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文物——雲紋漆鼎

雲紋漆鼎為西漢時期的文物,高28釐米,口徑23釐米,1972年出土於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現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西漢文物——雲紋漆鼎

盛食器。橢圓球形,分蓋和器身兩部分。蓋作球面形,器身鼓腹,底略呈圜形,有一對直耳。鼎底部朱書"二斗"兩字,表明該器物的容量。

馬王堆漢墓出土漆器的胎質主要有木胎和夾紵(zhù)胎兩種,另外還有少數竹胎。木胎的製法有輪旋、割削、剜鑿和卷制,不同器形分別採用不同的方法。夾紵(zhù)胎是先用木頭或泥土製成器型,作為內模,然後用多層麻布或繒(zēng)帛附於內模上,逐層塗漆,幹實以後,去掉內模,便剩下夾紵(zhù)胎,稱為"脫胎法"。其中木胎佔百分之九十以上,木胎又包括旋木胎、斫(zhuó)木胎和卷木胎。這件雲紋漆鼎的器腹內留有明顯的旋削痕跡,應採用的是旋木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