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海水稻」報導引誤解:科普宣傳別這麼浮誇

“任何一項科學成果或技術,在發展應用上都有前提和邊界。談及一項技術或成果的諸多優點,也不能忽略它的不足或前提。如果不顧技術使用的前提,使用從傳播上看具有轟動性、從科學上看模稜兩可或不符合實際的語言報道相關成果,得到的積極報道效果只能是暫時的。”

近日,我國著名水稻栽培專家凌啟鴻發表了一篇探討鹽鹼地種稻相關學術問題的論文。他認為,“利用灘塗鹽鹼地種植水稻”,此事可以有。但不能因此忘了“即便水稻耐鹽育種取得突破性創新發展,但尚不能改變鹽鹼地種稻還須靠淡水灌溉洗鹽”這一基本事實。未改變這一事實前,大面積灘塗種稻的美好願景,則仍是“路漫漫其修遠兮”,所謂“海水稻”更有些名不副實。

视点|“海水稻”报道引误解:科普宣传别这么浮夸

本不算“驚天”的觀點,卻因蹭上了一種名為“海水稻”的耐鹽鹼水稻的熱點,引起學界和輿論不小的波瀾。據最新報道稱,包括揚州大學農學院教授戴其根在內的諸多專家均認為,現有“海水稻”的媒體報道或宣傳,都已過分誇大了其耐鹽育種的實力,而忽視了引淡水灌溉的基礎作用。讓不少民眾誤認為,“海水稻”就是可直接利用海水進行灌溉種植的水稻。

專家的“友情提示”,既理性也科學。如果真研發出能“直飲”海水的耐鹽鹼水稻品種,那無疑是影響全世界的諾獎級成果。然而,如果只是如果。這一可能性,目前甚或不久的未來,都不會實現。

视点|“海水稻”报道引误解:科普宣传别这么浮夸

那麼,需要淡水灌溉的鹽鹼地水稻並非最新發明與創新,緣何又成為“熱搜”?這與目前大眾傳播使用誇大性語言來“神話”成果不無關係。

實際上,任何一項科學成果或技術,在發展應用上都有前提和邊界。談及一項技術或成果的諸多優點,也不能忽略它的不足或前提。譬如,在雲南永勝等小面積的特殊生態區,常規稻或者雜交稻都可實現畝產千公斤以上。然而,這看似“驚豔”的成果卻有嚴格的“前提”。這一地域處於低緯度高海拔區域,晝夜溫差大,空氣溼度小,品種生育週期長,病蟲害相對較輕,穗子的密度也較其他地方更大,高產本身就有“天時地利”。同一品種若換到其他地方種植,其“環境前提”發生了變化,要達畝產千公斤以上就會“先天不足”。如果通過科技支撐,在其他地方成功實現畝產千公斤產量,這樣的高產才值得被關注。

“海水稻”也是如此。能在鹽鹼地種稻的前提,是必須用淡水灌溉洗鹽。如果不顧技術使用的前提,使用從傳播上看具有轟動性、從科學上看模稜兩可或不符合實際的語言報道相關成果,得到的積極報道效果只能是暫時的。

视点|“海水稻”报道引误解:科普宣传别这么浮夸

科普有“標準”,“神話”需謹慎。科學技術藉助輿論渠道宣傳、推廣、普及,被更多人認知。如果僅為了吸引眼球、博得關注而罔顧事實,誇大成果,那關注的人越多,造成的誤導越大,給民眾全面客觀認知事物帶來更多的困擾,顯然背離了科普的初衷。

識別以下二維碼,關注中國科普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