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民情舒民意解民忧广西贵港市港南区“社会评价满意度”的突破之路

2017年,广西贵港市港南区社会评价满意度位列全市综合排第一,打破了近几年来该项指标在贵港5个县市区年度绩效考评中一直排名垫底的局面。

“社会评价满意度是党风政风的晴雨表、民心民意的风向标,这次成绩是我区各级领导干部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惠民意识全面提高的生动体现,有效彰显了党委政府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公信力。”港南区委书记杨亚俊说。

为充分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职责作用,港南区通过书记面对面、书记问效平台,杨亚俊牵头认领贵港电商扶贫服务中心、港南园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基层党建项目7个,示范带动各级党组织书记认领项目180多个,有效推动了辖区的项目建设。

在专业合作社和企业新建2家“人大代表之家”,指导9个镇(街道)建设1个“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和1个“人大代表之家”。贵港市人大代表、三禾米业公司副总经理张丽娟创建“三禾米业人大代表之家”,采取“代表之家+企业+农户”模式,实行技术指导、回收、销售等一条龙服务。2017年,公司带动木格镇富硒水稻种植达3600亩,每亩为农民增收1200多元,全镇共增收450多万元。“三禾米业人大代表之家”作为自治区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履职平台建设经验交流会现场点,其经验做法在广西得到全面推广。

组织政协委员围绕“如何打造特色小镇”等主题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考察活动,并召开政协专题议政会议,港南区区长曾健清多次到会通报全区工作情况,为广大委员知情明政提供了最直接的平台。同时,先后组织60多名政协委员围绕“推进自治区级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创新开展监督性专题视察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专题研讨协商等形式,结合港南实际提出诸多整改建议。

港南区秉持“人民受尊重、权力受监督、服务无止境”的工作理念,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有效打通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渠道,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也更高兴。

目前,该区政务服务中心进驻单位33个,进驻中心受理的行政许可事项212项,公共服务事项300项。2017年,该区级政务中心共接收群众、企事业单位和投资者申请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8.55万件,受理8.54万件,办结8.54万件。办结率99.98%,满意率99.91%,承诺提速率83.7%。

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资源,港南区创新打造出“群众之窗”区、镇、村一体化网上办事平台。2017年,该区167个村(社区)中共有60个村(社区)群众已使用“自助服务终端”办理申报社保、就业等公共服务事项。该区政府办副主任、区政务中心主任潘非妮表示,该平台大幅提升了基层农村政务服务水平,有效破解了群众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切实增进了群众的获得感。

港南区始终把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摆在突出位置,2017年度自治区社会评价电话访问中反馈问题整改共涉及该区意见建议69条。该区绩效办主任陈炯然说:“在接收到这些意见建议后,我区立即开展摸底调查、核实情况、理清责任,并进行责任分解与公示,区纪委监委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建立起责任落实制、督促跟踪制、成效问责制,确保民生项目整改资金专款专用,每个项目落地生根。”

港南区木梓镇同美至龙塘10.6公里的乡村道路因修建贵合高速公路,损毁严重,群众意见较大。2017年初,该区整合资金483万元对路面进行硬化,方便了4个村屯共1.6万多名群众的安全出行。至今年7月,这4个村屯的百香果、黄皮果等农产品,通过此路运输、出售到贵港和玉林等城区,村民增加收入80多万元。

2017年港南区通过优化支出结构,统筹安排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等八项民生支出15.7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的80.9%。

听民情舒民意解民忧广西贵港市港南区“社会评价满意度”的突破之路
听民情舒民意解民忧广西贵港市港南区“社会评价满意度”的突破之路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