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小編語:區塊鏈技術已經成為金融科技領域的熱點話題。眾所周知區塊鏈是一個共享賬本,但是這個賬本與傳統的記賬方式相比有哪些特色?在強調嚴監管的今天,區塊鏈技術如何整治金融業的一些亂象、如何提升金融行業的效率?本文結合大量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實例為讀者一一介紹。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文/巴曙松、喬若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鄭嘉偉(國信證券)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一.區塊鏈技術有哪些特點?

區塊鏈正如其名,按照時間順序將一個個區塊以鏈式結構連接,構成一個分佈式的共享賬本。開發出一個新的區塊就是一筆新的記賬。在這個賬本中,由共識算法決定出記賬者,由P2P網絡保證賬本內容共享,由密碼學簽名和哈希算法保證區塊中的交易不可篡改,由時間戳保證區塊間的鏈接不可篡改。可見,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區塊鏈技術並不能算是一種全新的技術,而可以說是P2P網絡、共識算法、非對稱加密等技術的新型組合。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那麼這樣一種新的技術組合為什麼廣受期待、其獨特的魅力到底何在呢?

首先是去中介化。在區塊鏈網絡中不存在中心化的管理機構,而是一種分佈式P2P的網絡結構,在公有鏈中只需要一臺電腦即可註冊成為節點,每個節點都享有爭取開發新區塊的權利以及驗證區塊有效性、維持區塊鏈數據更新的義務。

其次是安全性,區塊鏈應用了極難破解的哈希函數和非對稱加密機制保證了區塊鏈的交易安全性,此外,若要改動任何交易信息,就要改動記錄該信息的全部區塊,攻擊者將會付出慘痛的成本代價。最後,即使區塊鏈被攻擊,因為每個節點都記錄了整個區塊鏈賬本的信息,只要有一個節點保存了區塊鏈的完整信息,即可恢復。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第三是可編程性、可拓展性,區塊鏈可通過腳本編程為鏈上交易設置條件,只有滿足條件才能實現特定功能。由此,區塊鏈作用可得到較大的拓展,便於滿足複雜業務的要求。此外,眾所周知,區塊鏈分為公有鏈(如比特幣區塊鏈)、聯盟鏈和私有鏈,每種鏈都可以應用到特定的場景中。如今通過側鏈技術,用戶們可以在比特幣區塊鏈與其他區塊鏈之間進行比特幣的轉移,側鏈擴展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範圍與創新維度。

第四是透明性,如在公有鏈上所有數據是公開的,每個節點都擁有全網數據的備份。

最後是匿名性,私鑰代表了交易方的身份,也代表其賬戶裡面的資產所有權,交易雙方不需要公開身份來獲取對方的信任。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二.區塊鏈技術逐步滲透到不同的金融場景

