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访华后,一双筷子千金难求,如今它流落何方?

导读: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艘大船在当时的世界格局中,各自转个180度大弯来之不易。此后中美逐渐打破坚冰,尼克松于1972年的破冰之旅,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在华访问期间,大到国事商谈,小到穿衣戴帽,中美互动的一举一动,都牵引着世界的神经,每一个细微的事情都成为全球的焦点,期间发生的趣闻轶事,都成为历史的谈资。


今天,给大家聊聊当年尼克松访华期间用过的筷子,有人说,你这也太无聊了吧,一双筷子有什么好聊的?

但我不这样看,一双筷子是没有什么值得讲的,但如果这双筷子被帖上了国家标签,赋予了外交使命,有了这些附加值,你觉得这双筷子还只是一双普通的筷子吗?所以说,同样是筷子,却有着不同的命,那就得看在什么地方用过的筷子、谁用过的筷子,价值肯定是不一样的!

尼克松访华后,一双筷子千金难求,如今它流落何方?

在中方招待尼克松的盛大的国宴上,就出现了这样一个让人感到惊讶的细节!

原来,在就餐的时候,美方的代表因为不习惯用中国的筷子,所以都用刀叉就餐。但唯独美国总统尼克松,手里拿着一双筷子,不紧不慢时光夹菜、扒饭,看他用筷子的一招一式的样子,还很象那么一回事,好像筷子是他日常餐具一样,他这一举动可不得了,引得现场的记者一顿狂轰乱炸的拍摄,换到今天,绝对就是一个“网红”即将诞生!不过人家毕竟是超级大国的总统,本身就是超级网红。

尼克松访华后,一双筷子千金难求,如今它流落何方?

大家都会问了,他一个地道的美国人,怎么会用筷子呢?

原来,为了这次访问能够取得圆满成功,尼克松可真的是做足了功课,很费了一番心机。一方面,他知道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筷子就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织部分,他细致地考虑到了在中国一定会用筷子吃中餐的细节,为了在世界直播镜头前不出洋相,把自己包装的很懂中国文化,所以他来华前,除了补习中国文化,就是练习如何使用筷子。第二原因,就是通过用筷子,显示他对中国的友好,显示他对中国文化的崇敬,更显示他对此次访问中国的高度重视。所以,他在出访前,埋头苦练了一番用筷子进食的技巧。果然,功夫不负苦心人,一个能够熟练用筷子吃饭的西方国家总统,成功的为他的中国之行添了不少光彩!

尼克松访华后,一双筷子千金难求,如今它流落何方?

本来,就是吃一个饭,用了筷子而已,但当天的人群中,就有那么一个特别有心计的人,这个人就是加拿大《多伦多环球报》的驻华记者,名字叫做伯恩斯,他当时干了一件事,就在宴会结束后,尼克松刚起身离席,他飞快的走到尼克松的座位旁,一把就将尼克松刚用过的那双筷子拿到手里,放进自己的兜中,开始还有人觉得很搞笑,可等大家反应过来时,不仅对这名记者的机敏反应赞叹不已。

这双筷子就这样成为了这名加拿大记者的记念品,后来有人开口2000美金买那双筷子,但这位加拿大记者死活不卖,而是作为一件历史物品收留着。在他的眼里,筷子也不是筷子了,是一段中美关系的历史见证,这双筷子夹起的不仅仅只是食物,它架起的还是中美互动交往的桥梁!

看到这里,你还能小看这双筷子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