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上映痛擊人心,「窮病」背後的希望

《我不是藥神》上映痛擊人心,“窮病”背後的希望

這些天朋友圈陸續被《我不是藥神》霸屏,這部電影靠著“自來水”口碑,上映一天票房直接破3億,被稱為“零差評”的國產電影,更多人直呼看到了中國電影的希望。電影之所以帶來如此大的反響和熱議,離不了電影圍繞的主題——慢粒白血病與印度仿製藥。電影劇情很簡單,講述了白血病患者在買不起天價救命藥的情況下,找一位保健品店老闆程勇買印度低價仿製藥,而這位老闆因生活窘迫,開始鋌而走險賣起仿製藥的故事。

《我不是藥神》上映痛擊人心,“窮病”背後的希望

“領導,我求求你,別再查「假藥」了行麼?這藥假不假,我們這些吃的人還不知道麼?

我吃了三年正版藥,房子吃沒了,家也吃垮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藥,可你們非說這是「假藥」。不吃藥,我們就只能等死。”

“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他只有20歲,想活命,有什麼罪?”

“如果他結婚早點,說不定我還能當上爺爺。”

“你能保證永遠不得病嗎?”

電影裡一句句虐心的臺詞直戳進人們的心裡,讓整個影片變得壓抑而沉重,它真真實實地反映了現代社會的現實問題,影片真正聚焦的,是中國人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來都不曾解決的“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對於窮人來說,患癌就相當於宣判死刑,為了活著,賣車賣房,最後四處舉債,人財兩空。高昂的治療費用,天價的“救命藥”,將一個個家庭壓迫的支離破碎。而這個時刻,印度仿製藥的出現無疑是給了眾多貧困的癌症患者生的希望。

印度仿製藥是假藥嗎?

在電影裡,從印度走私到中國的藥被定義成假藥,那麼什麼才是假藥呢?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藥品,按假藥論處:

1.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禁止使用的;2.依照本法必須批准而未經批准生產、進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須檢驗而未經檢驗即銷售的;3.變質的;4.被汙染的;5.使用依照本法必須取得批准文號而未取得批准文號的原料藥生產的;6.所標明的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範圍的。

總結來看,假藥可以分兩種,一種是療效上的假藥,比如變質、被汙染等等,另一種是法律層面的假藥,比如未經批准生產、進口等等。正如電影裡所描述的,即使是在印度正規生產、銷售的,中國病人吃了真的能治病的仿製藥,但是未經我國藥監局批准進口,在國內銷售就是法律層面上的假藥。這就是在當下社會中,情理與法理的衝突。

印度製造的藥為什麼能夠這麼便宜呢?

仿製藥是指與商品名藥在劑量、安全性和效力(不管如何服用)、質量、作用以及適應症上相同的一種仿製品。世界上將有150種以上總價值達340多億美元的專利藥品保護期到期。到期以後,其他國家和製藥廠即可生產仿製藥。

其實,印度的藥價並不是一直這麼低的,在1961年成立的蘭伯西(Ranbaxy)公司,靠著仿製羅氏鎮定劑苯甲二氮,能夠解決印度好藥價高短缺的問題,為窮人提供物美價廉的藥品。為了讓印度人能享受到低價藥,政府採取了很多措施,並對《專利法》進行了修訂。印度放棄了對藥品化合物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上的寬鬆使得本國企業能夠獲得大量仿製藥生產許可,從而為印度仿製藥提供了快速擴張的空間。

《我不是藥神》上映痛擊人心,“窮病”背後的希望

仿製藥會不會像山寨產品一樣,存在質量隱患呢?

在多數國家,仿製藥上市標準是非常高的。美國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規定,仿製藥必須和它仿的專利藥在“有效成分、劑量、安全性、效力、作用(包括副作用)以及針對的疾病上都完全相同”。印度第二大製藥企業雷迪製藥公司也正是憑藉這種“拷貝不走樣”,同時又有所改進、創新的技術發展起來的。以治療白血病的格列衛為例,韓國白血病協會拿印度和瑞士兩種格列衛做過對比檢測,結果顯示藥性相似度99.9%。同樣的效果,極低的價格,這便是仿製藥的“功勞”。

印度藥物的價格差距是多少?