1區塊鏈技術在傳統金融業的應用及其影響

1.1在銀行業的應用現狀及影響

區塊鏈技術在支付清算領域尤其是跨境支付領域的潛在優勢格外突出,不少銀行已經在這個領域躍躍欲試。例如,招商銀行已經在2016年6月開發了基於區塊鏈的跨境直聯清算系統。招商銀行總行與六個海外機構均部署在這個系統中,任意兩個機構之間都可以在區塊鏈上發起清算的請求並進行清算。這個系統優化了清算業務,首先由於不需要中轉行之間的業務關係,中轉銀行費用、外匯匯兌等成本得以節省。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其次區塊鏈端對端的支付簡化了處理流程,加快了清算速度,據報道,招商銀行的清算平臺去中心後,報文傳遞時間由6分鐘減少至秒級。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另外,區塊鏈降低了人工操作差錯率,分佈式賬本提高了信息安全性,處於一個私有鏈封閉的網絡環境中信息不易篡改,並且為實時審計以及合規檢查提供了可能。最後,這個平臺具有高擴展性,假如招商銀行在海外開設新的分行或者有新的合作伙伴,其可以便捷地部署和加入至系統中。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除了跨境支付場景,區塊鏈技術還可以應用在資金清算領域中的另外一種場景——聯合貸款,微眾銀行已經開發出清算聯合貸款的區塊鏈應用。微眾銀行是基於和合作銀行聯合放貸的模式運行,80%資金來自其他銀行,每天涉及不少的利息、本金清算。傳統金融交易的方式是各方銀行各自記賬,在交易完成後對賬。一方面要花費大量人工成本,另一方面,數據可能會被故意人為篡改,因此難以保證數據的及時性和真實性。而基於區塊鏈系統的交易和清算,在非對稱加密算法確保安全性的同時,雙方實時同步共享數據,如果數據變更,各方可以及時獲悉,從而可以有效防止人為篡改。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除了貸款的清算領域,區塊鏈技術還可以應用在貸款業務中的抵押物核查與徵信環節。首先將房產、車輛等資產抵押貸款時,商業銀行要核實抵押品、評估價值並向房管局等單位變更抵押品狀態,整個貸款流程需要商業銀行、評估機構、小貸公司、房管局等多個單位的協作,環節較多。區塊鏈技術的信息實時共享可以大大縮減這些成本、提高效率。此外,目前看,當前商業銀行對於借款人的信用瞭解渠道主要是通過對其個人品行的調查以及徵信系統查詢,但是徵信系統仍存在信息採集密度低、更新滯後等問題,且調查過程中會存在借款人不如實和全面披露信息的情況。Chainalysis目前在為銀行設計異常交易行為監測分析系統,在區塊鏈中尋找不法行為,提高反洗錢、反欺詐能力。利用區塊鏈非對稱加密原理,銀行可以將客戶信息存儲在區塊鏈中,利用密鑰證明所有者身份,使得識別過程更安全便捷。同時分佈式賬本透明共享的特性便於實時監控,為反欺詐、反洗錢提供了技術保障。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在資管託管業務中,傳統資產託管業務涉及資產委託方、資產管理方、資產託管方以及投資顧問等多方金融機構,各方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統,各方之間需要通過電話、郵件等方式核實確認信息,2017年1月10日中國郵儲銀行與IBM合作,採用超級賬本架構(Hyperledger Fabric)推出了基於區塊鏈的共享賬本、智能合約、隱私保護、共識機制等四大機制的資管託管系統,資產委託方、資產管理方、資產託管方、投資顧問和審計方共享託管業務的信息並共同監督資產使用情況,信用信息交換更及時高效。此外,審計方和監管方可以更為準確快速地獲取信息,提前干預和管控。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在票據業務方面,票據真實性難以保證、資金轉移不及時、票據掮客降低業務透明度等是目前金融行業在具體業務操作中共同關注的幾大痛點。2018年1月25日,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和杭州銀行在上海票據交易所開發的數字票據交易平臺上完成了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票據簽發、承兌、貼現和轉貼現業務。與傳統紙質票據、電子匯票不同,數字票據將以數字資產的方式進行存儲、交易,信息不易篡改,安全性更強。而且其分佈式結構可以降低系統中心化帶來的運營和操作風險;消除中介的介入,不需要特定的實物票據或中心繫統進行控制驗證,解決了人為舞弊行為導致違規操作的行業痛點。此外,通過時間戳完整反映票據從產生到消亡的過程,所有市場參與者可以看到資金流向和交易記錄,無論是大票還是零散的小票,無論是銀行票還是中小企業匯票,真實反映票據權利轉移的全過程,從而可以有效防範傳統票據市場“一票多賣”、“打款背書不同步”等問題。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1.2 區塊鏈在保險業的應用現狀及影響

從保險公司的角度看,不少保險公司在積極探索通過採用區塊鏈技術來降低核保成本,從而提升效率。2017年9月6日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攜手Guardtime公司宣告創建全球首個航運保險區塊鏈平臺。航運保險生態鏈較為複雜,跨國的參與方眾多,導致交易量大、信息傳輸耗時、對賬困難等問題,從而會降低數據的透明度,加大合規與精準風險敞口管理的難度。而交易各方通過該區塊鏈可以實施共享數據,無需再擔心對賬出錯、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再例如,保交鏈是上海保險交易所在2017年9月1日發佈的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上海保交所將保費、佣金、理賠等信息記錄在區塊鏈上,實現自動化對賬功能,解決了再保險行業目前手動對賬成本高、效率低的痛點。另一方面區塊鏈的共享透明不可篡改等特點降低了信息不對稱,可以更加及時、準確地獲得風險信息,從而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騙保風險,有效解決“逆選擇”和“倒簽單”風險,進而降低保險的管理難度和管理成本。在航運保險這個區塊鏈平臺,保險客戶、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和第三方機構共享區塊鏈所包含的客戶資料、風險類別、風險敞口、保險合同等信息。在保交鏈上可以創建並維護源自多方的資產數據,將客戶資產、交易支付等信息與保險合同相關聯,及時獲取並驗證最新的客戶通知和損失數據。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保交鏈服務體系與支持體系架構

