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將圖片展辦到約翰內斯堡

海外网将图片展办到约翰内斯堡

非洲兒童在中國水電承建項目前歡樂奔跑玩耍。

海外网将图片展办到约翰内斯堡

圖為中石油坦桑項目天然氣管道打火開焊。(中石油供圖)

海外网将图片展办到约翰内斯堡

在蘇丹,中外員工和諧相處。(中國石油供圖)

中非合作再傳佳話。在習近平主席成功訪非的背景下,2015年12月9日,由人民日報海外網主辦、非洲時報協辦的“首屆中國企業海外成就圖片展非洲篇”將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來自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等知名企業的200幅珍貴圖片,記錄下中國企業走進非洲社會,參與經濟建設的點點滴滴,匯聚成一道中非攜手“向前走”的亮麗風景線。

1.撫今追昔,老照片裡的中非之誼

“向前走,非洲,讓我們聽到你歌聲中勝利的節奏!”2013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首次跨大洋之旅就選擇了非洲。他在演講中引用了這句來自非洲詩人弗蘭西斯科·若澤·坦雷魯的詩。

2015年12月,時隔兩年10個月,習近平主席再次踏上非洲之行,在中非合作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旨講話。正值中非合作再傳佳話,12月9日,人民日報海外網將在南非舉辦“首屆中國企業海外成就圖片展非洲篇”。本次圖片展全部圖片來自於非洲中企工程和生活一線,多為企業員工親自拍攝整理,記錄了中非員工生產生活中最本真的狀態和最動人的瞬間。

來自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與國家電網公司等知名企業的200幅珍貴圖片,記錄下中國企業走進非洲社會,參與經濟建設的點點滴滴,匯聚成一道中非攜手“向前走”的亮麗風景線。

近200幅圖片,記錄著不止200個動人心魄的故事。

中國對非援助始於1956年,基礎設施建設在中國對非數十年的援助建設中功不可沒,其中最濃墨重彩的莫過於由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參與援建的坦贊鐵路,它貫通東非和中南非,在當時為剛剛獨立卻仍面臨經濟封鎖的贊比亞及周邊東非國家開闢出一條交通動脈,是新中國對非援助的縮影,也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援外成套項目之一。沿途的320座橋樑,22條隧道、93個車站之下,40位中國中鐵工人長眠於此。

中國中鐵提供的珍貴歷史圖片,還原了40多年前坦贊鐵路建設時期的一幕幕真實情境:上萬中國工人鋪設鐵軌時的熱火朝天,中非工人擦汗小憩時的質樸微笑,坦桑尼亞婦女身背孩子送飯時的美麗背影、中國醫療隊為當地民眾診療時的噓寒問暖……連同十餘張同時期援非項目的寶貴影像,共同記載著中國企業遠赴非洲的最初腳步,勾勒出中非兄弟相交的歷史畫面。

2.全景再現,新時代下的共同崛起

質量,讓中國企業在非洲聲名遠揚: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承建坦桑尼亞天然氣處理廠及輸送管線項目,被譽為新時期“能源坦贊鐵路”;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曾用三年半時間完成了穿越馬永貝山區密林的剛果(布)國家1號公路,當地社會讚歎,中國人幫剛果人實現了“百年理想”;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盧當德里橋,則被鐫刻在剛果(金)的貨幣上。

在“首屆中國企業海外成就圖片展非洲篇”,上百幅精選圖片,涉及交通、建築、能源和環保等各領域三十多個中國企業在非重點承建項目,一磚一瓦、一橋一洞,直觀展現中國企業參與非洲建設的輝煌成就。

中國企業實力不斷與國際接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引導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投身於環境保護、清潔能源乃至社會公益等領域,為非洲大陸帶來新動力。本屆圖片展,我們不僅看到中國電建的風車前,非洲兒童迎著藍天隨風奔跑;看到肯尼亞地熱井前,中國石油工人揮灑汗水;看到清水汩汩而出的地下井邊,中國工程師和非洲民眾歡欣舞蹈。我們更看到,嶄新的校舍前,孩子們胸前豎起的拇指;看到友誼醫院裡,少女們五光十色的頭巾;看到坍塌的房屋外,中國吊車托起的新生的希望。

3.真情流露,人與人之間難忘故事

企業之間的深入交往帶來了人的交流。中國企業在非洲廣招員工,為當地民眾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據統計,中國中鋼集團公司在非洲的7000多名員工中,99%以上來自當地。與此同時,中國員工帶著技能與熱情走入非洲社會,通過人與人之間的誠摯溝通,將中國與非洲這對本就休慼與共的好兄弟,更加緊密地聯繫起來。人,成了中非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紐帶。

有人的地方,就有朋友,有朋友的地方就有故事。“首屆中國企業海外成就圖片展”,中企員工用自己的鏡頭講述在非洲原野上一起打拼的故事:中國電建員工房一波在尼日利亞有著另一重身份——酋長,他曾一人揹著一袋糖果走入陌生村莊,用善良感化誤解中國工程的當地民眾;中國中鐵的剛果小夥子在發放工資的日子,對同事豎起了大拇指,快門定格下這喜悅的瞬間;中海油的烏干達姑娘則言傳身教,指導起了中國員工以頭頂物的“頂上”功夫。

200個故事構成了“首屆中國企業海外成就圖片展非洲篇”。站在新的歷史節點,回首一路實踐所得,中國企業也許能夠更加堅定腳步,在中非共同崛起的藍圖下,繼續向前走。(劉 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