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美帝,建設新中國"!一句承諾,紮根西北60年,年逾八旬仍堅守一線

上世紀五十年代,他的中學好友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朝鮮戰場,臨別之際,朋友說:“你要好好學習,我們到朝鮮戰場上去打美帝,你在咱們國家就參加新中國建設。”他鄭重承諾:“現在西北地區還很落後,我以後一定要到那裡去貢獻力量。”抱著為祖國建設出力的願望,他在大二院系調整時報了城市建設專業。後來,

他用長達60年的堅持,忠實地履行了這一承諾。他叫湯道烈是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的教授,如今年逾八旬仍然活躍在教學一線

西部與理想

1951年湯道烈考入上海交通大學,1952年院系調整,他隨即被調入同濟大學讀書,師從金經昌、馮從忠、董鑑泓等先生學習城市規劃。在校期間,湯道烈專業成績名列班級第一。老師們的言傳身教,奠定了湯道烈的專業理論基礎,使湯道烈對專業、對人生有了十分明晰的認識。大學畢業時,他出色地完成了“嘉興市總體規劃”的畢業設計,時任答辯委員會主任的趙祖康(我國城市規劃領域的專家,時任上海市副市長)對湯道烈的設計方案予以了充分肯定和好評

1955年8月,湯道烈認真地在畢業自我鑑定表中寫道:“努力學習,提高思想認識,做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國家建設幹部”。畢業時,他被指定分配到西安建築工程學院(今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的城市建設專業工作,由於西安建築工程學院還在建設,就暫到青島工學院(西建大母體院校之一)過渡。隨即他暫時被委派到武漢參加即將組建的武漢測繪學院建設,在工地一紮就是8個月。1956年7月,湯道烈準備返回青島隨土木系大軍西遷,毅然拒絕師友留在上海的建議,直奔西安。他認為

西部的廣闊天地裝載著他未來人生的理想

逆境中堅守

西安建築工程學院,年輕的湯道烈對學校建設充滿了積極和熱情,由於他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而被任命為建築系民用建築教研室秘書,並協助彭埜教授帶學生畢業設計與實習。1957年春節後,學校建築系青年教師張璧田利用寒假從南京工學院帶回的學生建築渲染圖在學校舉行了一次建築設計展覽,這些建築方案很多采用了西方建築當時普遍採用的玻璃與框架結構。由於左的思想影響,當時很多人認為該展覽是傳播資本主義思想,湯道烈說:“西方的新技術、新材料和新方法是沒有階級性的,社會主義也可以用,展覽的方案圖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不應隨便扣帽子。”隨後,全國高校的反右運動開始,湯道烈因為以上言論被錯誤地批判。

從20世紀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他經歷了23年的不公正待遇,期間,他當過清潔工、建築工、農民,在農村養豬、養鴨、拉板車、燒磚,幾乎所有的農活他都幹過。

在逆境中,他也一直在堅守,堅守著他當年對朋友的承諾,堅守著他的理想……

紮根大西北

1981年,湯道烈恢復工作後不久,上海的朋友來探望他,又一次提出讓他回上海工作的想法,湯道烈考慮都沒考慮便斷然拒絕。1984年,當時國家任命的海南開發建設的主持人之一林施均找到湯道烈,想把他調到海南去主持當地的規劃建設,

湯道烈再次拒絕。他認為西北需要他,經過了20多年的磨礪之後,已經將自己與西北這片土地融為一體,對西北建設的熱情依然不減。

同一年,應韓城市政府的邀請,湯道烈老師與時任團委副書記的高明章同志帶領學生利用暑假期間為當地編制城市發展規劃,當時我國的城市規劃事業剛剛起步,沒有既有的規劃案例與經驗。在經費和人員都很緊張的情況下,他們深入基層詳細調研分析,經過3個月的奮戰,為韓城市編制完成了《1984-2000年的總體規劃方案》,該規劃將城市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現代發展相結合,是改革開放之初最早實行的城市規劃方案之一。方案完成後,韓城市政府邀請了省內外近百名專家召開了評議會,與會者一致認為由湯老師主持的該規劃方案在規劃理論和方法上都有重要突破,水平與質量都很高,且可行性強。《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陝西日報》《西安晚報》等社會媒體也都對湯老師的事蹟進行了報道。

具有時代前瞻性的決斷

熟悉湯老師的人都知道,無論在什麼時候,他總是善於與時俱進,以敏銳的學術洞察力捕捉專業領域內的先進思想和科學理論,做出具有時代前瞻性的決斷。1983年,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與國內其他建築類知名高校都收到了國際建協發來的1984年國際大學生建築設計競賽邀請函

,學校經過討論決定參加該競賽。當時國內有人認為,我國在該領域沒有參加國際競賽的先例,與資本主義國家進行專業交往,政治上拿捏不準,容易犯錯誤。湯道烈則認為參加國際競賽,可以學習到別人的長處,是檢驗學校專業實力和學生能力的好事,也是改革開放的需要

學校於是決定將建築學79級的小區規劃課程和畢業設計的教學內容作為參與國際競賽的題目。當年暑假,老師們為學生的參賽題目做了開題,隨後湯道烈到北京、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規劃院和圖書館進行了調研和學習,回西安後就調研情況為學生們作了設計競賽的專題講課。經過緊張的準備,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生的參賽方案在1984年的國際大學生建築設計競賽中一舉獲獎,這是我國大學生首次在大型國際競賽中獲此殊榮

1986年,湯道烈與其他老師頂著壓力,力排眾議,帶領創辦了學校的城市規劃專業,奠定了西安建大今日城市規劃學科的基礎。1990年,湯道烈主持的陝西省樓觀臺森林公園總體規劃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一經新聞公佈,83歲的湯先生又在學院與師生展開關於“城市居民小區拆圍牆”的熱烈討論

我是一個對專業和工作都極具熱情的人,過去、現在、未來都是這樣。”湯道烈老師總是那麼神采奕奕,年逾八旬依然“不老”,行走在學院各教研室與學生設計室之間,履行著他教育督導的責任,實現著他60年前的理想。他的身上,深刻體現著西安建大師者們熱情於工作和堅持於夢想的精神品質。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辦學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擁有雄厚的師資儲備和嚴謹的教學環境,學校和湯道烈老師一樣紮根祖國西部已六十餘年,先後為國家建設培養並輸送了27萬餘名德才兼備的棟樑之才

注:文章部分素材來自《西安建大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