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花」演繹鄉村振興「進行曲」

昨日,建陽區徐市鎮壕墩村夏陽久久花卉有限公司花卉基地,各色豔麗的玫瑰花和非洲菊在大棚裡匯聚成醉人的花海。村民忙著挑選、打包、裝載,一捆捆包裝好的鮮切花即將運往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如今,鮮切花已成為壕墩村村民脫貧的“致富花”,演繹出一曲動聽的鄉村振興“進行曲”。

對夏陽久久花卉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志川來說,投身鮮切花種植可謂是機緣巧合。2013年,來自泉州惠安的他懷揣著綠色農業夢,在建陽壕墩村流轉了近500畝土地,投入了2000萬元種植大棚有機蔬菜,不料折戟沉沙,三年虧損600餘萬元。一次偶然機會,王志川結識了種植花卉多年的邱遠才,轉型種植鮮切花的想法由此萌芽。隨後,王志川前往三明清流縣,到邱遠才的花卉基地參觀,而後又輾轉國內一些大型花卉種植基地瞭解情況。“比起蔬菜,鮮切花采摘週期、生長年限長,經濟效益非常高。”王志川介紹。

找準目標,說幹就幹。2016年7月,王志川從雲南、四川等地引進了高品質的玫瑰、非洲菊等品種。三個多月後,大棚裡的鮮切花長勢喜人,熱銷各大市場,王志川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原來緊皺的眉頭鬆開了。

漂亮的鮮切花成了“致富花”,不僅讓王志川的公司實現逆襲,也成了壕墩村鄉村振興的新動能。該村黨支部書記王愛旺告訴筆者,村裡有40多位村民在花卉基地打工,公司還結對幫扶貧困戶,幫助他們脫貧致富。“光靠花田,我現在每月就有3000元的收入。”村民劉忠祿開心地說。去年12月,他與夏陽久久花卉有限公司合作,種植了2畝玫瑰花和2畝非洲菊。

據悉,壕墩村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大力推行“村+公司+農戶”模式,與夏陽久久花卉公司合作,農戶負責田間管理,公司負責技術和市場對接,讓農戶成為產業發展的主人。

2016年底,公司與省農業廳和省氣象局順利對接,打造了全省首家氣象花卉種植園。“在手機APP上就可以直接看到基地鮮切花的生長情況。”王志川介紹,通過在大棚裡安裝的監測儀器,可以實時監控基地植物的溼度、溫度以及陽光折射度,當超過基地植物設定的係數時,APP會有提示,這樣就可以及時預防特殊天氣對植物造成的傷害,確保植物正常生長。

智慧農業技術讓基地鮮切花品質持續提升,產品被慕名而來的批發商搶購一空。而隨著越來越多農戶的加入,鮮切花的產量不斷增加。“我們將打造田園、文旅相結合的花香壕墩,讓鮮切花助力鄉村振興,讓村民在花海中喜獲豐收。”王愛旺說。(閩北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