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親王奕訢爲何一生備遭排擠?

清幽寧靜


愛新覺羅-奕欣,即恭親王。生於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是道光皇帝第六子,咸豐皇帝同父異母親兄弟。

愛新覺羅-奕欣一生飄如浮萍,起起落落。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道光皇帝彌留之際將皇位傳於奕欣的四哥——愛新覺羅-奕詝,即後來的咸豐皇帝。自咸豐皇帝繼位起,奕欣便開始了他一生官場宦海沉浮,起起落落的命運。

奕欣所在的清末,面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此時的晚清猶如行駛在汪洋大海中的一葉孤舟,面對波濤洶湧的海浪,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整個帝國已經呈現出一副夕陽晚照的殘景。


(青年時期 奕欣)

初露鋒芒

咸豐皇帝繼位後,奕欣於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在軍機大臣上任行走。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咸豐皇帝以木蘭秋獮的名義避禍承德避暑山莊。留恭親王奕欣留京同洋人交涉。此時年僅二十多歲的奕欣便扛起大任,擔任議和大臣。奕欣不負咸豐皇帝重託,與英法兩國各簽訂《北京條約》。暫時挽救了清廷的命運。

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咸豐皇帝客死承德避暑山莊,年僅31歲。留下孤兒寡母三人(慈安,慈禧及兒子載淳),咸豐皇帝臨死前立年僅6歲的愛新覺羅-載淳為皇太子,並給未來的皇帝留下了顧命八大臣。咸豐死後載淳繼承帝位。八大臣憑藉咸豐的遺詔,根本不把年幼的同治皇帝放在眼裡,做事獨斷,飛揚跋扈。這逐漸引起了東太后慈安,和西太后慈禧及皇帝載淳的怨恨與不安。後慈禧,慈安二人借奕欣來承德弔喪的機會,與奕欣合謀發動“辛酉政變”,設計逮捕了八大臣,徹底粉碎了八大臣在朝中的勢力。慈禧太后便開始掌握實權。由於在這次政變中,恭親王奕欣功不可沒,兩宮太后加封其為議政王。

咸豐皇帝去世,載淳繼位後,奕欣逐步成為兩宮皇太后所倚仗的重臣,成為實力派人物。並在軍機處任領班大臣。全面控制了中樞機關。並且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自此,奕欣統攬了清廷的內政外交。權侵朝野,顯赫一時!

這裡需要強調一點恭親王奕欣對中國近代化的推動起到了一定作用。恭親王奕欣在清廷內部大臣中屬於較開明的一派。有著精明強幹的能力,及傑出的外交才華,這一點深的慈禧太后賞識,後慈禧太后接受他的建議開展求變自強的“洋務運動”。比如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派遣留學生出國深造;興辦現代實業,創辦了漢陽鐵廠,福州船政局等。這些舉措在當時來看無疑是前衛進步的。也是近代中國人睜眼看世界的第一步,奕欣在在驅動這一過程中是有貢獻的。


(在奕欣等人支持下,洋務運動中創辦的福州船政局)

遭受排擠、打壓

1.咸豐時期:

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奕欣的生母孝靜成皇后去世,奕欣為其母掙死後加封諡號,惹怒了咸豐皇帝。被咸豐皇帝免去軍機大臣、都統職位,直到咸豐七年才恢復他的都統。

2.同治時期:

兩宮太后依靠奕欣發動“辛酉政變”奪取政權後,出於家族信任,給予奕欣巨大權利。但是隨著奕欣地位的升高和名聲的日益高漲,逐漸引起了西太后慈禧的不安。慈禧太后害怕出現權臣亂政的局面以威脅自己統治。於是便想法設法對其進行打壓。

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大臣蔡壽祺上書彈劾奕欣,指控奕欣攬權納賄,徇私舞弊。慈禧太后聽聞大怒,免去其議政王和其它一切職務個;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慈禧太后以奕欣為首的軍機處大臣畏首畏尾,始終拿不定主意,貽誤戰機。導致清廷軍隊節節敗退為由。將軍機處全班人馬全部逐出軍機處。並亦將奕欣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一職一併解除;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光緒皇帝在慈禧太后旨意下,重新恢復了奕欣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職位。並總管海軍,任內庭行走。但此時的奕欣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裡上都是“廉頗老矣”!終再也沒有大的作為;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時年66歲的奕欣走完了他坎坷曲折的一生,病逝於北京恭親王府。