從客戶的角度看,首先因為保險公司採用區塊鏈技術後的運行成本降低,也會使區塊鏈保險比傳統保險相對更便宜,其次利用智能合約可以實現自動理賠,為客戶提供更便捷的服務。法國保險巨頭安盛保險(AXA)正在嘗試使用以太坊區塊鏈為航空旅客提供自動航班延遲賠償。以太坊智能合約還與全球空中交通數據庫相連接來不斷監視航班數據。當航班延誤超過2小時,無須客戶主張,理論上說,賠償機制將會自動執行,直接發送投保人的“信用卡”賬戶中。此外,類似萬能險的險種的期限錯配會導致較大的流動性風險,客戶可能無法獲取到期收益,而智能合約可以強制執行合約保障客戶的權益。最後,公眾可以驗證區塊鏈中保險公司的合法性,並舉報可能出現的偽保險公司。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從保險模式的角度看,一方面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合約的自主執行,另一方面在大數據時代更注重數據的量級和維度,從而可以實現數據的“自驗證”,這種數據的“自執行+自驗證”可以衍生出一種不依賴保險中介的、可以“自管理”的新的保險商業模式——互助保險,在這種模式下,保單定價和執行可以通過智能合約的條件設定來自動執行並進行不斷的自我重置和動態調整。互助保險是指面臨同樣風險而產生共同保險需求的人自願組織起來,共同協商制定風險補償規則,預交風險補償分攤資金,從而共擔每一個參與者的風險損失。與傳統商業保險相比,互助保險的保障範圍更廣,主要面對的目標客群較小且是同類人群,並且保費支出因為銷售費用支出少和資金收益直接返還投保人的原因比商業保險會低很多

1.3區塊鏈在證券業的應用現狀及影響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資料來源:《證券區塊鏈的應用探索、問題挑戰與監管對策》

如上圖所示,區塊鏈技術已經應用在證券行業的很多領域,本文主要關注區塊鏈技術在證券發行、證券清算以及資產證券化方面的應用。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在證券發行方面,一方面區塊鏈技術可以將證券發行、分配、交易等行為電子化,提升發行效率。Symbiont平臺上發行的智能證券,以數據形式存儲其信息和運轉狀態,將各種金融工具和相關的合同協議進行建模,使得複雜的金融工具操作流程自動化,提升了發行效率。另一方面將減少信任成本。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批准在線零售商Overstock通過比特幣區塊鏈來發行該公司的證券,包括普通股、優先股、存託憑證、權證、債券。該公司希望藉助區塊鏈可溯源、無法篡改的特點防止華爾街的少數金融機構可能出現的操縱市場的行為。隨著市場和產品的創新發展,證券審批領域的尋租腐敗方式也更加多樣。涉及證券市場的很多案件是通過結構化產品、股權代持、期權等較為隱蔽的手段進行利益輸送的,而區塊鏈的交易信息透明化可以實時暴露這種曲線斂財的違法行為。除了傳統的信息披露外,可以通過區塊鏈把IPO業務過程中的信息提供給市場參與者和監管部門,方便監管部門、社會中介機構便捷地對數據進行查詢、比較、核驗,進一步提升公司IPO的透明度。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在證券清算與交收方面,區塊鏈技術有可能減少中介環節、簡化結算流程。如下圖所示,在傳統證券交易中,證券所有人發出的交易指令需要證券經紀人、資產託管人、中央銀行和中央登記機構這四大機構依次進行處理,整個流程較為複雜,效率較低。以美國為例,從證券所有人處發出交易指令到登記機構確認這筆交易通常需要“T+3”天。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證券結算和清算系統中的“T+3”案例

而從技術上說,如果通過智能合約直接實現買方與賣方的自動配對並且自動實現結算和清算,整個過程僅需10分鐘,因此可提高清算結算的效率,澳洲證券交易所(ASX)在2017年12月7日發佈公告確定將開發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清算和結算系統。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區塊鏈應用於證券結算和清算系統

