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不是药神》,有哪些社会现实意义?

对于许多国内观众而言,《我不是药神》应该就是多年来我们一直眼馋“别人家的孩子”式的那种电影,它是那种能用成熟的类型片手法完成一个丰沛饱满的故事、并且富有现实意义的电影,那种我们所谓的韩国和印度不断在拍的“能改变国家的电影”。

现如今,我们自己终于也拍出了这样的电影。

电影《我不是药神》,有哪些社会现实意义?

因为这层特殊的意义,《我不是药神》注定会在这个暑期档被长久地讨论,其讨论的范畴,也注定不会止于一部电影的层面,而会向种种现实议题和体制问题延伸。天价的专利药,只是一个窗口,庞大社会里的一个细微病灶,但是通过这个窗口,这个病灶,我们能够想象的,是与其殊途同归的种种问题。

这并非一个表面上的“法理”和“情理”二选一的问题,而是一个更复杂难解的“一个不够合理的体制”和“一个有过错的个人”孰是孰非的问题。如果是前者,我们大可以像片中的公安干警一样,摆出一副水火不侵的铁面脸孔,用一句无懈可击的“法不容情”来解决问题。但如果是后者,我们就不由得诘问,到底是应该任由个人在体制面前束手无策,还是可以尝试寻求体制的妥协与纠错。在生活当中,这一点妥协与纠错,就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进步。

电影《我不是药神》,有哪些社会现实意义?

幸运的是,我们在《我不是药神》里看到了这样的进步。

影片以程勇宣布散伙那一幕为节点,前后两段是可以分开看的,前半段的风格荒诞带有黑色幽默,后半段写实沉重,这是标准的韩影模式,但说着容易做起来难。

电影《我不是药神》,有哪些社会现实意义?

导演从印度神曲《新娘嫁人了新郎不是我》切入故事,很轻松地就把观众带入了“印度神油”的世界,之后观众都是跟随着程勇的第一视角去遭遇各种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可能白血病人与我们的普通生活相距较远,但是在角色塑造上将他们还原成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比如十分小家子气,每次见面都会请大家吃橘子的吕受益、为女儿治病不惜委身风尘的思慧、一言不发但重情重义的黄毛,时不时就会拽上两句英文的牧师等等。在大部分场景中,我们看不到病痛在他们身上的体现,但即使他们甩出再多的幽默金句,由于观众了解他们的身份,也无法做到真正的开怀大笑,这种复杂的情绪纠结在整个观影过程中,到了后半段实现爆发。

用片中陆勇的话:“但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会越来越好的。”

我爱电影,我爱中国,希望中国电影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