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对身体有危害,怎么保持一个良好的饮酒习惯?

作蓝


酒精对身体的影响可谓百害而无一利。长期酗酒会引发脂肪肝、三高、痛风等问题,还会损伤神经系统。

不少人坚信少量饮酒有利于身体健康,但此说法并无科学证据支撑。这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少量喝红酒能软化血管,因为红酒内含有白芦藜醇。但殊不知,白芦藜醇想在体内发挥功效,我们一餐得喝好几百斤才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甚至提出:白藜芦醇和心脑血管健康没有直接关系。

下面,“问上医”将从几个方面列举酒精对身体的危害,希望广大读者尽可能杜绝酒精,有酗酒习惯的,尽早戒酒!


长期喝酒容易得脂肪肝

肝脏就好比是生产脂肪的工厂。当脂肪在肝脏内过度堆积(重量超过肝脏重量的10%-15%)便可称之为脂肪肝。而工厂里是否有库存积压(脂肪堆积),取决于脂肪的产量及运输车队(载脂蛋白)的外送效率。产量越多,就越容易堆积在肝脏,形成脂肪肝。

脂肪在肝脏内的产量取决于食物中摄入的脂肪、碳水化合物、酒精的量。总的来说,吃的越油腻、吃的主食越多、喝的酒越多,脂肪的产量就越多。

酒精是能量代谢优先序较高的物质,它会迫使同餐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油脂只能在肝脏内加工成脂质存储起来,容易出现脂肪肝等疾病。得脂肪肝后若不改变生活习惯,则可能会出现肝硬化、肝癌。


长期喝酒易出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问题

(1)引发高血脂

长期大量饮酒会干扰脂质代谢,大大增加血管内的脂质斑块数量,引燃中风、心肌梗死等危机情况的导火索。

长期大量饮酒会使血脂显著增高,加速动脉硬化的生成。酒精是能量代谢顺序优先的物质。它会优先供能,迫使同餐摄入的能量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不得不先在肝脏内打包,以便通过载脂蛋白经血液运到全身存储(血脂升高)。

(2)引发、加剧高血压问题

除产生血脂向外输送外,肝脏还能够产生血管清道夫H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将血管内的垃圾带回到肝脏处理,通过胆汁排出体外)。一旦肝功能降低,血管内的垃圾就多,就越容易硬化形成脂质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会使基础血压上升。动脉硬化意味着其弹性降低,当心脏向动脉射血时,动脉无法有效扩张使血液进入,所需的压力就越大(血压上升),就像吹一个硬化的气球。

在高压血流的冲刷下,上述脂质斑块可随时脱落、堵塞重要部位血管,引发危急情况!因此,长期大量喝酒极其危险,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停止!

(3)高血糖

长期喝酒的人容易肥胖,尤其是腹部脂肪增加。这会大大增加胰岛素抵抗现象,即要处理相同的葡萄糖,需要更多胰岛素。当餐后葡萄糖摄入量剧增时,身体分泌胰岛素的速度也会相应减慢,导致餐后血糖偏高的问题。长期如此,胰岛负荷过重,可引发糖尿病。

(4)高尿酸

不管白酒红酒黄酒还是啤酒,主要成分都是乙醇,而乙醇会延缓尿酸排泄,导致尿酸堆积,诱发痛风。此外,啤酒里面含有大量可以转化为尿酸的物质。

简单来讲就是喝酒会导致尿酸进的多、出的少,会诱发或加重痛风发作。因此痛风的病人需要戒酒。


长期喝酒容易得癌症

癌症,是体内正常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受周围环境或自身基因的影响,出现变异而使得增殖不受限制的过程。

致癌物,是能诱发细胞变异,使人患癌的物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接触的酒精和烟草是一级致癌物,即致癌性最强的物质。

长期酗酒,患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肠癌、肝癌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长期喝酒伤脑子!(易出现精神障碍)

长期饮用酒精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毒。这会损害神经细胞、脑萎缩,出现精神恍惚、谵语、幻觉、狂躁、妄想、失眠、呆滞、抑郁、轻生等。

慢性酒中毒主要发病机理是大脑皮层接通功能减弱,病理改变是神经细胞的炎性改变,严重者出现脑萎缩,并可导致其他脏器的病理改变:

  • 酒精对神经细胞(尤其是细胞膜)的直接作用;

  • 脑损害致脑内缺乏 5 -羟色胺(5 -HT)和去甲肾上腺素(NA);

  • 酒精侵害了大脑边缘系统,使脑内的多巴胺(dopamin DA)释放增多,而 DA 是兴奋性递质,从而使酒依赖所致精神障碍呈现类躁狂-抑郁型精神症状。

酗酒所致的精神障碍患者会出现走路不稳、手抖、活动不便、小便障碍,记忆力和视力等各种问题。


以上内容由“问上医”为您编辑整理,想了解更多权威健康知识,欢迎关注我们!

