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耳饰——玦

《如果国宝会说话》之寻龙玦,引发了人们对玦的广泛关注。玦作为一种重要的玉器,在我们古老的文化中又有着怎样的变迁呢?

最古老的耳饰

玦作为耳饰,虽在史书中不见叙录,但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在新石器时代却是最常见的一种用途,因为在新石器时代发现的玉玦大多见于人体的耳部。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遗址,人们发现一些玉玦成对地出现在墓主人周围,这很可能是人类历史上已知最古老的耳饰。

中国历代耳饰——玦

中国历代耳饰——玦

出土的耳部穿孔人佣是史前人佩戴耳饰的直接证据

有趣的佩戴方式

众做周知,玦多为玉质,这么重的东东,原始社会的人又是如何作为耳饰佩戴的呢?考古界一般认为有如下三种方式。

1 将玦直接穿过耳孔佩戴

将玦直接穿过耳孔佩戴,这种方式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呢!尽管对于当代人来说打一个能穿过玦的耳洞似乎是太大了,要承受很大的痛苦,但从现存的原始部落的资料来看,在耳垂上穿挂又大又重的耳饰,进而把耳洞拉伸得很大的实例是很常见的。因为对原始部落的居民来说,并不仅仅是为了美,而是一种成人的标志或者起到彰显财富的作用。

中国历代耳饰——玦

2 将玦的缺口夹于耳部佩戴

有学者认为,从出土位置看,有的玦缺口朝上,故而推断应该是这样的佩戴方式。也有的学者认为,玦不是夹于耳垂,而是夹于耳郭的软骨部位。但是不论哪种夹法,因为玉石本身是有一定密度的,而且没有任何弹性,夹在耳部作为陪葬的冥器佩戴是可以的,但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人来说,这恐怕是不牢靠的。

3 用绳带系于耳部佩戴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有很多玦的边缘有钻孔,这个孔可以用来穿绳于耳洞或者穿绳悬挂于耳郭之用。但是,在遥远的新石器时代,人们要想把柔软的绳索穿过小小的耳洞,这是不是也很有难度呢?

耳饰的使用,看上去是一件灰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却需要很多层面的要求,比如耳部装饰观念的形成,耳饰制作及管理的技术、耳饰佩戴及时等知识(如果没有这些知识,怎么在耳部穿孔?万一耳洞发炎了怎么办?)。新石器时代玦的大量出现,说明这些技术应该比较成熟了。以上三种有趣的佩戴方式,你更倾向于哪一种呢?

玦的象征意义 ——生殖崇拜

作为耳饰的玦无论如何佩戴,都要承受那么多的痛苦,那么我们的古人为什么还要佩戴玦呢?

根据对原始文化的研究来分析,原始人制作某种器具往往是有一定用途的,或者是实用用途,或者是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巫术用途。而巫术用途中尤以生殖崇拜比较常见。因为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社会形态下,唯有多生多育才能保证部族的兴旺。而玦的形状恰好象征着女性的生殖器官——子宫。而红山文化中的玉玦形状,则多为龙胎形。将玦制作成龙胎形,表达了原始人类希望以母神的生殖力量,使他们的部落人口兴旺的美好愿望。

玦的演变

玦作为耳饰,在整个新石器时代层出不穷。但到了商周时代,玦的用途开始逐渐发生改变,除了少量作为耳饰外,绝大多数向佩饰及具有象征意义的财富及礼器转变,有孔的玦越来越多,纹饰也逐渐丰富多样。玦作为耳饰,在先秦汉族地区就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只是在南部及西南边陲少数民族地区尚有余绪,尤其是在云南滇国地区和南岳故地广州,一直延续到汉代。

中国历代耳饰——玦

中国历代耳饰——玦

中国历代耳饰——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