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方略(下)

【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為:生態經濟引領、中心城市帶動、綜合交通保障、發展特色產業、開放合作共贏】

□肖金成 申兵 黃徵學等

促進新型城鎮化

按照國家加快新型城鎮化的要求,經濟帶應重點促進目前已在城市和城鎮就業的農民工市民化,並加快2000餘萬農民在本經濟帶內進城就業和生活。

1.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以人為本”新型城鎮化原則的具體落實,其核心是促進符合條件的農業人口落戶城鎮以及匹配與常住人口集聚規模相適應的基本公共服務資源。

2.構建功能互補的發展格局。在經濟帶範圍內健全城鎮體系,重點是在統籌城鄉的基礎上,推進不同等級的城鎮集約高效發展,完善中心城市、節點城市、縣城、重點鎮、中心村的城鎮職能結構。

健全綜合交通網絡

經濟帶構建綜合交通網絡的目標是建設集水運、公路、鐵路等各種運輸方式於一體的“三縱三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建設襄陽、十堰、荊門、安康、南陽五大區域性交通樞紐,形成層次分明、覆蓋廣泛、功能完善的綜合交通體系,提升對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的戰略支撐能力。

1.提高漢江通航能力。國家大力發展內河航運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為漢江水運建設提供了良好契機,經濟帶應抓住機遇,充分利用漢江岸線資源、境內漢江航線連接長江“黃金水道”的水上優勢,以加快“長江—江漢運河—漢江”810公里千噸級內河航運圈建設和加大梯級航電樞紐與通航能力建設為重點,暢通漢江水運通道。

2.強化鐵路運輸網絡。經濟帶鐵路運輸網絡重點是以強化與周邊大城市的聯繫強度為目標,提高經濟帶內鐵路網絡密度和快速運輸能力。

3.完善公路運輸網絡。經濟帶公路網絡建設的基本任務是國省幹線為重點,加快優化路網結構,打通斷頭路,保證最方便快捷的換乘和換裝,服務經濟帶的城鎮化和產業發展。

4.拓展航空運輸網絡。航空運輸是經濟帶綜合交通網絡建設中的短板,需要加大建設力度。一是增加襄陽劉集機場航線與航班密度,將襄陽機場建成區域性樞紐機場;二是完善神農架機場功能,推進當地旅遊業發展;三是新建一批支線機場;四是完善南陽機場功能和臨空產業配套設施,形成與鄭州機場聯動發展的格局;五是依託襄陽飛機維修與零部件製造、通用航空私用或商用飛行員培訓、小型商用與農用飛機制造等優勢,建設襄陽通用航空基地。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漢江生態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應以緊迫性、重要性、戰略性問題作為主要內容,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根據上中游地區不同功能以及山區、平原等不同地理條件,實施有所側重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促進經濟帶生態文明建設。

1.重點強化水域生態環境保護。以漢江干流及支流、丹江口庫區、湖泊、溼地及鄰近陸域為主要空間載體,推動漢江流域水生態保護。

2.保護好平原地區生態環境。一是推動工業汙染治理;二是加強農業汙染治理;三是建設綠色城市和美麗鄉村;四是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3.推動山區生態環境保護。以安康、商洛、十堰、南陽、襄陽為重點,通過山區生態環境保護體系、礦區治理和恢復、地質災害防治、石漠化綜合治理等措施,推動山區生態修復和治理。

積極促進農業現代化

經濟帶農業生產條件十分優越,農業生產水平較高,是中國農業較發達的地區之一,今後需要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發展生態友好型農業,突破性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強化農業現代化發展支撐,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區。

1.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包括資源保障、物質裝備、科技支撐、抗禦風險多方面的能力。經濟帶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以國家確定的產糧大縣(市、區)為重點,積極開展高產優質農田建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重點推廣輕簡栽培、測土配方施肥、高產高效種養模式、農業機械化作業等先進實用的農業科學技術。第二,加大基本農田保護、建設與管理力度。

2.建設特色生產基地。經濟帶有許多林特優產品,在國內具有一定的市場優勢,發展頗有前景。今後的發展中需要重點圍繞棉花、油料、畜禽、水產、菸草、果茶、藥材等優勢產業,建設林特優特色生產基地。

3.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經濟帶重點要在糧食、油脂、茶葉、飼料、水產品、家禽的精、深加工,蔬菜的冷凍脫水保鮮,以及生物質能源發電和木本油料加工等領域,引導相關企業進行重組試點,提高產業化水平。第一,推進養殖業產業化經營;第二,促進林業產業化發展;第三,加強農產品物流批發市場建設。

加快構建新型工業體系

需要在發揮比較優勢的基礎上,堅持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著力構建“先進性、特色化、生態型”的產業體系,將該經濟帶打造成為中西部乃至全國有重要影響的低碳經濟發展示範帶。

1.做強汽車及裝備製造產業。在傳統產業基礎上,經濟帶要發揮低成本要素和原材料資源優勢,引導汽車和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建設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汽車及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帶。一是提升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檔次;二是培育若干裝備製造業產業集群。

2.發揮特色優勢,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農特產品豐富和勞動力資源豐富是該經濟帶的優勢,應利用好這些條件,發展以農特產品加工業和紡織服裝、輕工機電為特色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有利於增強產業發展對於就業的帶動作用,促進工業化與城鎮化良性互動。

