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親王奕訢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密探零零發


恭親王奕訢是道光皇帝第六子,人稱“鬼子六”。奕訢是晚清皇族中最有現代眼光的一位,當年與兄長咸豐帝爭奪皇位失利,一直未受咸豐重用。直到咸豐皇帝在熱河病死,奕訢才有機會與慈禧、慈安太后聯手,發動政變,逮捕了咸豐皇帝安排的顧命八大臣,坐上了議政王和軍機處首席領班大臣的位子,主持清政府的內政外交,此時的奕訢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恭親王執掌軍機處期間,重要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漢族大臣,對內整肅,對外開放,發起了洋務運動。對於恭親王執政期間的表現,歷史上有個專門評價,叫“同治中興”。

1884年,執掌軍機處20餘年的恭親王被慈禧太后罷免,以奕訢為首的軍機處成員全部開缺。幾十年一直處於權力巔峰的奕訢一下落入谷底,非常不適應,他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以其能力、才華、人脈、出身、學識,都遠遠超出慈禧太后,為什麼卻鬥不過她呢?想來想去,最後得出了結論:都是名分惹的禍。假如當年奕訢即位當了皇帝,以其才幹和眼光,雖然不敢說可以挽救清廷命運,但至少可以延長這個王朝的壽命,甚至有可能成為像英國、日本那樣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如果真是那樣,那麼中國歷史就要改寫了。

恭親王府原來是和珅的府邸,此後10年奕訢一直在此賦閒,歷史學家姜鳴在《天公不語對枯棋》中如此寫道:“從此,恭王只能寄情園林和唐詩,他在這個花園裡消磨著才華和生命,集唐人詩句,寫成八卷的《萃錦吟》,雖說是玩弄技巧的筆墨遊戲,有的詩還刻意顯示淡漠政治,韜光養晦,但其中仍有不少詩篇抒發了憂鬱的心境。”

被罷官10年後的1894年,中日爆發了甲午戰爭,在國家用人之際,慈禧又一次將恭親王推上了政治前臺。此時奕訢已經62歲,不僅身體漸入老境,思想也日益保守、頑固,與當年意氣風發的洋務派領袖判若兩人。中日戰爭的結果眾所周知,恭親王也無力迴天。1898年,奕訢病重,不久去世,期間慈禧和光緒皇帝多次過府探望。當時正值戊戌變法,奕訢對這個皇帝侄兒多次表達了反對之意——當年的激進改革派,最終竟然反對維新變法,這個變化頗耐人尋味。

人們常說:“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奕訢雖然逝去100多年,但位於北京什剎海的恭王府尚存。奕訢在此居住了40多年,這座王府也見證了晚清歷史上的許多政治風雲,諸位如有機會去北京,可到此一遊。


民國年間那些事


2005年,有一部電視連續劇叫《一生為奴》,講的就是恭親王的事蹟,陳寶國用高超的演技詮釋了他的一生。

恭親王奕訢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悲劇人物,在政治舞臺上經歷幾番大起大落,子女亦少有成才,頗有賢王之稱,後半生弼亮忠貞,盡瘁國事。當然,網上盛傳本該由他繼承皇位,卻被哥哥咸豐奪去,無疑是誇大了。恭親王有他的短板,鋒芒外露,也不夠穩重,真的他上臺也未必能振興大清,畢竟他也是制度中的人。外國來華之人何天爵如此評價他,

他既高傲又謙和,既粗魯又文雅,坦率而有節制,有時辦事迅速有時拖拉磨蹭,顯得既有心計又脾氣暴躁——所有這些特點都根據他的需要,按照角色的變化隨時轉換使用。

咸豐帝去世之後,恭親王在政治上也想投機一把,咸豐十一年(1861年),皇帝駕崩不久,奕訢與兩宮太后暗中聯合,發動樂辛酉政變,成功奪取了政權,被授予議政王之銜。在內憂外患的晚清政局中,奕訢比較開明,支持洋務運動,善於與洋人打交道,清朝一度有中興氣象,但是在一個嗜權如命的女強人面前,一直被打壓,最後無奈退出晚清政局。

