孩子?这样的行为是一个值得引发广大父母的思考。

善言法小妹对这样的事情是气愤的,因为这是出于一个成年人,一个所谓公职人员,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且同样为人父的所行所为,对于手无缚鸡之力的孩童的伤害,下此狠手,众人不会理解也不会宽容,未成年人被殴打的事件频频曝出,校园霸凌事件只增不减,父母为孩子打抱不平的事情也屡见不鲜,从法律的角度来说,这是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的:

自家孩子受同伴欺负竟暴力还击?面对“熊孩子”怎么做才是对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然而,法律能做到仅仅是短暂的惩罚这些冲动的魔鬼,而孩子纯真的世界可能却从此蒙上了一层阴影,不知何时才能走出阴霾;很多罪犯通过暴力获得快感,然后人类不能控制的暴力起源于人类还是低等动物的时期,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文明,人类的理智都应该淡化这样的原始冲动。

自家孩子受同伴欺负竟暴力还击?面对“熊孩子”怎么做才是对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我不知道这样的家庭的教育方式,在伤害着别人家孩子的内心的同时,难道不是在给自己孩子的内心种下祸根吗?这不是在用行动教育着自己的孩子,面对问题我们就应该用暴力去解决吗?

青少年校园霸凌事件的频频出现愈演愈烈,难道是一时引发的吗?

我坚信,这是一个长久成长过程中长积累的的心健康问题所导致的必然后果。

很多人错误的理解了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思想,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告诉自己的孩子,别人打你一下,你就应该要打回去,甚至很多家长就像黄某一样所身体力行的演示着怎么在受到欺负的时候用武力教训别人,所以被激发的暴力根源,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犯罪率。

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一个“令人震惊”的预测,即从2010年到2020年,全球儿童心理疾患将增长50%,成为最主要的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而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年龄在14岁之前的,占50%。 可见,心理上的伤害对于孩子成大影响有多大?

面对欺凌,面对纷争,我们作为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

问清原因,了解真相,妥善解决。

若孩子被欺负了,作为家长首先要了解的是事情的真相。让孩子如实说明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明辨是非,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看对方是真的有意欺负还是互相之间的嬉戏打闹。弄清楚后,可以询问孩子自己准备怎么做,正确引导鼓励孩子合理解决。

自家孩子受同伴欺负竟暴力还击?面对“熊孩子”怎么做才是对的?

【提醒】家长要明智,不能过度保护和紧张。

倾听、安慰,减轻孩子心理负担。

当孩子因为被欺负而伤心委屈时,家长不能再行训斥孩子,也不能夸大其词,误导孩子,要适当加以排解和安慰,用心倾听孩子诉说,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减轻被欺负后所受到的内心伤害和不安。

【提醒】家长不能因为心疼孩子而一味说别人的不是。

找出原因,交给孩子正确交往的方式。

若孩子经常被欺负的话,搞不好是其交往方式的问题了。要是这样的话,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家长应该从孩子自身找原因了。要具体教给孩子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方式方法小策略。

自家孩子受同伴欺负竟暴力还击?面对“熊孩子”怎么做才是对的?

【提醒】培养孩子与同伴友好交往的能力。

忌私下算账,避免冲突。

家长切忌一时冲动,私自找那孩子算账或是找家长理论,那样只会把事情搞砸,是不对的,也不利于孩子以后的交往活动。若是不好处理的问题,可以和老师、对方家长等共同协商解决。

【提醒】家长之间沟通时,不要一味指责抱怨,要尽量压住火,心平气和地顺利解决。

培养爱心,学会原谅。

教育孩子要宽以待人。其实,小朋友间的打闹是正常现象,这么大点的孩子天真无邪,很少有那种故意称王称霸的现象,只是好动又自控力差,所谓欺负,无非就是推一下,抓一把,抢东西之类的。若不是有意为之的明显伤害欺负,作为家长不要夸大现象,应理性地教孩子要有爱心,学会原谅和包容,友好待人。

自家孩子受同伴欺负竟暴力还击?面对“熊孩子”怎么做才是对的?

提醒】若是无心之过,得饶人处且饶人。经常被欺负的话,告诉孩子不能一味忍让。

大声呵斥,不软弱。

有的孩子,在被别的小朋友欺负时,吓得缩成一团,或是只知道哭,对方威吓TA不要告诉老师TA就不敢告诉老师,结果会越来越受欺。若是这种性格比较软弱的孩子,告诉TA不用怕,教TA别人再欺负时,要有底气地大声呵斥:“你快走开!”“不喜欢你!”,这样能引起注意,获得帮助,毕竟欺负人的不敢明目张胆,大声呵斥无疑会有一种震慑的威力。

【提醒】经常给孩子加油鼓气,正确培养其勇敢和自信。

据理力争,表抗议。

若孩子屡次因为游戏玩耍活动等被欺负时,家长要告诉孩子据理力争。可以先让孩子说说再被欺负时会如何来保护自己,支持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反抗,向对方证明自己并不是好欺负的,以前是让着ta而已。比如ta再来抢夺自己玩具,可理正言辞:“你再抢,我就不客气了!”“你再怎么,我就告诉老师。”

【提醒】明确告诉孩子:不要去欺负别人,也不任由别人欺负。

面对嘲笑,不理睬。

有的孩子被欺负,是因为嘲笑。比如个头、长相、穿着、学习、某项技能、家庭等等,这些都有可能成为被个别孩子嘲笑的对象。若是面对这种情况,小孩子的应对能力是极弱的。家长可告诉孩子,对方这样是无聊的不对的,完全不用管它,或者ta再胡说时,就紧紧地盯着ta看并警告“不许嘲笑别人”,然后不再理ta,对方自是没趣。

自家孩子受同伴欺负竟暴力还击?面对“熊孩子”怎么做才是对的?

【提醒】让孩子知道,人无完人。帮孩子多找自己的优点,提高自信心。

多交朋友,有利发展。

不要老觉得孩子老实软弱,出去会被其他小孩欺负而让孩子呆在家里不出去,限制了ta与小朋友交往的能力。正常看来,那些性格开朗,朋友多,在小朋友间活跃的孩子,相对来说很少被欺负。所以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交些好朋友,这样别人一般不会随意欺负ta了,也利于孩子的交往和发展。

【提醒】让孩子走出去,多与小朋友玩耍和交流,彼此和谐相处。

希望每一个家长都予以警示,让还在在一个健康、温馨的环境中快乐的长大,也希望此类事情不要再次发生。

关注微信公众号:善言法务 跟着法小妹每天学点法律知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