(影視劇中 晚年奕欣)

結語:愛新覺羅-奕欣,即恭親王。雖有濟世報國之才,卻終沒能全部施展。這既有外部大環境的原因,晚清已是夕陽西下,內憂外患,無力迴天。也有其自身的原因,奕欣為人機警聰明,人稱“鬼子六”,導致無論在與咸豐帝爭奪帝位,還是輔佐同治皇帝治理天下。都受到咸豐和慈禧的高度警覺和打壓,一方面想借助其能力維持大清帝國的統治。另一方面,又害怕其權利過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勢,成為威脅皇權統治的權臣。只能對他是既提拔重用又排擠打壓。這是有當時的大環境和他的性格決定的。

是非成敗轉頭空,幾度夕陽紅!奕欣生逢晚清亂世,又加之上面有個工於心計,善於馭人的嫂子…...「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其結果必然是起伏不定的。即便他有再大的能力也終得不到施展。從咸豐皇帝登基那天起就註定了他的一生是宦海沉浮,坎坷曲折的!註定了他一生為奴!這是他的不幸,也是這個國家的不幸。


小司馬說



恭親王奕訢,清道光皇帝第六子,咸豐皇帝同父異母的兄弟,清末洋務派改革的中流砥柱,清王朝除漢大臣李鴻章,張之洞之外,愛新覺羅家族最後的能臣。

曾任總理衙門首席大臣、領班軍機大臣、議政王,道光帝遺詔封“和碩恭親王”,死後獲諡“忠”,爵位世襲罔替。奕訢因為頭腦靈活,特別善於和洋人打交道,當時的保守派鄙稱其味“鬼子六”。

奕訢因為爭儲或者處於爭儲的位置,所以在咸豐朝倍受打壓和排擠,深受哥哥的防範,直到咸豐去世,通過北京政變和慈禧聯手,才在政治上得以上位。上位以後,重用和配合曾國藩、李鴻章等湘淮漢族能臣,主動接受、學習西洋先進技術,締造了“同光中興”的短暫輝煌。

從小奕訢就好學,聰明,才學上比起哥哥奕詝來說要優秀很多。道光帝立儲時,曾在第四子奕詝和第六子奕訢之間猶豫不決了很久,最終還是立了能力不是那麼強,但是更加中庸的奕詝。從今天的眼光看來,道光這麼做,基本上就是直接毀了奕訢,也毀了清朝。但是放在當時那個環境裡,道光帝這麼做是必然的。

第一,從宗法和傳統上講,雖然清朝皇位繼承的大多案例中,最終都因為各種奪嫡之爭,把太子玩殘,未能完全貫徹立嫡,立長的傳統,但是在老皇帝心中,依然是遵守這個封建宗法的規則的。道光帝連喪三子之後,本來排行老四的奕詝就相當於是長子,比排行老六的奕訢有更多優勢。而奕詝的母親孝全皇后很受皇帝寵愛,被害而死,不明不白,去世的時候,奕詝才十歲,道光帝對這孤兒寡母心存愧疚,立奕詝為帝也是出於仁義的考慮。但是,在當時清朝所處的內憂外患的背景下,這種仁慈的顧小家的決策無疑是致命的。

第二,從中庸文化上講,奕訢有能力,聰明,出類拔萃,比較打眼,而奕詝雖然比較之下顯得平庸,但是給人老成持重,老實忠厚的感覺,令道光更加放心。奕詝本人各方面其實也沒有太多問題,但是無奈身體太差,性情懦弱又縱慾過度,31歲就去世了。這個導致了後來的朝局不穩。慈禧篡政。

第三,清王朝自雍正開始,才是真正的興旺,雍正帝一輩子殫精竭慮,積累了豐厚的財富,而自乾隆開始,因為這個傲嬌的號稱全能的皇二代的折騰,走向全面的腐敗和衰落,到了道光手上,其實氣數已衰,無可救藥,彷彿命中註定,一系列的災禍和錯誤接踵而至。其中選錯接班人,或者繼承人短命,也是天意使然。

事實上,奕訢身體很好,一直活到了公元1898年,也就是光緒24年,居然是大清最後一位逝世的皇子,如果他這一生67歲能夠有所作為,發揮才能,那麼或許清朝還能迴光返照。然而,歷史不容假設。腐朽沒落的封建王朝被歷史車輪碾壓的最終宿命,不是由某一個人就能輕易改變的。