“甲申易樞”是晚清政局的重要轉折之一,之後支撐大清帝國的三駕馬車之一慈安去世,慈禧已經無所制約。在中法戰爭中,慈禧抓住恭親王奕訢的過失,罷免其軍機大臣等一切職務,令居家養疾,至此恭親王下野。

慈禧得以獨攬大權,原軍機處奕訢的的人馬李鴻章等或降或撤,全班休致,至此奕訢由人生巔峰跌倒人生低谷,此後長達十年賦閒在家。但是慈禧也用人不當,“倒恭用醇”之後,繼以甲午戰敗,局面遂致一發不可收拾。甲午戰敗後,朝中一時無人,慈禧不得不勉強任命奕訢為軍機大臣。

但此時他已經年老體弱,愈發保守和看重虛名,又看透慈禧攬權的私心,遂模稜圓滑,委蛇因循,朝野對其失望之極,可是他不這樣做又萌如何?

在1898年的戊戌變法中,奕訢站在了光緒皇帝的對立面,頑固的支持慈禧,也可以諒解,我們不可誇大變法的實際作用。同年死去,享年66歲。

歷史傳訊社,基於共享理念下的歷史學人社區。我們團隊立足於原創,書寫歷史,資鑑現實,努力建設為一個有情懷和質量的新傳播媒體,歡迎大家點贊、評論與交流!

歷史傳訊社


清宣宗道光帝第六子、文宗咸豐帝之弟恭親王奕訢,因病,歿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

《清史稿》諸王列傳載:“二十四年,授宗令。王疾作,閏三月增劇,上奉太后三臨視,四月薨,年六十七。上再臨奠,輟朝五日,持服十五日。諡曰忠,配享太廟,並諭:‘王忠誠匡弼,悉協機宜,諸臣當以王為法。’”

一、

恭親王一生浮沉,數起數落。奕訢少年時,道光帝曾有託付大業之意,但最後還是選擇了更為仁孝的咸豐,而封奕訢為恭親王,輔弼其兄長。

奕訢的優點在於有自己的定見,眼界開闊不保守,曾數次挽救清朝於危亡之間。但奕訢年輕時,性格比較張揚,不懂隱忍,為此吃了很多次虧,一直被上位者所打壓。光緒十年(1884年)慈禧發動“甲申易樞”後,奕訢連續十年被投閒置散。

甲午戰敗後,恭親王被重新啟用,但其時已經年老,精力已衰,且年輕時吃了鋒芒太露的苦頭,處事已經粥粥如畏,沒有了年輕時的衝勁。在其主持之下,通過了與日本所簽訂的《馬關條約》。

二、

奕訢臨終前的具體情形,官修史書中沒有詳細記載,不過實錄中有簡單提到,“朕(光緒)奉皇太后三次親詣邸第看視,王氣息僅屬,殷殷以國事為憂。”

根據當時一些報章筆記的記錄,光緒這幾次探視中,恭親王留下了幾段遺言。

第一段記載在胡思敬的《戊戌履霜錄》中,恭親王說:“聞有廣東舉人主張變法,當慎重,不可輕任小人也。”

第二段是當時《申報》上記載的一個小故事。光緒問朝中誰可重用,奕訢對曰:“除合肥相國積毀銷骨外,京中惟榮協按祿,京外惟張制軍之洞及裕軍帥祿,可任艱危。”光緒又問:“戶部尚書翁同龢如何?”奕訢說:“是所謂聚九州之鐵不能鑄此錯者。”

三、

從上面這兩段話中,也反映了恭親王的一些政治見解:

一是對之前的甲午中日戰爭,恭親王本不贊成開戰。

二是如今時事艱危,應重用李鴻章、榮祿、張之洞、裕祿這些謀國老臣,不可輕用新人。

三是不看好康有為主張的維新變法。

恭親王不看好康有為的變法,並非反對變法本身,而是不看好康有為這個人,認為其言過其實,過激的變革會給國家帶來災難。

後來因戊戌變法導致戊戌政變,因戊戌政變導致己亥建儲,因己亥建儲導致庚子拳亂,因庚子拳亂導致八國聯軍入侵,讓大清國的根基徹底淪陷。恭親王臨終之囑,可謂極具先見之明瞭。


搞哥讀史


我是歷史問答達人“青言論史”,樂於為您解答中國古代史的相關問題。


談到恭親王,喜歡他的人稱他為洋務派領袖、晚清難得的賢王,貶抑他的管他叫鬼子六。有人說他是漢奸,也有人說他是同光中興第一功臣。但是似乎他就很快地從政治舞臺中離開了,這是為什麼呢?

這要從“甲申易樞”說起。恭王在幫助慈禧扳倒肅順等人以後,獲得了“議政王”的頭銜和領班軍機的職務,一時成了最有權柄的大臣。但是很快他和慈禧的矛盾就尖銳了起來,並且差點就被擼掉了所有榮譽,靠著他涕泗橫流才撿回來一些。

但是這終究不管用,1884年也就是甲申年,慈禧在沒有預兆的情況下,突然罷黜以恭王為首的所有軍機大臣,改用禮親王世鐸為領班、醇親王為掌樞的軍機班底,把大權全部收歸自己。這樣,慈禧就完成了對朝政的徹底控制。而有能力有資質的恭王,則被排除在權力中心以外了。

直到甲午戰敗以後,恭王又被請出來主持朝政,但是此時的他由於反覆被打壓,已經徹底失去了三十多年前的銳氣,反倒事事謹慎保守,碌碌無為的過了幾年以後,在戊戌變法時去世,享年六十五歲。



青言論史


愛新覺羅-奕訢,道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以(1833年1月11日)出生,號東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務運動主要領導者,清朝十二位鐵帽子王之一,道光帝第六子,咸豐帝異母弟,生母為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




曾被道光帝有意立儲,未成,道光帝遺照封為“恭親王”,咸豐三年到咸豐五年,奕訢擔任領班軍機大臣,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授命作為全權欽差大臣,負責與英國、法國和沙俄進行談判,並鑑定《北京條約》,咸豐十一年,咸豐帝駕崩,奕訢與兩宮皇太后聯合,發動辛酒政變,成功奪取了政權,被授予議政王頭銜。從咸豐十一年到光緒四年,奕訢擔任領班軍機大臣和總理衙門大臣,(期間在同治四年,遭西太后慈溪疑心,革除議政王頭銜,但依舊身處政治中心),光緒十年,因大清在中法戰爭中失利,被慈溪罷黜,
史稱“甲申易樞”,直到光緒二十年,大清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失敗,以善後之名義被起用,光緒二十年到光緒二十四年,再度擔任軍機領班大臣和領班總理衙門大臣,光緒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九(1898年5月29日),病逝,諡號“忠”,

其孫溥諱世襲恭親王爵位。


Trafalgar18051021


回答問題前,我們先回顧下恭親王愛新覺羅-奕欣宦海沉浮的一生。

愛新覺羅-奕欣,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生於北京紫禁城),是道光皇帝第六子,咸豐皇帝同父異母親兄弟,母親博爾濟吉特氏孝靜成皇后。

1853-1855年,任領班軍機處大臣;1861年,咸豐皇帝客死承德避暑山莊,奕欣同兩宮皇太后合謀發動針對咸豐皇帝顧命八大臣的“辛酉政變”。成功奪取政權後,被兩宮皇太后授予議政王之銜;1861-1884年,任領班軍機大臣兼總理衙門大臣;1884年,因對中法戰爭失利負主責被慈禧太后罷黜;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失敗,被慈禧太后重新啟用;1898年病逝於北京恭親王府,終年66歲。


(恭親王 奕欣)

