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女兒冰心,她罵過林徽因,與吳文藻伉儷情深,頌揚母愛與童真

冰心(1900

1999),原籍福建長樂,出生於福州。現當代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

冰心的父親參加甲午海戰,1913年初任海軍部學司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情懷。她的母親外柔內剛,識文斷字。

五四女兒冰心,她罵過林徽因,與吳文藻伉儷情深,頌揚母愛與童真

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幼年時代就廣泛接觸了中國古典小說和譯作。冰心從小生活在一個民主、開明的家庭中,有一個美好的童年。她是幸運的,承受了同代女性很少享受的饋贈。

五四女兒冰心,她罵過林徽因,與吳文藻伉儷情深,頌揚母愛與童真

1914-1918 ,北平貝滿女中學習並開始嘗試寫。

1918年入協和女子大學理預科,學醫,積極參加五四運動。

1921轉到文科本科,開始真正寫作之路。1919年開始發表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成為問題小說創作的首席作家。

五四女兒冰心,她罵過林徽因,與吳文藻伉儷情深,頌揚母愛與童真

此後,相繼發表了《斯人獨惟悴》、《去國》等探索人生問題的問題小說。同時,受到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寫作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這些晶瑩清麗、輕柔雋逸的小詩,後結集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稱為春水體

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發表詩作,同年起發表散文《笑》和《往事》。

五四女兒冰心,她罵過林徽因,與吳文藻伉儷情深,頌揚母愛與童真

1923年畢業於燕京大學文科。赴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學習英國文學。在旅途和留美期間,寫有散文集《寄小讀者》,顯示出婉約典雅、輕靈雋麗、凝鍊流暢的特點,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比小說和詩歌取得更高的成就。這種獨特的風格曾被時人稱為冰心體,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五四女兒冰心,她罵過林徽因,與吳文藻伉儷情深,頌揚母愛與童真

1926畢業回國,在燕京大學任教,1929與社會學家吳文藻結婚。

1937出國考察,後抗戰開始顛沛流離的生活,其間出版了《關於女人》和《再寄小讀者》。抗戰勝利後曾到日本考察,1951輾轉香港回國。建國後寫下了大量的散文。wenge受衝擊,下幹校勞動改造。

五四女兒冰心,她罵過林徽因,與吳文藻伉儷情深,頌揚母愛與童真

新時期冰心迎來創作的又一高峰。寫下了上百篇散文和數十篇小說,表達對國家、民族的憂慮,對人生的思考。

她的譯作如黎巴嫩凱羅·紀伯倫的《先知》《沙與沫》,印度泰戈爾的《吉檀迦利》《園丁集》及戲劇集多種,都是公認的文學翻譯精品。

作為五四時代女兒,冰心的自我形象與眾不同,由於其獨特的家庭環境,冰心的女兒心靈沒有“父權”的陰影,她的成長不需要經過與父系秩序衝突的階段,只需經過母親形成一個連續體,在母女關係中由女兒變成母親。所以,冰心的作品側重通過母愛童心表現父權之外的女兒伊甸園。

代表作品有:《繁星》、《春水》,散文《寄小讀者》等。

五四女兒冰心,她罵過林徽因,與吳文藻伉儷情深,頌揚母愛與童真

冰心銅像一手拿著玫瑰花,一手拿著鍾愛的書卷,充滿希望地坐於自然石上,石頭側面刻著冰心的詩句

冰心的母愛與眾不同,母親是一種心理和生理上的本源和空間依託,母子之間是一種本源與派生的生命關係。

母親是安頓女兒靈魂的溫暖懷抱:

母親呵!/撇開你的憂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懷裡,/只有你是我的靈魂的安頓。

母親是女兒可以依靠的膝頭:

這些事——是永不漫滅的回憶:/月明的園中,/藤蘿的葉下,/母親的膝上。

五四女兒冰心,她罵過林徽因,與吳文藻伉儷情深,頌揚母愛與童真

母親是彷徨的女兒的歸依:

寥廓的黃昏,/何處著一個彷徨的我?/母親呵!/我只要歸依你,/心外的湖山,/容我拋棄罷!

母親是女兒躲避風雨的巢穴:

母親呵!你是荷葉,我是紅蓮。

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廕庇?(《往事》)

女兒又如嬰兒一刻不能離開母親:

母親不在搖籃邊了。這是我第一次感出,/世界的空虛呵!

冰心筆下的兒童也與眾不同,他們是一群天使,是愛的源泉。

孩子,成了母子世界完滿性的有一重保障,甚至作者本人也成了母子同體。

如《寄小讀者》的敘述人——一個童心未泯的小母親。

《世界上有的是快樂與光明》、《最後的使者》、《分》、《悟》

五四女兒冰心,她罵過林徽因,與吳文藻伉儷情深,頌揚母愛與童真

冰心的愛情婚姻觀:

1、戀愛是個人的自由,如同宗教一樣聖潔、莊嚴,必須真摯和專一。

2、戀愛和婚姻是理性的選擇,戀愛是人格的愛,依賴的實理智。

3、不能超越現實社會的倫理規範。戀愛是個人的事情,但不能忽視父母的意志。

五四女兒冰心,她罵過林徽因,與吳文藻伉儷情深,頌揚母愛與童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