3.培育低碳和新興產業集群。培育低碳和新興產業集群是經濟帶保護生態與發展工業的重要結合點。漢江生態經濟帶要按照低碳循環發展要求,把握新科技革命和產業升級的歷史機遇,依據創新引領、重點突破、集聚發展的思路,培育發展節能環保、生物、新材料等低碳和新興產業,爭取建成低碳經濟發展的先行區和新興產業聚集地。

促進現代服務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漢江經濟帶應大力發展具有比較優勢和基礎條件的文化旅遊、物流商貿兩大產業,著力培育金融、養老養生和科技信息等新興服務產業群,實現服務業跨越式發展,力爭使文化旅遊業、商貿物流業成為地方經濟支柱產業,服務業成為漢江經濟帶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

1.把文化旅遊產業培育為支柱產業。經濟帶應重點圍繞旅遊資源的文化特色和親水特質,著力打造“漢源”“聖都”“綠廊”三大知名旅遊品牌;圍繞歷史文化遊和生態休閒遊兩大重點,著力構建全國精品文化旅遊區。

2.做大做強商貿物流產業。經濟帶應充分發揮漢江流域區位、資源和通道優勢,以工業供應鏈物流、商貿物流、農產品物流、口岸物流、城市配送物流為重心,構建佈局合理、具有強大支撐輻射作用的現代商貿物流體系,提升商貿物流產業發展水平。

3.發展壯大新興服務產業群。經濟帶需要適應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深入發展的趨勢,順應消費結構升級和需求多樣化發展的潮流,培育壯大新興服務業產業集群,大力發展金融、養生養老、信息科技等新興服務業,激發經濟社會和城市發展的創新活力,打造現代服務業發展新增長點。

促進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的對策措施

漢江生態經濟帶集生態功能區、貧困片面集中地區和省際交界區為一體,今後一段時期要努力建立和完善促進開放合作的體制機制,通過自身努力與國家政策支持相結合,促進經濟帶發展邁上新臺階。

1.建立和完善區域一體化發展機制。一是加快經濟帶統一市場的形成。促進生產要素在區域間自由流動,建立統一市場是實現區域協同發展的基礎。經濟帶要加快各種生產要素市場的建立,形成完善的市場體系。做到“三要”:要加快建立開放、規範、競爭的商品市場,消除地方市場壁壘,降低產品跨區域銷售成本。要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探索建立有利於人口流動的社會保障體系,形成合理流動的勞動力市場。要積極建立和完善跨地區的產權交易市場、金融市場等資本市場,促進資本市場一體化發展。

二是做好區域發展規劃協調與對接。重點加強四類規劃的編制和對接。區域合作規劃:統一各地區在區域合作方面的認識,明確區域合作的重點領域,確定區域合作的主要任務。資源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規劃:明確各城市資源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目標、任務。產業規劃:研究和制訂經濟帶產業發展專項規劃。交通規劃:依照快速客運系統、大宗散貨運輸系統與集裝箱運輸系統建設要求,對鐵路、公路、水運、民航和管道的建設項目加強對接,做到規劃統一、同步建設。

三是健全區域合作機制。要建立市長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協商解決區域內的重大問題,積極推進交通、旅遊、工業、農業、生態、科技人才、投資等方面的合作。要強化資金保障。建議借鑑長三角設立“合作與發展共同基金”的經驗,在漢江生態經濟帶內部設立“區域一體化發展基金”,使其成為促進合作的重要支撐。基金重點支持區域性生態環境保護、區域性基礎設施、區域性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以及支持對於區域性重大問題的研究和重大規劃的編制。此外,要建立獎懲機制和建立健全民間溝通協調機制。

2.強化對國內其他地區開放。一是加強與其他地區的經濟合作。重點加強與中原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關中城市群等的合作。重點在農業科技水平提高、旅遊資源合作開發、產業轉移和引進、科技資源引進、高新技術創新等方面開展互利合作。此外,利用京津地區與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區的對口協作關係,發揮京津地區資金、技術和人才優勢,促進上游地區循環經濟、生態產業、生態園區和生態城鎮發展。探索生態補償和生態付費的新模式,與東部省區共同開發碳中和旅遊或碳匯交易項目。密切與關中-天水經濟區內其他城市交流合作。二是擴大招商和引資。通過招商和宣傳,加強與其他地區的合作,對經濟帶藉助外力發展至關重要。

3.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支持。一是爭取國家在規劃編制方面的支持。爭取在國家中長期規劃中體現漢江生態經濟帶的地位和作用。二是爭取支持探索建立區域間生態補償機制。爭取國家有關部門加強組織協調,以漢江生態經濟帶為示範探索建立水源區、受水區、影響區生態補償機制。三是爭取其他方面政策支持。爭取的政策包括:對漢江生態經濟帶跨省區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重要產業轉移承接項目、重大科技和產業合作項目給予貸款貼息等形式的扶持;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對符合條件的東部地區產業轉移項目提供信貸支持;在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規劃佈局、審批核準、資金安排等方面給予適當支持;支持漢江生態經濟帶根據產業發展和自主創業的需要,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對循環經濟、清潔生產和環境友好的企業、設備和產品給予優先採購、政策扶持等優惠政策。四是爭取國家針對經濟帶實施若干重大工程。包括實施漢江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實施綜合交通運輸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漢江流域糧食生產基地建設工程、實施漢水文化發展工程、實施循環經濟發展工程。

(此文為湖北省襄陽市委託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做的課題主報告。課題組長:肖金成,副組長:申兵;主要成員:黃徵學、郭懷英、付保宗、安樹偉、李玉濤、王麗、李愛民、滕飛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