恭親王奕欣生逢晚清動亂時局。此時的大清國猶如漂泊在汪洋大海中的一葉孤舟,面對驚濤駭浪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整個大清朝亦處在一片內憂外患之中;整個國家看上去已是一副夕陽晚照的殘景。

奕欣真正走進清朝的歷史前臺,是在其四哥咸豐皇帝避難之時。公元1860年,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城,咸豐皇帝攜帶年幼的皇長子載淳以“巡狩木蘭”的名義,避禍承德避暑山莊。此時的奕欣受咸豐皇帝指派留京負責同洋人議和。奕欣不負重託與英法相繼簽訂了《中英北京條約》和《中法北京條約》。最終英法聯軍撤出北京城,挽救了大清朝的命運。

咸豐皇帝客死承德避暑山莊之後,他協助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咸豐皇帝生前的顧命八大臣。幫助慈禧太后從他們手中奪取政權。立下汗馬功勞,被兩宮皇太后授予議政王之銜。成為當時清廷數一數二掌握實權的大臣。後來奕欣又擔任負責對外交往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此時的奕欣成為總攬清廷內政外教的第一號人物,權傾朝野。

面對晚清的內憂外患,為求強求富,抵禦外來侵掠。奕欣大力支持漢臣曾國藩、李鴻章等人提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

隨著奕欣的聲望和精明能幹得到朝野大臣的肯定與讚賞讚賞,這引起了慈禧太后的警覺。於是慈禧太后想盡辦法對奕欣進行打壓,試圖削弱他的勢力。

宦海沉浮,潮起潮落。

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慈禧太后以恭親王奕欣徇私舞弊,收受賄賂為由免去其議政王及其他一切職務。這是奕欣遭受的第一次打擊;

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中法戰爭爆發,慈禧太后以軍機處對於戰與和始終拿不定主意,貽誤軍機導致清軍節節敗退為由,免去以奕欣為首的軍機處全班人馬;

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慈禧太后又重新啟用奕欣為總理衙門大臣,並統領海軍,雖然奕欣也會辦理軍務,但終沒能有很大作為;


(影視劇中的恭親王奕欣)

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奕欣病死於北京城,至此走完了他波瀾起伏,起起落落的一生。

恭親王奕欣生逢晚清亂世,雖也有濟世抱負之才,終沒能徹底施展。他既是晚清政府政策的制定者,也是執行這些政策精明強幹的實踐者與傑出外交家。造成他一生官場悲劇的原因既有大環境的原因,也因為自己上頭有一個精明能幹的嫂子,時時處處受到打壓排擠。“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只能說奕欣生不逢時!

結語:是非成敗轉頭空,幾度夕陽紅!從咸豐皇帝登基那天起,就註定他的一生是以悲劇收場。


小司馬說


清朝晚年滿目瘡痍,無論是誰都是回天乏術。而恭親王奕訢,曾經試圖挽救過晚清,但是還是以失敗告終。


道光皇帝在晚年對於皇儲問題上,一直是在奕訢與奕詝之間舉棋不定。 考慮到奕訢雖然要比奕詝有才華,但是自己之前簽訂了《南京條約》,很有可能是奕訢一上位,就會推翻自己之前所有東西,到時自己泉下都不得安寧。

而且當時兩人的年齡比較小,奕訢的母親還在,而奕詝的母親去世比較早。如果奕訢登位,很有可能會出現後宮干政情況。

在多方考慮下,最後選擇了“軟弱”的奕詝——咸豐帝。但是也沒有虧待了奕訢,封其為恭親王。道光皇帝本以為安排妥當,但是低估了兩人之間的爭鬥。




恭親王的位置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千年老二的身份,又被奕詝所不放心。真正的矛盾爆發,是在奕訢的母親去世後。

