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15屆運動會開幕

北京市第15届运动会开幕

市運會開幕式上各代表隊入場。 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

本屆市運會增設14個群眾比賽項目,總參賽規模將超過1.5萬人

昨天上午,北京市第15屆運動會開幕式在國家奧體中心體育館舉行。本屆市運會開幕式以“全民健身、你我同行、助力冬奧、健康北京”為主題,共有4000餘名運動員、裁判員參加。與往屆相比,本屆市運會增加了14個群眾項目,總參賽規模也將超過1.5萬人。

開幕式

為籃球世界盃“預熱”

作為北京市最高級別的綜合性體育賽事,市運會每4年一屆。今年市運會競技組、群眾組總體參賽規模超過1.5萬人,創歷屆賽會新高。

昨天上午,共有4000餘名運動員、裁判員參加了開幕式。開幕式體育展演由“動之悅”、“健之美”、“夢之盼”、“合之歡”四個章節組成。來自市健美操體育舞蹈協會、市冰球運動協會等多個體育社團、學校、青少年俱樂部的小運動員們,表演了足籃排“三大球”、廣場舞、冰球等特色項目。

第一章節“動之悅”主要體現青少年體育運動的蓬勃發展,通過足球、籃球、排球以及小冰車等極限運動,來體現北京青少年體育運動近些年來的長足進步;第二章節“健之美”主要體現了全民健身,通過獨立球、空竹龍等群眾項目展現北京全民健身的開展情況;第三章節“夢之盼”結合北京市積極籌辦2022年冬奧會,設計了冰球、滑雪、花樣滑冰、速度滑冰等4個冬奧項目的環節,來體現北京市民的冰雪熱情;第四章節“合之歡”,則體現了北京市多年來群眾體育、青少年體育、體育場館設施建設以及重大賽事舉辦所取得的綜合成績。

隨後,東城區、密雲區兩支男子籃球代表隊進行了一場籃球表演賽,為2019年國際籃聯籃球世界盃“預熱”。

比賽場

群眾組設項“接地氣”

北京市體育競賽管理中心主任邵曉軍介紹:“群眾組的項目設置更加符合全民健身的需求,設項比較接地氣,比如公園半程馬拉松、籠式足球等,使市民可以輕易參與到市運會的氛圍中來。”

本屆市運會增加了群眾組比賽,共設足球、羽毛球、武術、拔河、半程馬拉松等14個大項的群眾比賽。據邵曉軍介紹,群眾組賽事已於5月開賽,截至上週末已完成乒乓球、五人制足球等12個大項的比賽,決出了一、二、三等獎共計150餘個。

競技組共設包括新增奧運項目空手道在內的28個大項、30個分項,共將產生800餘枚金牌。目前,足球、游泳、自行車、馬術(表演項目)等大項已相繼開賽,比賽將持續到8月中下旬。

“我們參照了‘奧運會、亞運會’的戰略形勢,按2020東京奧運會的項目進行設置,增加了空手道項目。馬術項目由於受場地條件限制,各區不能廣泛普遍開展,但目前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參與到馬術訓練和娛樂活動當中,因此從前兩年的青少年錦標賽開始就把馬術增設為表演項目,通過搭建這樣的平臺,為更多的青少年提供機會。”邵曉軍稱。

專題採寫/新京報記者 孫海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