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的历史真相:智伯赔了同盟又丢命

“三家分晋”是中国古代十分重要的一个历史事件,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定的标志。它讲述的春秋末期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晋国,最后与齐、楚、燕、秦并称“战国七雄”的历史典故。那么,三家分晋的历史真相是怎样的呢?

三家分晋的历史真相:智伯赔了同盟又丢命

其实一开始是四家分晋。经过春秋时期长期的争霸战争,许多诸侯国内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君的权力也渐渐削弱,朝中大权渐渐落在大夫们的手里。一向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实权由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和智伯四个卿大夫掌握。当时的晋国国君是晋出公,他感到手中无实权压力山大,于是偷偷派人向齐国、鲁国借兵来削弱四家的势力。不料被齐、鲁两国出卖,借兵不成反而还被四个卿大夫赶出晋国。

三家分晋的历史真相:智伯赔了同盟又丢命

智伯

后来智伯又拥立新的国君,由此对晋国专政。后来,智伯的野心越来越大,想独占晋国这块大苹果,那么就要把其它三份都抢过来。但是,吃苹果要先削皮,智伯假传国君的命令,说是为了与越国争霸,让韩、赵、魏三家割地充作军饷,若同意智伯就白得土地,若不同意就发兵攻打。

三家分晋的历史真相:智伯赔了同盟又丢命

韩康子和魏桓子虽明知是智伯的阴谋,但都装疯卖傻割地,唯独赵襄子不从,智伯大怒,联同韩、魏两家发兵讨伐。赵襄子在自己的封地晋阳守了一年多仍没有被攻下。智伯想出一条毒计:在晋阳上游修筑水坝,等到雨季水位上涨开闸放水,就可淹掉晋阳。为了防止自己的军队遭水淹,还在军营外面修筑水坝。

三家分晋的历史真相:智伯赔了同盟又丢命

结果可想而知,晋阳城一个月后被水淹没,赵襄子逃走了。他偷偷找到韩、魏两人,使用反间计,激起韩、魏唇亡齿寒的念头。智伯大胜后,邀韩、魏一同吃酒,结果酒桌上的一番话使两位同盟才真正决定背叛他。智伯说:“我现在才知道水也可以灭掉一个国家了,你们的封地也可以啊。”后来两人回去与赵襄子歃血为盟,商定共同攻打智伯。

三家分晋的历史真相:智伯赔了同盟又丢命

韩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