既然知道酒精对身体有危害,饮酒就谈不上是个良好习惯,更没有必要去保持饮酒习惯。酒精危害身体因素主要来自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饮酒后,酒精(乙醇)进入体内乙醇在乙醇脱氢酶的催化下代谢为乙醛,乙醛脱氢酶再将乙醛代谢为乙酸。而乙醇和其最后的代谢产物——乙酸,对身体危害小,但乙醇中间的代谢产物——乙醛,能直接结合细胞核内的DNA,诱发基因突变,甚至引起严重的染色体重排。

另外,酒精也被WHO列为一类致癌物。2017年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也发表正式声明,确定酒精是明确的致癌因素,全球约有5%-6%的癌症发病和死亡是由酒精直接引起的。有人说适量喝葡萄酒能降低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实际上有更大规模的试验证明,完全不饮酒的人比少量饮酒的人患冠心病、脑卒中的概率更低。所以,不建议任何人以健康为名义饮酒,当然更不要养成或保持饮酒习惯。

作者简介:孙玉红/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技师DTR/王兴国营养特训班第5期学员、第3期科普写作班学员/头条号:“小丁当育儿”作者


营养百事通


酒文化在我国根深蒂固,‘朋友来了有好久,敌人来了有猎枪',就是酒文化的一种体先,,在近代更是形成了各种酒局,以及酒桌上的规矩,让人们为了面子,为了感情不得不饮酒。

其实这不是一个好习惯,酒喝多了伤身体不说,喝酒还容易让人失去理智,做出很多,自己不想做的事,正所谓酒壮怂人胆,其实就是酒后一种很不好的表现,所以饮酒一定要适量,不宜过多,这个习惯不是一个人,使我们整个酒文化里面都要揉进去才可以,避免那些被动饮酒的场合。

具体的就是我们注意有些酒局能不去的就不去,为什么就是避免酒桌上的尴尬,

开车不喝酒现在大家都已经接受,为什么就是这种意境涉及到法律层面,而开车以外的饮酒呢,就需要大家做到自律,而不是感情深一口闷,用酒来表现,这是一种很不好的表现,招待朋友我们要一定要把握酒喝好就好,而不是喝多猜度,这是中国人一个习惯,这个需要我们大家都要从思想上去改变和从新认识酒文化,朋友在一起交流不要以酒来体现什么,而我们在一起应该更多去沟通感情和友谊。

酒喝多了伤身体,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对于那些酒晕子,酒鬼类型的能劝则劝,不能劝还是不要一起饮酒的好,不要相信古人的酒碰知己千杯少,那都是一种不健康的理念,记得我身边有朋友就喝酒喝出了官司,咋回事,就是酒局朋友喝酒后心脏病发作命没了,你说这后果有多严重,导致他两三年为这事纠结,之所以提这事就是大家引以为戒,不要过度饮酒,不仅害了朋友最后也害了自己。

其实饮酒我更喜欢刘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小饮,饮的恰到好处最好,而不是豪饮式的酒局,既可以增进友谊,还不伤身体,这才是我们该去培养的一种正确健康饮酒习惯!


益生君有话说


最好别喝白酒。每天可喝二两自已泡制的葡萄酒,杨梅酒,还有养身的中药酒。前者不但能软化血管,同时还含有人体必须的多种营养物质,如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等。后者,若是好的养身酒,让您能过酒瘾的同时,还能强身壮体,它能补气血,补阴阳,祛病趋邪,充满生机。但要注意,寻医问药要找有经验的老中医,半吊子的庸医不但让您白花钱,有的甚至会伤害您的贵体。泡制的酒,必须是纯包谷或高粱酒。酒量差的人酒的度数40左右为宜。有酒瘾的人用酒可在50度左右,不得超过55度以上,补酒度数宜低。跌打损伤或风湿麻木酒,度数可高些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