在資產證券化領域,傳統模式下,ABS業務鏈條較長,包括基礎資產的轉讓出表、基礎資產的打包發行、為ABS提供財產擔保等,其涉及的資產也較多,包括基礎資產、擔保資產、ABS份額等,面臨著資產現金流管理有待完善、底層資產監管透明性和交易效率亟待提高等問題。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2017年5月16日,百度聯合佰仟租賃、華能信託發行了區塊鏈技術支持的ABS,基於區塊鏈技術的ABS具有以下優勢。第一,有利於改善ABS的現金流管理,一方面具有自動賬本同步與審計功能,有助於緩解信息不對稱;另一方面,利用智能合約功能實現款項自動劃撥、資產循環購買和自動收益分配等功能,降低人工成本與出錯率,從而提升現金流的管理效率。

第二,區塊鏈技術可助推ABS 底層資產穿透。區塊鏈技術應用於ABS 領域,可以提升ABS底層資產的真實性,從而穿透底層資產。這樣能更有效地監督金融機構適度使用金融槓桿,合理地利用ABS 手段。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區塊鏈應用於ABS全流程圖

2.區塊鏈對新型金融業態的滲透與影響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2.1對眾籌的可能應用與影響

區塊鏈技術有助於解決眾籌領域的“信任”問題。眾籌作為互聯網金融的一種新形式,在實踐中確實也出現了不少風險與問題,如一些股權眾籌由於沒有良好的投後管理模式,欺詐項目頻繁出現,還有一些互助公益類眾籌打著慈善的幌子欺騙性地籌錢等等,區塊鏈技術可以降低眾籌過程中以及後續資金使用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水平,降低社會運行成本。

區塊鏈技術也可以提高眾籌效率。以股權眾籌為例,股權流通是股權眾籌業務的重要一環,股權眾籌能夠激發用戶的活躍度,促使更多的登記發行。區塊鏈技術使得眾籌平臺之間投資人和項目可共享,從而促進股權流通和資源共享,從而提升眾籌效率。Bolero眾籌平臺推出的一款區塊鏈應用,驗證了區塊鏈可以為非上市公司的證券提供更多的流動性。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股權眾籌平臺的結構

2.2對P2P平臺的可能應用與影響

在P2P平臺領域,在強化監管的市場環境下,P2P平臺網絡借貸行業被發現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亂象如“非法集資”、“客戶信息洩露”、“貸款者無力償還風險”等,區塊鏈技術可以幫助解決這些問題。首先由於部分平臺違規搞資金池,違規放貸以及徵信體系不完善會使得P2P網貸行業信用風險加大,區塊鏈技術可以提供一個出借人和借貸人直接交易的平臺,如BTCJam是基於比特幣區塊鏈的P2P借貸平臺。借款人只需要在BTCJam上創建一個貸款列表,貸款人可以手動選擇借款(比特幣)對象,也可以建立智能合約,自動向滿足條件的借款人放款。貸款完成後,借款人需要週期性的還款。雙方的直接交易可以避免“資金池”風險,這樣有助於促進P2P平臺的規範發展。其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借貸人的違約風險,BTCJam會根據用戶還款的表現進行信用評分,信用評分會影響每次借貸數額、優先次序等,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借貸人的違約風險。此外當一筆貸款無法到期償付本息是,智能合約可以自動強制執行,包括對抵押物的處置,從而有利於保障借方的權益。最後,區塊鏈的非對稱加密技術可以保證客戶的交易安全,且區塊鏈的分佈式智能身份認證系統有助於保證平臺參與者身份真實可靠的基礎上,保護客戶的隱私信息安全。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2.3區塊鏈對供應鏈金融的可能應用及其影響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供應鏈金融努力的方向,是基於產業鏈中的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企業的貿易信息進行徵信,嘗試為上下游企業解決融資困難問題。由於供應鏈金融的參與方較多,貿易鏈較長,供應鏈信息流、物流以及商流的數據真實性難以保證,,參與方之間可能會存在明顯的信息不對稱,從而直接導致信貸風險提升。2017年10月,沃爾瑪宣佈和IBM、清華大學在食品供應線合作,用區塊鏈技術對供應鏈的各個環節提供實時記錄,嘗試打破原本分散不互通的數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風險。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資料來源:中國信通院《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同時,在具體的業務操作過程中,大量人工審閱、驗證單據等環節也可能會使得人工失誤機會大大增加。2017年12月20日,騰訊、華夏銀行與星貝雲鏈共同實現了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場景中資產確權、交易確認、記賬、對賬和清算等方面的應用,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信息流具有不可篡改性,供應鏈徵信數據的真實性可以得到保障。藉助區塊鏈技術,所有參與方都能使用同一個去中心化的賬本,並且可以將紙質作業程序數字化,在預定時間和情況下自動支付,減少人工失誤的同時提高效率。

