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來的教育

教育就是養花,一邊養,一邊看,一邊靜待花開。要慢,不要操之過急,急功近利。無論家長還是老師都應如此。

慢慢來的教育

潛心育人,拒絕浮躁。

好多時候,我們把學生當作手段而非目的。為什麼是當做手段?使勁培養,考上名校,老師多得獎金,校長多的榮譽,學校多得名氣,家長多得談論的底氣。一舉多得,人人樂!

通過擠壓時間,把海綿擠幹,大量時間大量重複高強度練習來達到高分數。

初中老師給學生布置作文,晚上11,12點基本做不完。慢慢來的教育

晚上11點到3點,更多的是1點到3點,大腦會分泌兩種激素性激素與生長激素。有光照、有壓力就不會分泌,嚴重影響孩子生長。孩子10點半必須入睡,2小時後才能進入深度睡眠。而現在更多的是充分利用學生的學生,那還考慮學生的身體生長和健康。

孩子的未來有無限可能性,不能以成績好壞來確定。每個人都有他存在的價值,都會有他的未來,而不應有其他人強加給他。

教育不是為了適應外界,而是豐富內心世界。柏拉圖說過一句話“教育非他,乃心靈轉化”。轉向何方?分數?興趣?能力?本領?都不是。愛心、善良、智慧這是深藏於每個人內心的,這才是世界普適價值。我們不能侷限於分數、名次,而應該長遠考慮學生情操價值的形成。慢慢來的教育

學習和教育最本質事為自己的,是為什麼了豐富自己,不是為了父母老師。回饋社會也不是目的,只是附帶產生的效應。自己不夠豐富,怎能給社會帶來利益。一個只有技術而內心缺失的自己給社會帶來的往往是麻煩,甚至是傷害。

當然,我說的這是教育。而現實存在的是大量的職業培訓,馬拉松式的培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