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一团火” 雷军:我不喜欢把稻草卖成金条的人!

昨天开始,《小米创业 8 年内部纪录片》(手机篇)刷屏了。

里面非常写实地用镜头记录了小米创业8年的几个重要片段,有兴奋,有苦闷,有激动人心的胜利,也有黯然神伤的低谷。

这些实景实情,给用户,特别是创业者们带来非常大的感动和共鸣。

在手机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领域,小米8年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证明了小米模式的正确性,也说明了小米具备很大的市场能力。

在半个多小时的声像记录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是小米的一次公司内部会议上,雷军讲自己面试一个销售高手的事。

小米“一团火” 雷军:我不喜欢把稻草卖成金条的人!

当时的背景是,小米的销量下滑,急需提振市场销量,所以一个高管就推荐了一个销售大牛给雷军,高管觉得这个人非常非常厉害,但雷军跟他说这个人不行。

他说为什么?

雷军说,「这个人跟我聊了一个小时,他的简历接近完美,他在一家重要的供应商,大概他接手的时候是900万美金一年,然后四年干到了2亿美金的生意。

我说你是挺牛。

他说我有能力把稻草卖成金条,这就是我的能力。我跟他说,你跟我们的价值观不符,我们不需要骗用户的人。而且关键是你的用户就是我。

我跟他用黄金价买稻草,真的,这个人还很得意洋洋地跟我谈了半个多小时,我靠!」

看到这里,隔着屏幕都能感到雷军的怒火,要知道雷军从大学时期就把自己的时间用“半小时”来计划的,这个人是白白浪费了雷军的半个多小时。

小米“一团火” 雷军:我不喜欢把稻草卖成金条的人!

众多周知,雷军做小米,是“小米不追求极高的毛利,小米是追求极高的效率”,是做性价比高、厚道的公司。

小米的商城上曾经卖过一款纪念笔,成本6、7元左右,定价19.9元,但刚上线没多久,雷军就找到负责人,称其定价太高、“良心坏了”。随后,价格被改为9.9元。

「我今天创办小米,我不想做一个坑人的人,而且我也不喜欢把稻草卖成金条的人,我们不需要!」

人都是逐利的,公司也都是逐利的,无论被物化的人,还是资本的本能,都有一种欲无止境的贪婪,所以为了更高的利润,他们可以千方百计,不择手段。

这种社会、世俗的洪流,一个人是很难不被裹挟着前进的。

当同事、朋友们也有在劝雷军提价的时候,雷军斩钉截铁:

你们别劝我,我不会涨价的。

可见雷军的坚持。

小米“一团火” 雷军:我不喜欢把稻草卖成金条的人!

“我们靠每天就像农民种地一样,我们种一片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不做坑爹的事情!”

在会议上,雷军对公司同事这样表态,“哪怕(把稻草卖成金条)这种人在市场上是非常受欢迎的,(但)这不是我们的哲学”。

“什么叫真材实料?什么叫和用户做朋友?”雷军问道,“如果你有一天知道你的朋友是把稻草用黄金价卖给你的时候,他是你的朋友吗?难道我们真的习惯了尔虞我诈的生活吗?我们能不能有一个公司真的值得你信赖呢?它真的是你的朋友呢?”

老方相信雷军是真的在坚持自己的信念,哪怕是特立独行、与众不同,实际上,如果小米也是和那些逐利的公司一样,小米也只会是一家平庸的公司,可能会赚很多钱,但绝不会是现在的小米。

伟大的公司总是有自己的性格和特质。

小米“一团火” 雷军:我不喜欢把稻草卖成金条的人!

2012年,小米成立一年的时候,雷军在接受采访时说,“看不懂的人以为我们是手机公司,看懂一点的人以为我们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其实都不是,我们是一家品牌公司、文化公司。”

一个公司的基因,是从一开始注入的,手机只是小米公司的入口,雷军和小米公司的追求的结果应该是为社会贡献了正向的价值。

所以老方觉得,小米公司的“护城河”不是手机的市场份额多少、资本有多雄厚和生态链之类,而是雷军和小米是站在了社会发展的制高点上,是其高举的“大义”旗帜。

雷军认为,小米有了口碑以后就可以实现零市场成本的快速市场拓展,而且对产品研发、运作效率、服务品质都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方面的提升又反过来带来更好的口碑,从而使整个商业“雪球”得以越滚越大——这是一种完美的正向循环。

小米“一团火” 雷军:我不喜欢把稻草卖成金条的人!

小米公司可能失败(目前来看几率很低),但小米模式必定成功。小米的价值观,小米这种不断自我成长、进化的组织形态,决定了小米这个新物种的商业能力边界还在继续增长。

小米可以说是在一个最合适的点进入移动互联网,如果雷军带领的小米公司终于大成,哪怕再花费一个八年、两个八年,那么就像索尼之于日本、三星之于韩国,小米之于中国,也是很有可能的。

小米“一团火” 雷军:我不喜欢把稻草卖成金条的人!

厚道的人运气不会太差,正道必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