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球衣后,姚明不仅是中国篮球的掌舵人,更是一名慈善家

姚明,中国篮球的符号。

在篮球生涯之初,姚明和王治郅、巴特尔一起组成了中国的"移动长城";进入NBA,他被人们称为"小巨人"。天然的身高,仿佛注定了他一辈子都会被人关注,即便脱去球衣换上西装也不例外。

退役不谢幕,小巨人的慈善启航

2011年姚明说:"我曾经说过有一天我的职业篮球生涯结束了,我希望它只是逗号,不是句号。"对比来看,姚明退役后的七年时光,远比此前的三十年岁月要色彩斑斓:担任姚基金创始人、政协委员、风险投资家、葡萄酒商、上海东方大鲨鱼俱乐部董事长、中国篮协主席等,他甚至在这七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大学的学业。

脱下球衣后,姚明不仅是中国篮球的掌舵人,更是一名慈善家

姚明在每一个角色中来回切换,让人觉得即便退役,中国篮球的未来还是压在了这个身高2米的小巨人的肩膀上。而在这些事业之中,姚明最为重视的,大概是慈善了。从那个精瘦的男孩到如今的女兆日月,无论身形被岁月喂胖多少,慈善在姚明心中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

02年远赴美国,姚明成为了NBA历史上第一个非美籍状元。在NBA效力的九年中,他不仅磨练了自己球技,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慈善理念。因为慈善是NBA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参加了很多当地社区的慈善活动,包括火箭队自己组织的慈善晚宴后,姚明发现国外很多球员都有自己的家庭基金会。球员们会定期捐钱给孩子们,或者建立奖学金,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脱下球衣后,姚明不仅是中国篮球的掌舵人,更是一名慈善家

火箭队前队友穆托姆博也给姚明灌输了不少慈善知识。这个来自非洲刚果像山一样巍峨的男人,曾出售自己的豪宅来募集善款。即便随后姚明成立了自己的基金会,也经常打电话给穆托姆博,听取这位慈善前辈的建议。

身体力行,姚基金助建篮球"乌托邦"

2003到2006年,姚明陆续参加多次公益活动,如抗非典捐献爱心大型活动和灌溉特殊奥林匹克晚会等。在身体力行之后,姚明觉得自己还能做得更好。"名人做慈善不仅可以投入物质和精力,还能利用自身的价值和影响力。我们只付出一点点,却给别人带来很大的鼓励和帮助。"姚明说。

脱下球衣后,姚明不仅是中国篮球的掌舵人,更是一名慈善家

2007年,姚明和NBA球星纳什共同发起了一次慈善活动,包括慈善晚宴和慈善义赛两部分。在当时的中国,专门的体育慈善赛还没有先例,更别说由运动员个人组织的。慈善赛请到了纳什、戴维斯、安东尼等一线NBA球星,这在互联网和中国行并不发达的当时,可谓是轰动一时。姚明也因此筹得善款1400万元,后来这笔善款全部用于资助西部贫困地区援建希望小学。

2008年汶川地震后,姚明一直想要筹建的姚基金,正式成立,该基金致力于重建遭受地震摧毁的校园。四年之后,姚基金一共为17所学校完成了震后重建,这其中很多学校都是中国的偏远地区。在建设这些希望小学之后,姚基金开始寻找自己的特色项目,使这些小学"丰满"起来。

脱下球衣后,姚明不仅是中国篮球的掌舵人,更是一名慈善家

在姚明看来,学校应该成为一个"乌托邦"。在这里,孩子们可以通过篮球获得快乐,在玩耍中增加自信,学校也就逐渐丰满起来。"快乐篮球"的概念由此形成,青少年篮球教育也成为姚基金的特色项目。

篮球于我们而言,或许是一项业余爱好,而对于那些偏远山区的孩子而言,篮球像是一双眼睛,拓宽他们的视野,更让他们从中学到人生中的一些哲理。姚明说:"他们的眼里都有一道光芒,这道光芒是射向篮球的。"

脱下球衣后,姚明不仅是中国篮球的掌舵人,更是一名慈善家

《光芒》首映,咪咕视频鼎力支持筑梦者

如今,姚基金成立十年。影片《光芒》以姚基金十周年为契机,回溯姚明从事慈善,姚基金从无到有的成长经历。纪录了姚明到四川山区支教,山区儿童参加姚基金"篮球季"比赛以及姚基金慈善赛在香港的筹办等故事。

作为筑梦者姚明《CHANGE》的续集,筑梦者姚明2《光芒》也得到一众名人大咖的鼎力支持。王石、杨澜、韩红、周杰伦、陈建州、白岩松等人为影片发声,一起阐述他们心中的"光芒"。

脱下球衣后,姚明不仅是中国篮球的掌舵人,更是一名慈善家

筑梦者姚明2《光芒》将于7月28日在咪咕视频首映,以纪实的方式呈现姚明的困惑、努力和坚毅,展现了一个未知的姚明。在经历了激情四射的世界杯之后,咪咕视频与苏宁体育共同启动"451"计划,中超、亚冠、德甲、西甲等顶级赛事成功接档了世界杯。而影片《光芒》的推出也将深度诠释姚明的慈善之旅,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温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