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大明王朝覆滅跟崇禎何關係?

彭曉楓


明朝從嘉靖皇帝后期就頹勢已現,等到萬曆年間,由於萬曆三大徵的巨大消耗,以及後期的遼餉,明朝財政已經瀕臨奔潰;而萬曆皇帝由於多年不上朝,導致了各類官員的空缺,明朝政府的運轉已經很困難;而到了崇禎時期,則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首先是流民的叛亂規模越來越大;再者是財政是在苦難;同時,國內天災人禍不斷,外部的皇太極已經在遼東穩定立足,並且多次通過長城一線五次攻入內地,大肆搶掠而歸。

這所有的一切,都預示著明朝的行將就木。所以,明朝的滅亡,絕對不是崇禎一個人的鍋,至少算賬要算到他的高祖父嘉靖。然而,崇禎本人真的就沒有責任嗎?答案是否定的,崇禎本人有著很大的責任。雖然明朝的滅亡根源不在於他,但是他的一些操作,的確是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首先,崇禎並不信任大臣,這對於一個君王而言,很是致命。一個君王可以不信任大臣,但至少需要表現得信任他們。然而,崇禎的各種舉動都表明,大臣對於他來說,就是和工具一個性質,好用,就留著;不好用,那就殺,絲毫沒有對大臣的任何尊重。以下列出被崇禎誅殺的高級官員的名單(來源:百度)

楊鎬,兵部侍郎,崇禎二年1629年因薩爾滸戰敗被殺。

劉策,薊遼都御史,崇禎三年1630年因遼東戰事失利被殺。

袁崇煥,督師,遼東巡撫,崇禎三年1630年被殺。

孫元化,巡撫都御史,崇禎五年1632年因遼東戰事失利被殺。

楊一鵬,漕運總督,崇禎七年1634年因農民軍破鳳陽被殺。

熊文燦,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崇禎十三年1640年因招降張獻忠、羅汝才失敗被殺;同時還殺了總兵官33人。

鄭崇儉,三邊總督,崇禎十四年1641年因剿農民軍不力被殺。

薛國觀,內閣首輔,崇禎十四年1641年因勸說皇親國戚捐助軍款被殺。

陳新甲,兵部尚書,崇禎十五年1642年因洩露崇禎與滿清議和的消息被殺。

周延儒,內閣首輔,崇禎十六年1643年因貪汙、謊報軍情被殺。

其中真正該殺的,無非是貪汙的周延儒和多次兵敗的楊鎬,至於袁崇煥該不該殺,直到如今都存在爭議。而其他人,基本上沒有必須殺的理由,尤其是孫元化,這是一個在火器方面頗有造詣的技術性人才;還有薛國觀,暫且不說此人人品如何,就他勸皇親國戚捐助軍費一事,本身沒有任何問題,但卻因此招來殺身之禍;關於陳新甲,純粹是為崇禎擋口水被殺。

對於大臣如此殘忍,則註定明朝的君臣無法做到一心;在國難當頭時期,君臣離心,那明朝的滅亡,也就可以預見了。崇禎臨死前說“諸臣誤我”,但是他沒有反思自己對待大臣的態度和做法是否妥當。

其次,崇禎皇帝太過於急功近利。當時的情況是,西北災荒嚴重,因此導致了大量的百姓流離失所,所以西北是流民叛軍的兵源地所在。如此,則剿滅流寇的任務就很艱難的,所以擒賊先擒王,必須將為首的幾個人徹底消滅,這自然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極度的耐心。然而,崇禎的做法是,但凡在剿滅流民的戰鬥中稍有不力,立馬更換將領。這樣一來,換將需要時間,則給了叛軍喘息之機。

再有,崇禎對於自己的決策並不能始終堅定。比如和皇太極議和,這本來是個很好的做法,先穩住外部,全力剿滅李自成,張獻忠等人,但是崇禎在群臣的反對下,並沒有堅持這個正確的 決定,反而是殺了陳新甲當替罪羊,如此一來,崇禎始終要面對內外兩線作戰的局面,不亡都難。

綜上,崇禎皇帝本人的諸多做法,對明朝的滅亡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庭州行者


我認為崇禎要承擔90%以上的責任,理由如下:

首先是缺乏政治手腕,不能對抗當時的文官集團和東林黨。當時的文官集團和東林黨佔據了輿論制高點,反對加強江南的稅收,使朝庭無銀可用,反對與滿清議和,使朝庭兩線作戰,反對皇帝南逃,最終身死國滅。天啟通過魏忠賢壓制文官集團和東林黨,祟禎除掉魏忠賢但沒有對抗文官集團的方法和手腕,做事束手束腳,又想做事又怕言官的輿論,只能一事無成。作為天下的老大要麼有霸氣要麼有手腕,否則真的做不了老大。

第二個是缺乏知人善任的能力。對於大臣刻薄寡恩,稍不如意就撤職下獄。雖然有孫承宗、盧象升、孫傳庭、袁崇煥等一大批能臣,有曹文昭、周遇吉等一批干將,有一副好牌卻打爛了。對於親戚和言官一味的委屈退讓,任用兩面派和溜鬚拍馬之徒,終於把自己一步一步引向景山歪脖樹,這又能怪誰呢?