三.當前金融領域內區塊鏈技術應用的主要挑戰及發展趨勢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1.金融領域中區塊鏈技術應用面臨挑戰

儘管區塊鏈技術在金融等領域有很大的應用潛力,但目前技術應用還在起步階段,在未來的實踐應用中仍面臨著諸多挑戰:

1.1區塊鏈技術本身的限制

首先,比特幣區塊鏈是最初的公有鏈,但是其採用的PoW共識算法會導致中心化並耗費大量能源。根據比特幣區塊鏈的規則,如果新開發一個區塊會有相應的比特幣獎勵,而能否獲得開發出一個區塊則與算力有直接關係,因此產生了“礦池”(大規模的專業挖礦設備集群),專門去挖比特幣,比特幣區塊鏈遵從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在極端情況下,礦池如果掌控了51%以上的算力,則可以在別人開發出一個新區塊後故意不認可,由於51%以上的節點不認可,則這個區塊無法接入區塊鏈,從而導致了節點之間的不對等以及中心化。此外,礦池的出現會消耗大量算力和電能,如果挖礦成功會有比特幣獎勵,而如果沒有成功則白白消耗大量算力和電能。不過,針對這些問題,開發者已經研究出PoS、PBFT等相對節能的共識算法,預期未來在這個方向上會有進一步的突破。

其次,智能合約的去人為干涉使得在系統出現問題時無法及時彌補損失。2016年4月上線的眾籌項目The DAO在一個月內就募集到價值超過1.5億美元的以太幣用於建立該項目,但一個月之後,以太幣的創始人之一Vitalik Buterin發表了聲明表示The DAO存在巨大的漏洞,並且有大量的以太幣被盜,由於智能合約的去人為干涉特性,該缺陷無法在線上修補,只能眼睜睜看著以太幣繼續被盜。且區塊鏈一旦寫入不可篡改的特性使得失誤操作或者錯誤交易等事件不可回退,需要設計額外追索修正機制,靈活性較差。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第三,雖然P2P方式大大提高了跨國清算效率,但是在日常交易中,區塊鏈的交易與存儲效率卻不高。以比特幣為例,在比特幣區塊鏈中,固定地會10分鐘產生一個大小1M的新區塊。這種設計是為了減少數據衝突,最基本的比特幣交易大小是250B,每秒處理速度為1024000(1M)/250/600(10分鐘)=6.6,即每秒可以處理6.6個比特幣的交易。而目前支付寶、微信等支付結算中心每秒可以處理萬筆交易,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等都已經具備每秒處理幾十萬筆交易的能力。相比之下,目前區塊鏈技術的處理能力是無法滿足大規模支付場景的需要的。針對這些問題有閃電網絡、區塊擴容等解決方案。但這些方案的可靠性仍在進一步探索中。

第四,隨著數學、密碼學和量子技術的發展,非對稱加密技術在未來將有可能被破解,從而將大大削弱區塊鏈的安全性。不過,密碼學家也在研發新的抗量子計算的密碼,比如格密碼。

除了以上幾點,還有硬分叉、重放攻擊等問題,區塊鏈技術有待進一步完善。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1.2.隱私安全有待加強

在隱私層面上,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使得所有參與者都能夠獲得完整的數據備份,數據庫完全透明共享。比特幣可以通過密鑰隔斷交易地址和地址持有人真實身份的關聯,達到匿名的效果。但如果區塊鏈需要承載更多的業務,比如實名資產,又或者通過智能合約實現具體的借款合同等,就會出現隱私保護和合同驗證的矛盾。未來通過合理設計系統鏈上的數據,安排鏈外信息交換通道等機制,或許可以規避一些隱私保護的難點。

在安全層面上,由於部分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准入門檻較低,所有的交易記錄全部公開透明,客觀上也可能會增加了惡意詐騙和信息洩露的風險,因此網絡安全認證體系的建設責任更大。此外,區塊鏈消除了中介的角色,通過程序算法建立起信用擔保,例如客戶徵信信息被儲存在區塊鏈中進行信息共享,只能通過密鑰識別,信息的這種不可逆性將增大信息洩露等安全問題的追責難度,一旦密鑰丟失往往可能會造成客戶資產無法挽回的損失。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1.3.金融監管的難度增加