HannibalLecter


說恭親王之前先說說他的同父異母的哥哥咸豐皇帝奕詝。咸豐皇帝幼時喪母,是恭親王之母博爾濟吉特氏孝靜成皇后(生前未被封為皇后)一手待大,可以說是視如己出。對咸豐皇帝的評價只能用一首宋詞的三個字來評價“錯錯錯”第一錯登了皇位(生不逢時,二次鴉片戰爭未久又趕上太平天國起義,加之其治理家國能力遠不如恭親王奕訢)第二錯寵愛了葉赫那拉氏蘭兒既慈禧。第三錯安排了輔政大臣和兩後互相制約。(既才有後來的辛酉政變,慈禧殺八大臣與恭親王共掌朝政)為什麼說這麼多咸豐皇帝呢,因為恭親王一生受排擠分兩個時期,也就是兩個原因:一:咸豐皇帝的嫉妒和恭親王之間的嫌隙矛盾有兩個爆發點:1道光皇帝本來非常喜歡兩個兒子(咸豐和恭王)本來皇位很難取捨,但不知為什麼就傳給奕詝了(大概覺得他所謂的仁後吧),這一點咸豐繼位後對這位和自己一起長大,又飛非常有能力的,尤其是擅長洋務的,人稱“鬼子六”的弟弟心中非常的嫉耽,可以說是肉中刺。(要知道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之前,恭親王就在辦理洋務,這在李鴻章出現之前是絕無僅有的,以至於後來咸豐跑到承德,不得不用恭親王和洋人談判。而咸豐呢,繼位之初還是想勵精圖治的,但畢竟眼高手低,加上時局內憂外患,乾脆縱情酒色,據說在承德避暑山莊有十二春,其中還有一個咸豐從山西物色的一個絕色寡婦,當然了最後勝出的是“天地一家春”慈禧)2.恭親王生母去世,按理說應該追封為皇后,但咸豐沒有,卻給了個“皇貴妃”的封號,為此恭親王大為不快,也因為這個,兄弟倆的矛盾也公開化了,當然後來咸豐又改封養母皇后封號,但皇帝和恭王的矛盾卻再也無法複合了。原因二:慈禧當政後寵愛太監安得海,因為安得海再承德咸豐駕崩後,幫慈禧給遠在京城的恭親王送信,才解了慈禧慈安兩宮太后和八大顧命大臣的生死較量的危局,最終在這場政治博弈中取勝。而安得海得到寵愛日漸囂張跋護,以至於對恭親王奕訢大不敬,居然稱恭親王“小六”要知道,連慈禧還得稱恭親王奕訢一聲“老六”(特別是安德海原本是恭王府的家奴)奕訢大為惱怒,少不了彈劾訓斥,這樣一來,那夠奴才安德海更是在慈禧和奕訢之間挑撥。慈禧知道安德海挑撥嗎?當然知道,但她是個權利慾強的女人,慈禧也越來越發現,從軍機處到總理衙門,恭親王奕訢的權柄越來越大,成了自己獨裁的絆腳石。(因為不僅是奕訢的權力,更因為恭親王奕訢的能力和聲望,無論軍國大事還是洋務“六王爺”“鬼子六”在朝在野有口皆碑!這是慈禧絕不能容忍的!)綜合從咸豐到慈禧種種原因大概如此,也成就了恭親王奕訢的悲劇人生,更是大清朝的悲劇,可以說,如果奕訢不是恭親王而是皇帝,或許大清朝還可以多挺一百年,然而歷史沒有如果。


東邪大師1


恭親王奕訢的一生可以分成三個階段,被排擠的原因也不同。但性格決定命遠,奕訢傲氣的性格也決定了他起起浮浮的人生。

一、咸豐時期。恭親王奕訢和咸豐帝是異母兄弟,但因為咸豐母親早死,都是由奕訢的生母靜貴妃養大的。不論是學識修養還是武功騎射,辦理朝政恭親王奕訢都遠勝於咸豐帝,道光也最鍾愛奕訢。但後來咸豐帝討巧用仁孝之心取悅於道光帝被立為繼承人,恭親王奕訢和咸豐帝之間心存芥蒂,越發疏遠。咸豐帝面對這樣一個兄弟怎麼敢放心任用,所以奕訢的官位起起伏伏,總是在在危難的時候才被啟用。像第二次鴉片戰爭皇族權貴全跑了就留奕訢在北京談判,說白了就是留那等死,只不過奕訢手段高擺平了洋人。