勤勉儉樸,任勞任怨當然是好品德好習慣,但是作為老大,諳熟必要的政治手腕,知人識人才是做老大必備的品質!所以崇禎勤勤懇懇幹了十七年,卻籌不到軍餉而致國破家亡,真的只能是哀其不幸,恨其無能!


無怨生活


崇禎對大明覆滅當然有責任,但並非根本責任,屬於直接責任。

(1)崇禎時期天下已經打壞,崇禎個人無論怎麼做常規的做法都是失敗

崇禎繼位之時,其實天下已經大變。從皇帝、太監、宗室、官員、商人到普通百姓,其心已經被“畸形經濟”下的“新的時代”所代替。

什麼是新的時代?就是老的時代的那套思想體系已經崩塌,傳統的忠君愛國、秩序尊卑已經被金錢打破。在新的時代裡,是以錢的多少作為秩序的評價。但權力有自己的邊界,特別是在中國這樣周邊並不缺乏敵人的狀態下。

人是強大的,但作為個人,無論你是皇帝還是百姓都是弱小的。因此,崇禎怎麼做常規的事情都是失敗。包括崇禎被人的各種詬病,其實,在我看來,其原因只是最終失敗了。包括廢除部分郵驛、換相頻繁等。

(2)崇禎能做的就是“打翻新時代”重回歷史原點

現在我們無法確認崇禎是否掌控軍權,當時崇禎的魄力還是不夠,如果利用五年清洗官員富戶、十年養生,將明朝的經濟狀態重新打回洪武時代,明朝是可以存活的。雖然,有人會說這樣是歷史性的倒退,要知道明孝宗對洪武體制的部分重申還被如此評價呢,更不要說以朱元璋的方式恢復洪武體制,被後世批評是肯定的。

但我要說:倒退就倒退吧,總比朝代被推翻、亡國滅種要好。

亡國滅種的戰亂人們無法承受;

但有些人口中的歷史性倒退,只是讓絕大部分人喪失金錢,而不會丟掉其他。

面對所有階層都對皇權不再忠誠的情況下,明朝最適合這麼做的是萬曆和張居正,但可惜他們都沒有魄力,按照海瑞的思想全面恢復洪武體制。在這點上,我更認同明亡於萬曆。

所以,我對崇禎報以同情,更多內容參閱6月1日我回答的““亡國之君”崇禎,為何比其他亡國君罵名少?”一文。


坐古談今


崇禎是一國CEO,大明滅亡承擔90%的責任。

不可否認崇禎是個“好”的CEO。歷代末代王朝中的皇帝基本是昏庸無道、沉溺酒色、奢糜腐化,而崇禎是異類。他上位即滅魏忠賢,在位17年勤勤懇懇、勤政為民,試圖重振大明王朝,但終究逃脫不了終命喪煤山以身殉國的命運。


但是,再覆盤,崇禎是個“不稱職”的CEO,犯了2個致命錯誤。

1.崇禎滅魏忠賢,後又重用宦官,明知故犯。

本來滅掉魏忠賢,天下百姓彈冠相慶,為岌岌可危的大明挽回民心。後來,作為CEO不但沒有處理公司內部矛盾——黨爭之風,反偏聽偏信,支持閹黨,打壓下東林黨,將政見不同者打壓為腐敗奸佞,公司上下搞得的烏煙瘴氣,導致宦官再度執政朝堂,國家執政風氣不正,必敗無疑。

2.崇禎用人失敗,導致能忠臣、能人盡失,國家內憂外患之際,無人能勝任。

崇禎早期,大明還有大批卓越軍事將帥,諸如孫承宗、袁崇煥、洪承疇、毛文龍、趙率教等。這裡面,除了趙率教,其他的棟樑之才,幾乎都直接或間接毀在朱由檢刀下。對於普通將領,崇禎帝更是丟一城殺戮一將。被明朝禮部尚書贊“有三個毛文龍,別說收復遼東 連努爾哈赤抓住了“的深入後金的毛文龍,其結局另後人唏噓。毛文龍是被袁崇煥斬殺,但是確與崇禎用人息息相關。再舉個例子,楊嗣昌精於謀劃、能力出眾,是明朝名副其實的“大腦”,但是崇禎腦子進水,居然排他去剿匪,其最終含恨而死。


大家,作為一國CEO,這樣兩個絕對不能犯的2大錯誤,大明滅亡,他不絕對負責,誰負責?