奕訢母親臨死前最大的願望就是可以獲得皇太后的封號,但是皇太后的封號豈不是意味著一朝兩皇帝?咸豐帝斷然不可能答應,但是最後還是稍微妥協。

自此兩人的矛盾,開始漸漸的擺到了明面上。後來太平天國北伐,奕訢雖然是平叛有功。但是咸豐帝找了為母爭封,有失禮節為藉口,罷免了奕訢所有的職位,一下子成了閒散王爺。


前面雖然有《南京條約》,但是西方列強並不滿足,遂又強迫簽訂了《天津條約》,此時奕訢剛剛恢復職位,大加呵斥此舉。但是不久後,英法聯軍再次逼近天津,咸豐帝逃往了熱河。

奕訢留下與列強談判,最後是不得不簽定了《北京條約》。奕訢感覺有損顏面,遂向咸豐帝引咎辭職。而咸豐帝人為此事不再其過,免追究其過。

深受打擊的奕訢,開始學習西方經驗。在此不久後,奕訢創建第一個外交機關總理事務衙門。在北京準備大展拳腳的他,沒想到逐漸被熱河新的集團排斥在外。


咸豐帝雖然有心平衡兩者,但是身體是越來越不行了,索性撒手不管。在臨終前,立載淳為皇太子,肅順等人為贊襄政務王大臣,而奕訢則是被排除在外。

當時的載淳才六歲,作為其母親的慈禧慾望越來越大。開始了垂簾聽政的生涯。奈何是孤兒寡母,於是把目光轉向遠在京城的奕訢。

後奕訢以奔喪為名,急急忙忙的跑到了熱河。接著與慈禧、慈安兩人密謀許久,不久後宣佈兩太后垂簾聽政,恭親王擔任議政大臣。

三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肅順等人革職督辦,而奕訢也漸漸的做到了政治生涯頂峰。

權利畢竟是外部給的,來的快去的也快。雖然慈禧需要依靠他,但是絕對不想讓其爬到自己頭上。


重新走進政治中心的奕訢,開始有點忘乎所以然。經常在事務上與慈禧爭吵不說,更是時不時的做些逾越之事。慈禧實在是忍受不了,準備找個藉口敲打一下。

恰逢有人上奏奕訢“攬權納賄、徇私驕盈”,慈禧乾脆是直接“革去一切職務,不準插手事務”。這時奕訢才知道誰是老大,趴著地上痛苦哭認錯,後又有大臣旁邊求情,才收回了成命。

雖然奕訢有所收斂,但是慈禧顯然不打算放過他。恰逢中法戰爭失敗,雖主要責任不再奕訢,但是慈禧藉口軍機大臣處理不當,軍機處幾乎所有人都被擼了一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甲申易樞”。

隨著時間加長,恭親王奕訢距離政治中心越來越遠。特別是李鴻章等人上來後,奕訢再也沒有翻身的餘地。


甲午戰爭後,奕訢又被推上朝政,但是看透一切的他,躊躇不再,做事越來越圓滑。後來康有為主張變法,奕訢更是跳出來極力反對。假使他在年輕幾十歲,可能會是變法的大力支持者,但是終究傲氣不再了。

1989年5月29日,大清國這位經歷三代朝堂的元老,人稱鬼子六的恭親王與世長辭,享年65歲。他為了重新將晚清拉回正軌,不是沒有費盡心血,興辦洋務運動,大力發展教育。但是大廈將傾,獨木難支,真是辛苦這位“獨木”幾十年的付出。


史之策



道光皇帝曾經在晚年考慮立儲問題上可謂是煞費苦心,一時想立六阿哥奕訢,一時想立四阿哥,奕(言寧)念zhu第三聲。奕(言寧)就是後來的咸豐皇帝。據說是後來某天道光帶著諸皇子狩獵,頭一天咸豐皇帝的老師杜授田意示奕(言寧)明天狩獵不可發一箭,若皇帝問就是說:“時方春季萬物“滋掩繁育”,兒臣不忍殺生以幹天和。第二天四阿哥奕(言寧)果然一矢未發。道光帝問為何一矢不發,奕(言寧)按照老師的授意對答。道光帝一聽,:“此乃帝者之言,遂決定立奕(言寧)為帝”。



