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名将身经百战,却无尺寸之功,最终含恨自杀,原因在哪?

传奇名将身经百战,却无尺寸之功,最终含恨自杀,原因在哪?

传奇名将身经百战,却无尺寸之功,最终含恨自杀,原因在哪?

飞将军李广是中国历史上脍炙人口的名将,千百年来,他的事迹一直广为传颂,唐人有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正是经过司马迁的如椽大笔,一代名将的形象才在人们的脑海中定格。

传奇名将身经百战,却无尺寸之功,最终含恨自杀,原因在哪?

李广是将门之后,年轻时就曾得到文帝赞许。但他真正为大家所熟知,是在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战争中。这场发生在汉匈之间空前惨烈的战争为李广提供了展示军事才能的广阔舞台。他骁勇善射的特点一次次得以充分的发挥。

传奇名将身经百战,却无尺寸之功,最终含恨自杀,原因在哪?

一次,李广追捕匈奴射雕者却突然遭遇大批敌军,敌众我算,部下都惊慌失措,但若此时逃跑,亦难逃灭顶之灾。危难之际,李广沉着应对,布下疑兵之计,故意示敌以弱,让敌人误以为自己是引诱敌人进圈套的疑兵,而后面还有汉军的大部队。敌人果然不敢轻举妄动,而几次试探,都被李广用精准的箭术打退。在始终无法探知李广虚实的情况之下,匈奴人只好撤退。

传奇名将身经百战,却无尺寸之功,最终含恨自杀,原因在哪?

又有一次,他所率领的部队遭遇匈奴主力,敌我实力相差悬殊,在危急的情况下他指挥若定,先是命令自己的儿子杀入敌军展示武勇,以此安定军心,又指挥军队奋勇抵挡敌军,用自己出神入化的箭术给予敌军巨大杀伤,从而稳定了战局,让敌人无懈可击,最终等来了援军,击退了敌军。

传奇名将身经百战,却无尺寸之功,最终含恨自杀,原因在哪?

通过这些战例可以看出,李广的军事才能主要体现在“勇”和“善射”上,而他的这一特点,正是汉匈战争初期汉朝罕队所缺乏的。汉族曾经长期处于守勢,一方面受制于汉朝的国力,但是另一方面也与汉族不善于骑兵作战有关。因此在边境的小规模冲突中,汉朝经常吃亏。正是在这种逆境之下,人们渴望有一个能克制匈奴的英雄出现,而李广的横空出世,符合汉王朝的期望。他武艺高强,箭术无双,多次凭借出色的箭术在战场上力挽狂澜;他胆略过人,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多次上演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他与士兵同甘共苦,待人宽厚,性格直率。不过李广为大家所心折更主要的还是在于他的个人魅力,他天生善射又英勇无比,不惧危险而一往无前,浑身洋溢着个人英雄主义的气质。虽然常常处于危险之中,但是他从不更改自己的处事方式,留下了许多佳话,诸如射箭入石这样的故事,一直为大家所津津乐道。特别是在汉匈战争尚处在小规模冲突为主的初期,李广这种极富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行为恰好能有效地克制匈奴人的小部队袭扰,勇敢而善射的李广不仅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也赢得了对手的敬畏,“飞将军”就此名动天下。

传奇名将身经百战,却无尺寸之功,最终含恨自杀,原因在哪?

但到了汉武帝时期,汉匈战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雄心勃勃的汉武帝希望能击溃奴,解决北方的边患,因此此时的汉匈战争,不再是以前的小规模冲突为主的情况,而多次出现大规模的对决,在此种情况之下,李广的个人之勇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因此他虽然多次出征,却始终未能取得大的战功。等到汉朝与匈奴决战的时候,李广的年龄已经很大了,但是壮志未酬的他依然坚决要求随军出征。因为种种原因,当时的统帅卫青并没有安排李广作为主攻,与李广产生了矛盾,结果李广愤而出征,迷失了道路,并没有按期与部队会合。卫青派人来问责,李广就自杀了。

传奇名将身经百战,却无尺寸之功,最终含恨自杀,原因在哪?

虽然李广一身本领,未能封侯确实有些时乖命蹇,但仔细分析可以看出,李广的悲剧却又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李广性格上存在缺陷,他快意恩仇,心胸不够宽广,霸陵尉因为职务行为冲撞了他,他就记仇在心,设法公报私仇。他心无城府,率性而行,这种直爽的性格很容易使他采取极端的行为,最终的自杀正是这一性格所驱使的结果。另一方面,李广是一个将オ,却并非一个帅才,通过与程不识的比较可以看出,李广带兵过于随性宽松,约束性不够。这种方式虽然容易赢得士兵的信任,但是却不利于大部队的统领。因此在小规模冲突为主的战争初期,他还能用个人魅力凝聚部队;而一旦到大部队作战的战争后期,他就显得力不从心了。特别是他常常自恃箭术高明,只身杀虎,近身射敌,这种以身犯险、暴虎冯河的事情,不应该是一个统领三军的将领所为。须知统帅的安危事关整个战局,怎么能轻易将自身置于危险的境地呢?

传奇名将身经百战,却无尺寸之功,最终含恨自杀,原因在哪?

此外,李广的威名也是导致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名望是一把双刃剑,所谓树大招风,李广的英勇善射,一方面为他赢得巨大的声望,但另一方面,却使他始终成为敌人关注的焦点。每次出战,因他的名望,匈奴不敢轻视,总是会将攻击的重点放在他身上,因此他经常遭遇匈奴主力。常常但求自保,故而难有战功。更为重要的是,汉匈战争的形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李广却始终未能应时而变,仍凭血气之勇征战沙场,一代名将的悲剧也就不可避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