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很多企业只要985高校学生,这算不算歧视?

网友一:

无论你们的简历写得多么精致,在HR眼里都没什么价值,唯一能入眼的大概只有社会实践,除此之外就剩下院校和专业了。社会实践这个东西,谁都有,除非你特别出色,否则并不是什么加分项,专业呢,对口就可以,所以最后的关键就是院校了。现在的求职绝对是一个买方市场,尤其是一线城市,985满大街都是,而且都是白菜价,早就不是什么天之骄子了,花差不多的钱,为啥不招一个985?

在你有真正的工作履历之前,谁能证明你的工作能力?那么只能看院校和学历了,前者说明你前一阶段的努力程度,后者说明你现在具有的知识高度。新人入职就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依旧考究的是学习能力,而985本身就可以证明这种能力,所以保险起见,企业会倾向选择985而非普通院校。

为什么现在很多企业只要985高校学生,这算不算歧视?

网友二:

换一个角度,如果不看院校和学历,那么对于985和高学历的人而言,也是一种歧视和不公平。在人生的前一段,他们付出更多,或者得益于勤奋,或者得益于天赋,他们收获了更好的结果,那么这种更多更好的付出,在第一次进入职场的时候,是应该得到回报的。说得直白一些,我们学习是为了进入好的院校,是为了将来可以有一份好的工作,在没有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这就取决于个人的天赋和努力,而好的工作就是对这种天赋和努力的奖励。

别人努力学习的时候你在惬意,然后别人去了985,你去了普通或者专科,那么如何要求就业的时候忽视之前的一切呢?这是不是不公平?!

网友三:

很简单,本科是通过高考录取进来的,高考是目前最公平的考试。通过高考,有的人进入985211,有的人普通本科,有的人专科。国家既然强制性划分了985211本科专科,就已经强制性把学生划分成三六九等,不同档次的学校对应不同档次的学生。

985、211和普通本科区别是什么?第一,普通本科学的东西比985、211要浅显,要求也低,甚至期末考试突击都可以轻松过80甚至90,所以单看成绩没有任何意义。第二,大学最重要不是知识学习,而且灵魂塑造性格养成习惯培养。听着好像是镜花水月的东西,其实大学的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四年之后,985、211和普通本科的学生绝对不一样。大学只是把高中的那些差别给无限放大了而已。

为什么现在很多企业只要985高校学生,这算不算歧视?

网友四:

企业招聘大学生,是要讲求效率和效果的。不可否认,我们的普通院校里是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但是用人单位招人是以效率为先的,企业不可能为了获得普通院校的优秀人才,从成百上千的简历中一份一份去仔细查看、一份一份去核实你优秀不优秀,这样浪费过多的时间成本,不经济。

所以,选择985等名牌院校的毕业生无疑是一个最简单、最直接的途径,毕竟,能考入985院校的学生,再怎么差,也差不到哪里去,至少智商不会低吧、至少学习理解的能力不会差吧!况且,大学毕业生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工作经验,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只要基本的素质在,基本的能力在,通过企业的培养和锻炼,就一定可以成长为公司需要的人才。

网友五:

对于求职者来说,HR的这种行为是不合适的,至少没有尊重求职者;对于HR而言,也是有难言之隐的,因为在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之下,招到合适的员工是有难度的,而企业又在不断给人力资源施压,所以HR只能采取更有效率的方式,通过学历学校来做一个初步筛选。

如果是现场招聘会,那么求职者还有自我展示的机会,如果是网络求职,那么HR只能通过你的学校和工作经历来判断是否给你面试机会。所以我建议,非985,211毕业生要重视现场招聘会。那么,如果是非985,211大学毕业生,该如何逆袭,获得一个面试机会呢!我想要从简历简历入手,如果教育经历不占优势,那么就从工作经历或者实习经历入手,将工作能力展示出来。

为什么现在很多企业只要985高校学生,这算不算歧视?

网友六: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是相对的。题主所描述的现象,我也曾遇到:特别出色的名企,无论是私企还是央企,绝大多数在招聘时要求本科出身985院校,不是985院校毕业即使是硕士研究生更有甚者博士生免谈,简历根本不接受。有的抱怨就业歧视,有的表示支持。

部分人认为,985大学双选会对于非名牌大学生简历置之不理甚至遍地遗弃,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歧视。这分明就是看不起来自非名牌大学的学生,尽管他们在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同样比不上985大学的学生。就因为他们是非名校毕业生,只这一条,就将他们一巴掌拍死,没有丝毫情面可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