《我不是藥神》上映痛擊人心,“窮病”背後的希望

中國慢粒白血病患者近10萬人,每年新增患者約為1.3萬人,這些昔日被判為絕症的病人,因為瑞士諾華研製成功的藥物-格列衛,從而看到了生命得以延續的希望。但是新的問題來了,在中國這種藥物一個月的服用費用是23500元,儘管諾華制定了相應的優惠措施,但是一年7.2萬的費用對於絕大多數患者來說仍然是一個巨大的負擔。印度仿製的“格列衛”,其藥價僅有幾百最高不過一千餘元。除了治療白血病的“格列衛”,印度也進一步研製了治療其他癌症的仿製藥,幫助了眾多世界各地的癌症患者,仿製藥規模也已經達到世界前列。

印度被稱為世界藥房,目前印度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仿製藥出口國。有媒體報道,印度生產了全球20%的仿製藥,並使製藥業成為印度經濟的支柱之一。目前,印度藥品出口到200多個國家,疫苗和生物製藥產品出口到150個國家。印度的仿製藥60%以上出口到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其中美國市場上的仿製藥品近40%來自印度。

《我不是藥神》上映痛擊人心,“窮病”背後的希望

印度藥與國內藥價格對比(僅作參考)

購買印度藥品的渠道非常多,這裡列舉幾種比較常見的購買方式,供大家參考。

1. 網上代購

這個從業群體私自銷售未經國家批准進口的藥物就已經觸犯法律,屬於違法行為,自然對真實身份各種偽裝和隱藏,身份都是假的,可信度本身就低了,真假藥品的風險就不知從何談起了,而且通常代購的從業時間也不穩定,導致患者不得不重新選擇購買渠道。印度的藥品市場魚龍混雜,有很多小藥房製造假藥,或者是成分不足的藥物,充當正品。

2. 朋友代買

如果有朋友經常往來印度能幫忙帶藥,也是非常好的渠道,建議最好去印度大型醫療集團旗下的連鎖藥房買,但是他們的採購渠道監管就非常嚴,要限制購買數量,通常是不超過3瓶;總數量不要超過10瓶的藥品過關,太多的話海關如果抽查到難免有涉嫌走私或倒賣之嫌。

3. 親赴印度

患者或者家屬也可以自己直接去印度購買。一定要提前考慮到出行安全、語言問題、目的地衣食住行等情況,做好充足的準備再去。

4. 網上求助印度醫療機構

如果患者自身確實沒有靠譜的渠道,也不具備出國條件的情況,可以找正規醫療機構,會收取一些諮詢費以及快遞費,但是還是比較可靠的,至少不會是假藥。

中國的仿製藥產業和印度相比,差距在哪裡?

北京大學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教授說印度的仿製藥是學習中國的經驗,中國曾經做得很好。中國建國以後就是依靠仿製藥,當時主要是生產抗生素、青黴素,讓老百姓能夠吃得上最基本的藥。上世紀七十年代,印度學習到了中國的經驗,所以印度也開始以國家的力量來推動仿製藥的生產——國家立法,不保護專利,但是保護仿製藥的生產工藝,成為了印度的國家政策。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到現在,四十多年的時間裡,印度仿製藥成為了全世界第一,連美國都買它的仿製藥。印度本身就是學的中國經驗,以中國目前的生產能力和市場規模,完全可能比印度做得更好。

印度現在做得比我們好的原因,就是它的仿製藥行業是國家的力量在推動。製藥行業在全球基本都是壟斷行業,因為高昂的研發成本需要企業有一定規模和集中度,中國的藥企規模較小導致研發能力弱,這樣會使中國老百姓更不相信本土的藥,這也是中國對進口藥需求量大的原因。

正如電影裡所說,你可以治好這個世界所有的病,但有一種病你無能為力,那就是窮病。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生死,再無大事。世界上沒有藥神,但是每個被死神追趕的生命,都值得被救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