二、同治時期。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豐帝在熱河病死,兒子載淳繼位,改年號為“祺祥”。幼主沖齡,咸豐帝遺詔令載垣、端華、肅順等8人為贊襄政務王大臣,顧命輔政。“祖制重顧命”,按親疏遠近關係,應該是奕訢排在第一位,但咸豐帝餘憾未釋,把奕訢摒棄於顧命大臣的行列之外,這更加深了奕訢與載垣、肅順等人的矛盾。咸豐帝去世後,奕訢協助慈禧太后政變,被授予議政王,在軍機處擔任領班大臣。咸豐帝授權恭親王辦理與各國換約事宜的上諭,軍機處換成文祥等人,全面控制了中樞機關。奕訢又身兼宗人府宗令和總管內務府大臣,從而控制皇族事務和宮廷事務大權。他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王大臣的職務主管王朝外交事務,自此總攬清朝內政外交,權勢赫赫。但恭親王奕訢有個毛病吃獨食,辦事撈錢都不帶著別人,得罪了大批的滿族權貴,這也為慈禧奪權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治四年(1865年)三月初五,編修蔡壽祺彈劾奕訢,說他攬權納賄,徇私驕盈,太后命令查辦,七日就以其目無君上,免去議政王和其他一切職務,權勢大不如前,再也無力和慈禧抗衡。

三、光緒時期。光緒七年(1881年)三月,慈安太后去世,唯一能制衡慈禧的人消失,奕訢就只能臣服於慈禧了。反覆的浮沉磨平了奕訢往日的稜角,挫敗了他的銳氣,遇到大事他提不出應對的策略。中法戰爭中,奕訢為首的軍機處對於戰與和拿不定主意,軍隊節節敗退。光緒十年(1884年)三月十三日,慈禧太后藉口奕訢“委靡因循”免去他的一切職務,奕訢集團全班人馬(武英殿大學士寶鋆、吏部尚書李鴻藻、兵部尚書景廉、工部尚書翁同龢)被逐出軍機處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恭親王奕訢之後雖再獲任用但已完全沒有用了。


當狗容易做人難


“一生”的說法並不準確,就是再倒黴的人,都有自己的風光之時,恭親王奕訢的風光時日雖不多,但並非沒有,1861年到1865年,他就風光至極。(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恭親王奕訢在這幾年的風光是有原因的,那就是他幫助慈禧太后成功上位,居功至偉,獲得青睞。

在這一時期,慈禧太后對他倍加仰仗,無論是軍國大事,還是應對外來的洋鬼子,慈禧太后都沒有多少經驗,需要有一個左右逢源的人來替自己完成相關的工作。

而在這些方面有經驗,又對慈禧太后有恩的恭親王奕訢就成了不二人選,這幾年的奕訢權勢熏天,掌握著內政外交的實權,咸豐帝死後肅順等顧命八大臣的“監國”一職,幾乎聚焦在了恭親王奕訢。

不但咸豐帝的陵墓由,他主持修建就連十分敏感的朝廷大員的人事任免權,都幾乎掌握在了他的手中。

這是肅順順風順水的一面。

要說奕訢一生都遭受排擠,倒也不是沒有理由。


我們知道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咸豐帝逃往熱河承德避暑山莊,是肅順等野心派的傑作,而與慈禧太后站在一頭主站的奕訢,則是作為棄子被留在了京城。

說是居中處理相關內政外交事務,可兵臨城下的境況下,誰留誰尷尬,肅順不是傻子,隨同前往熱河的幾乎清一色都是自己的親信,為的就是一旦亡國,可以就地組織小朝廷。

京城的非親信大員定是死的死,降的降,包括奕訢。重用的只能是自己的親信。

這是恭親王奕訢被排擠的一面,他不但被政敵排擠,即使同僚,對他的忍耐也十分有限,比如與他沆瀣一氣把持朝政的慈禧,只與他度過了四年的甜蜜期,就被慈禧以近乎謀逆的理由給拿下了。


從此以後只有家奴的命,而沒有僭越的心。

因此,從恭親王奕訢整個生命週期來說,被排擠的時間佔了大多數,但終歸不是一生,總歸輝煌過!


歷史三日談


排擠算不上,鬼子六除了議政王被剝奪之外,一直都是軍機處首魁,軍機處也一直是他說得算,他的權力不知道比光緒跟同治大到哪裡去!只能說慈禧老妖婆用他也防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