咸豐五年,恭親王奕訢的母親博爾濟吉特氏皇太妃病重,快要撒手人寰。奕訢想讓咸豐給他母親封為皇太后。咸豐心想如果給恭親王母親封了皇太后,那麼今後怎麼跟恭親王相處。咸豐五年六月,博爾濟吉特氏皇太妃病危,咸豐皇帝聞訊急忙趕往內宮探望,途中正好碰上恭親王奕訢,咸豐詢問奕訢,皇太妃的病情如何了,恭親王奕訢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哭著說太妃生命垂危,若再不封皇太后,死不瞑目啊。咸豐皇帝聽罷,自言自語的應允了幾聲:“哦,哦。”也不知道他意思是知道了,還是同意。奕訢便認為咸豐同意了,就把咸豐封他母親的意思散佈了出去。考慮到君無戲言,最後咸豐帝不得已封了他母親為皇后。這件事搞得咸豐很不爽,過後咸豐皇帝便免去了恭親王的軍機大臣的職務,恭親王在咸豐朝便一直不得重用。

咸豐死後,奕訢和嫂子慈禧一起奕訢扳倒了輔政八大臣,得了議政王頭銜。奕訢思想開明,諳熟洋務,鹹同年間主張重用曾國藩,李鴻章,等漢人,曾國藩平定長毛之亂,也得力於恭親王背後支持。中法戰爭時期戰場上清軍失利,慈禧便藉口罷免了奕訢的職務。

直到光緒二十年(1894年),已經幾起幾落的奕訢被重新起用,認命為“總理衙門大臣”。經過幾次大起大落的奕訢也老實多了,也不敢在和慈禧針鋒相對。直到光緒二十四年死,也沒什麼較大的作為。終年66歲。


楊省三


1861年,看似一個平淡的年份,但是在這個時間,發生了一件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事件,那就是辛酉政變。在這場政變中,慈禧開始登上中國的歷史舞臺,成為清朝的最高統治者,而她能成為清朝的最高統治者,離不開一個王爺,他就是鬼子六奕訢,正是奕訢在北京與慈禧遙相呼應,慈禧才能除掉自己的對手顧命八大臣,成為清朝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


慈禧垂簾聽政後,自然是沒有忘記鬼子六對她的幫助,她加封恭親王奕訢為議政王大臣,軍機大臣領班,這對在咸豐時期備受冷落的奕訢來說,可以說是榮耀之至。再有奕訢與列強多有外交聯繫,所以列強也多支持奕訢掌握權力。可是,老話說的話,一山不容二虎,慈禧看到奕訢與日俱增的影響力,覺得會影響到自己的地位,便開始打擊奕訢。奕訢的第一次受挫是在1865年,當時編修蔡壽祺彈劾奕訢,說他攬權納賄,徇私驕盈,慈禧命令查辦,七日就以其目無君上,免去議政王和其他一切職務,但奕訢此時還在權力中心。可在1884年的時候,慈禧徹底動了廢掉奕訢的想法,她發動了她人生的第二次政變-甲申易樞,在這次政變中,慈禧將以恭親王奕訢為首的軍機處大臣全班罷免,而這也將奕訢直接從權力中心中排除出去,奕訢成為無權無勢的人。不過因為清朝在甲午戰爭中的慘敗,奕訢被拉出來充當清廷的談判官,但這時奕訢的權勢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了,奕訢已經成為過去式。

奕訢被人稱為鬼子六,可見他是位聰明人,但在慈禧面前,他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才智來抵抗慈禧,反倒是被慈禧弄的在官場上起起伏伏。


歷史百家爭鳴


結局是死!晚清皇帝為什麼沒能?就是政令不通,律法不公!恭親王年輕時無憂沒慮,他當然目光遠大!假如恭親王當上皇帝,壓力一大,他照樣也是個昏君!大清二百多年也真不容易,想想幾百萬滿族能統治三億外族也挺不容易!站在歷史角度看恭親王,恭親王的政變和後來的反革新,對外的賠錢賠地!世人對他有好感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