雖然區塊鏈的透明性、不可篡改、信息共享等特性在理論上有利於穿透式監管,但是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性使其成為一個分散均衡的節點體系,降低了金融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並且區塊鏈技術在不同程度上給傳統的管理機制、業務流程、交易模式帶來了顛覆性的變化。目前區塊鏈領域的學術研究還處於初級階段,理論研究和準備也並不十分充分,各國的監管機構還處於觀察和研究階段。當創新技術發展速度快於監管出臺速度時,容易造成監管短期內的缺失可能帶來的金融系統性風險上升;而如果在市場起步階段盲目監管過嚴又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區塊鏈創新技術的正常發展。不僅區塊鏈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亦是如此。為了協調金融的創新發展與有效監管,監管機構應該具有前瞻性的戰略眼光與清晰地監管思路。一方面監管分類應該更加細緻,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金融產品日趨多樣化,監管機構可以針對監管對象、機構主體和業務範圍進行更細緻的分類監管。另一方面應該注意協調。金融科技的跨界性、混業經營與傳染性會使得風險外溢,應該建立有效的綜合監管機制。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2.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發展趨勢

金融與區塊鏈技術相互融合,必然會越來越創造新的業務模式、新的應用、新的流程和新的產品,從而對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服務的提供方式形成更大的影響。目前的區塊鏈應用已經可以解決金融業當前面臨的一些痛點並提升傳統金融的效率,但是總體上評估看,當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仍在初級階段。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目前,世界各國政府、金融界和學術界都高度關注區塊鏈的應用發展,從目前的趨勢展望看,未來區塊鏈技術在金融業的應用具體呈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趨勢:

一是各金融機構有可能會逐步組建聯盟,共同制定區塊鏈技術標準。由於區塊鏈發展處於初級階段,技術還不夠完善,監管法規尚不明晰。金融科技公司、各大金融機構以及監管部門都可能影響區塊鏈的應用和發展。現階段,國內和國際化標準組織對區塊鏈技術標準化的佈局工作已有初步框架,以摩根大通、花旗銀行為代表的商業銀行會同金融科技公司共同組建行業聯盟R3 CEV,期望在監管部門的參與下,建立符合監管要求及金融業需要的分佈式賬本體系,制定區塊鏈技術的行業標準,搶佔市場先機。超級賬本(Hyperledger)由各金融機構、金融科技公司以及其他產業企業共同打造跨行業聯盟,建立開放平臺,致力於拓展不同行業的應用案例。中國分佈式總賬基礎協議聯盟也希望可以結合政策法規、行業邏輯,開發符合國家政策標準和行業邏輯習慣的區塊鏈技術底層協議。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二是各金融機構將繼續重點開發核心業務中的區塊鏈應用場景。核心業務是各金融機構的首要創新試點,未來各金融機構將聯合科技公司探索可應用於核心業務的區塊鏈技術。且區塊鏈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有可能對現有金融體系的制度基礎和商業模式產生新的衝擊。

巴曙松等: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資料來源:中國信通院《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三是應當理性務實看待和推動區塊鏈技術創新發展,客觀認識其發展階段及市場影響。區塊鏈是當前金融科技共同關注和積極探索的新興技術,但由於其在起步階段的內生性的一些技術缺陷,是否能夠得到大規模應用還有待於觀察,相信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改進以及區塊鏈技術與其他金融科技的結合,將逐步可以適應區塊鏈技術的大規模金融場景的應用。

文/巴曙松、喬若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鄭嘉偉(國信證券)(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作為一位研究人員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機構的意見和看法)

參考文獻

[1]巴曙松.顛覆生活的下一個風口,“區塊鏈”究竟是什麼?[N].2017-07-12

[2]巴曙松、楊春波.當區塊鏈融入金融行業,變革會如何發生?[N].2017-10-13

[3]深圳前海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區塊鏈[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7-06-07

[4]阿爾文德等.區塊鏈技術驅動金融[M].中信出版社.2016-08-01

[5]鄒均,曹寅等.區塊鏈技術指南[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11-23

[6]京東金融、中國信通院.區塊鏈金融應用白皮書.2018-04

[7]中國信通院.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2018-0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