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舉理應得到善意的回應,你覺得呢?

善念是一盞心燈,善舉點燃心燈,善意的回應給心燈“加油”,使心燈長明。

善舉理應得到善意的回應,你覺得呢?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每個獻出自己善意的人其實都應該得到回報。或許有人會說:付出不是不求回報的嗎?那是你沒有真正理解付出的含義,付出就是為了得到,如同耕耘是為了收穫,只不過很多時候,這種得到不是物質性的而是精神性的,不是為了個人而是為了集體。這種付出是高尚的,“不求回報”其實有這樣一層含義:我決定付出之後,你回不回報是一回事,你的回報我收不收是另一回事。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做了善舉都覺得自己只是舉手之勞,不要回報。但按道理來說,再小的付出也是付出,應該得到回報,這是一種潛在的平衡規律。而這回報,或許是一句“謝謝”,或許是一個微笑,或者別的什麼,但理應有。這種回報我們也稱之為“感恩”,是對善舉的善意回應。

善舉理應得到善意的回應,你覺得呢?

網絡上流行一句話:回帖是一種美德。那麼“回善”則更不失為一種美德。對待善舉,受惠者的確該心懷感恩,對善舉做出善意的回應。即便坦然接受,卻不該得寸進尺。而生活中總有這樣的人,他們“蹂躪”他人的善意,無限制地“消費”他人的善意。叢飛重病中被他長期資助的貧困家庭索要捐助,孫儷被貧困女大學生索要額外生活費,小學生寫作一篇作文——《我想當貧困戶》……當別人向他們投去善意,他們卻把這當成不勞而獲的手段,不懂感恩,不知滿足,得寸進尺。每個人的善意都有限度,若善舉得不到善意的回應,心燈沒有“油”來澆灌,終有一天會油盡燈枯。

善舉理應得到善意的回應,你覺得呢?

而面對他人的回報,施善者有取與不取的權利,取是理所當然,不取也屬個人意願,一切與旁人無關。可社會上的很多人,認為那些做出善舉而不求一點回報的人才真正值得稱讚,而質疑那些做出同樣善舉而接受了別人回報的人品行有問題。這樣的價值判斷是有問題的,善有善報,應有的回報,取與不取,是施善者的個人意願,無關道德品行。昔日,孔子的一個學生看到有孩子掉進湍急的河裡,就奮不顧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這個孩子的父親為感謝他送了他一頭牛,他高興地接受了。大家因此議論紛紛,認為他太貪心。孔子卻對他說,你做得對,因為你的行為向社會宣告:只要冒著危險救了人,無論多大的獎賞都可以收下,這樣可以鼓勵更多的人去救人。的確,這樣的回報符合義理,這樣的財富取之有道,怎麼不能取? 而且這種回報的存在還是追求社會利益最大化的表現,它激勵人們多多行善、傳播善念,營造良好社會風氣,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發展。我們要釐清道德與利益的關係,善舉理應得到回報,而收不收取這回報則看施善者自己的意思,旁人無權干涉。

善舉理應得到善意的回應,你覺得呢?

善舉理應得到善意的回應,善意的回應是對善舉的維護,是對善念的澆灌,保善念之燈長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