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不是藥神》,有哪些社會現實意義?

對於許多國內觀眾而言,《我不是藥神》應該就是多年來我們一直眼饞“別人家的孩子”式的那種電影,它是那種能用成熟的類型片手法完成一個豐沛飽滿的故事、並且富有現實意義的電影,那種我們所謂的韓國和印度不斷在拍的“能改變國家的電影”。

現如今,我們自己終於也拍出了這樣的電影。

電影《我不是藥神》,有哪些社會現實意義?

因為這層特殊的意義,《我不是藥神》註定會在這個暑期檔被長久地討論,其討論的範疇,也註定不會止於一部電影的層面,而會向種種現實議題和體制問題延伸。天價的專利藥,只是一個窗口,龐大社會里的一個細微病灶,但是通過這個窗口,這個病灶,我們能夠想象的,是與其殊途同歸的種種問題。

這並非一個表面上的“法理”和“情理”二選一的問題,而是一個更復雜難解的“一個不夠合理的體制”和“一個有過錯的個人”孰是孰非的問題。如果是前者,我們大可以像片中的公安幹警一樣,擺出一副水火不侵的鐵面臉孔,用一句無懈可擊的“法不容情”來解決問題。但如果是後者,我們就不由得詰問,到底是應該任由個人在體制面前束手無策,還是可以嘗試尋求體制的妥協與糾錯。在生活當中,這一點妥協與糾錯,就是我們希望看到的進步。

電影《我不是藥神》,有哪些社會現實意義?

幸運的是,我們在《我不是藥神》裡看到了這樣的進步。

影片以程勇宣佈散夥那一幕為節點,前後兩段是可以分開看的,前半段的風格荒誕帶有黑色幽默,後半段寫實沉重,這是標準的韓影模式,但說著容易做起來難。

電影《我不是藥神》,有哪些社會現實意義?

導演從印度神曲《新娘嫁人了新郎不是我》切入故事,很輕鬆地就把觀眾帶入了“印度神油”的世界,之後觀眾都是跟隨著程勇的第一視角去遭遇各種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可能白血病人與我們的普通生活相距較遠,但是在角色塑造上將他們還原成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比如十分小家子氣,每次見面都會請大家吃橘子的呂受益、為女兒治病不惜委身風塵的思慧、一言不發但重情重義的黃毛,時不時就會拽上兩句英文的牧師等等。在大部分場景中,我們看不到病痛在他們身上的體現,但即使他們甩出再多的幽默金句,由於觀眾瞭解他們的身份,也無法做到真正的開懷大笑,這種複雜的情緒糾結在整個觀影過程中,到了後半段實現爆發。

用片中陸勇的話:“但我相信會有那麼一天,會越來越好的。”

我愛電影,我愛中國,希望中國電影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