史料味及


對於大明王朝的覆滅我始終堅持一個觀點——氣數已盡。但要說崇禎跟大明王朝的覆滅有什麼關係的話,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戰略混亂

崇禎十七年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戰略規劃,農民軍、關外後金、西南土司之亂(奢安之亂,沙普之亂),哪個冒頭就集中力量懟那個。

對農民軍一直抱著‘皆我赤子’的想法,總是希望招撫,直到鳳陽祖陵被毀又改招撫為全力進剿。遼東戰事吃緊,好不容易被逼的只剩一口氣的農民軍又被招撫,養精蓄銳之後終至勢大無法遏制。

對關外後金,先是想著‘五年平遼’,眼看打不過,而國內農民起義愈演愈烈,又想著攘外而必先安內,想議和讓國家喘口氣,可又始終下不了議和的決心。眼看農民軍要被剿滅,後金軍打了過來,將國內戰場多年跟農民軍作戰鍛煉出的精銳部隊調過去打,這邊農民軍又成燎原之勢。再從遼東抽調精銳部隊回來打農民軍,後金軍又趁虛而入……如此循環往復,軍餉越來越多,朝廷所能掌握的能戰之兵卻越來越少。

大量精銳部隊被抽調到遼東和內地,使得西南部的土司之亂久久得不到平定(沙普之亂直到南明永曆時期才被入滇的大西軍餘部平定)。天府之國,財賦之地不僅不能為朝廷提供幫助,反而將朝廷的力量又分散一些。

始終沒有一個明晰而穩定的戰略使得朝廷在面對各種問題的時候就像打地鼠一樣,哪個冒頭就舉重錘打哪個,最後越冒越多越冒越快,打不及顧不過來,將士疲於奔命,最後再也沒有能力解決任何一個問題。

人不能盡其才

崇禎十七年,文武將才層出不窮,甚至要強於當時大明所面對的任何一方勢力(畢竟大多數都是文武雙全)。孫承宗,袁崇煥,盧象升,孫傳庭,洪承疇,楊嗣昌,吳三桂,祖大壽,曹文詔,曹變蛟,左良玉……可是我們看看這些不世之才的下場:

孫承宗這個一手締造關寧防線,在崇禎朝第一次面對清軍入寇的戰略戰術大師竟被棄之不用,最後整個家族在抵抗清軍的守城戰中全部戰死;

曹文詔,‘當世之良將’陣亡於剿滅農民軍的戰鬥中;

盧象升,與賊戰多年未嘗一敗的統帥竟然被崇禎與楊嗣昌議和的決議坑死在了清軍入寇中。

洪承疇投降清朝,成為他們入主中原的帶路黨,並且在清軍即將守不住江南而想北撤的關鍵時刻用有限的兵力資源穩定了形勢,使得南明恢復大業功虧一簣;

孫傳庭,這個用兩萬秦兵,幾個月時間就把李自成打的只剩一十八騎的傳奇人物在戰爭最關鍵的幾年竟然被崇禎關進監獄。最後只留下‘傳庭死,明亡矣’的悲嘆。

楊嗣昌,這個崇禎手中為數不多的戰略人才,竟然親自下場微操,最後病亡於前線。

有這麼多文武將才,如果崇禎能知人善任,人盡其才,那麼雖然不一定能避免亡國的命運,至少也能多撐一段時間。

政治上有些理想主義

一上任就幹翻了九千歲,罷黜天下鎮守太監,限制廠衛的活動,一時東林眾正盈朝。一時朝政為之一新,可那又怎樣?少了九千歲這個靶子,商稅,礦稅等其它稅收再也收不起來(主要受益者就是東林黨人),龐大的財政開支只能向最底層的農民收取(太祖為了拉攏士人階層,定下了官紳不納糧),最後逼的大量農民活不下去只能參加農民起義軍。鎮守太監和廠衛這對皇權的幫手被關了起來,皇帝也就失了制衡文官集團的最重要的手段。滿朝盡是東林黨,又犯了皇權最大的忌諱——一派獨大,缺少制衡力量。



如果沒有這幾個重大失誤,再多撐幾年不成問題,要是能撐過小冰河期中興大明也不是不可能。當然大明開國到崇禎登基,積攢的問題太多太雜,關於崇禎與大明王朝覆滅的關係也只能事後諸葛亮了這麼幾條。總的來說還是‘積弊已久,難以妙手回春’。


戰歌仰望星空


第一,明朝滅亡是自身體制跟不上社會發展,必須滅亡,整個社會都在默認等著人推翻明朝,各地饑荒減產而政府卻不能通過加稅還有一系列措施安撫人民,始終都沒有建立完善的穩定貨幣制度。

第二,一國滅亡與興衰和建國體制有很大關係。為何戰國后王朝一般300年後都會被推翻,因為可能300年就是一個制度維持的極限了,但事實是很難改變建國時建立的制度,如果要改變就必須革命,因為既得利益者太多。

第三,崇禎不過是個倒黴鬼,因為就算是秦皇漢武接手也會是一樣的結果,大明後期趨勢是國力下降,內部矛盾巨大內部且既得利益不會放棄原有利益,就算崇禎能力比肩秦皇漢武,他改革力度過大,也只會被既得利益者趕下臺。

沒有人能戰勝歷史趨勢,因為你的政策僅僅是反應既得利益者的內心想法而已。49年建國開始新的土地政策,以至於後來的改革開放,都是前期很好的制度建設,而隨著時間,階級固化既得利益者固化,是否還能改動原有政策是一個大問題,比如房地產稅一直無法落地就是一個例子。以後這樣的例子只會越來越多,當社會矛盾不可以調和,必須通過武力調和的時候就是下一個國慶快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