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有所求 心有所安 如何体面的去生活

在物质贫乏的年代,只要有一点点物质上的满足,都算是莫大的幸福。

随着社会的前行,人们拥有的物质越来越多,却也越来愈感孤独、苦闷、烦躁、矛盾。

如何使人的荒芜、紧张的精神得以纾解、提升?

直到读到一本书《知行合一》,说的是要以一种豁达的心态来为人处世,不要让所遇之物成为心中羁绊,用物而不制于物,物有所求,心有所安,这便是物季必访的由来。

物有所求 心有所安 如何体面的去生活

物季必访

1、大道至简 少即是多。“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任何自然规律都是非常简单的,把复杂冗繁的表象层层剥离之后就是事物最本质的大道理。少即是多便是说要让自己出众,只要一个闪光点就够了。然而,在生活中,我们一味追求“多而全”,物品本省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丧失了物品本身存在的意义。比如十分风行的月饼过度包装风气,对月饼这种简单的东西进行复杂的标准,使得中秋赏月变了味道。所以说,在生活中,我们不要将事情复杂化,而是要将其拨开云雾见天日,深入洞见其本质。

2、活在当下。我们需要活在当下,不要太过于满足于贪念无欲,在生活中要学会放下过往,也要坦然面对未来,将心态集中在当下,学会享受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当断则断,当舍则舍,当离则离,活在当下就是要遵循人生的“道”,循环渐进,有所求,有所安。

物有所求 心有所安 如何体面的去生活

3、重新审视物我关系。在当下社会,“物欲”成为众欲之首,学习工作娱乐生活等都是围绕“物”才运转却乐此不疲。如何审视看待对物的关系,是我们要思考的东西,“物”就像一根缰绳,牵着我们踽踽而行。我们可以将物质最小化,极简化,将人与物的关系简单化、清晰化,改变物与我的关系,物有所物,但不被受制于物。

物有所求,不泛滥,心有所安,不焦躁,让自己在任何地方都能被当作一个人来看待,而不是一个东西来看待,得体的物,独立的心,便是最体面的生活方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