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妻狂人”钱钟书:为了护妻,文弱的他第一次拿起木板与人干架

说到被誉为“文化昆仑”的钱钟书,很多人都会不自主地联想到的《围城》和杨绛。

前者是钱钟书创作的文学巨作,而后者则是钱钟书一生最钟爱的妻子:与钱钟书同为作家的杨绛。

钱钟书和杨绛是近现代最有名的文化伉俪,很多人都说:钱钟书与杨绛就是“势均力敌爱情的最好模样”。的确,钱钟书与杨绛,是世间少有的各方面都旗鼓相当的爱侣。

钱钟书学富五车,而杨绛才高八斗;钱钟书是书香门第,而杨绛则出自名门;钱钟书精通英语等,而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钱钟书有《围城》等经典作品,而杨绛则有《走到人生边上》等代表作......

“宠妻狂人”钱钟书:为了护妻,文弱的他第一次拿起木板与人干架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杨绛与钱钟书是天造地设的绝配。胡河清曾赞叹:“钱锺书、杨绛伉俪,可说是当代文学中的一双名剑。钱锺书如英气流动之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刀刃。”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钱钟书这样评价杨绛,而杨绛对于先生钱钟书的褒奖也从不吝啬。透过杨绛晚年出版的《我们仨》,世人看到了一家三口的真实生活后感叹:世间竟有如此看似平淡无奇,却单纯温馨的感情。的确,相比张爱玲、林徽因、胡适等同时期名人让人津津乐道的感情传奇,杨绛和钱钟书竟连一丝丝绯闻都不曾有过,这不得不让人感叹。但也正因为此,这段感情才如此让人称道吧。

钱钟书与杨绛相识前,都未有过恋爱经历,但两人相识后,仅凭一眼,就断定:彼此就是对方的那“另一半”。相比那些波折重重的爱情,说起来,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未免稀松平常了些。他们的相识相恋是那般“畅通无阻”,甚至,最后两人成婚,都是在父母的“包办”下完成的。也因此,两人常戏称他们的婚姻是:

“父母包办下的自由恋爱式结合”。

“宠妻狂人”钱钟书:为了护妻,文弱的他第一次拿起木板与人干架

关于这个“包办式自由恋爱”,还有一段小故事。1932年,两人相识相恋时,不比现在的通讯发达,那时候沟通的方式除了见面就仅有“书信”一种了。所以那时候的他们,经常“鸿雁传书”。

有一次,杨绛的回信落在了钱钟书父亲钱基博老先生的手里。钱父好奇心突发,悄悄拆开信件,看完喜不自禁。原来,杨绛在信中说:“现在吾两人快乐无用,须两家父母兄弟皆大欢喜,吾两人之快乐乃彻始彻终不受障碍”,钱父大赞:“此诚聪明人语!”在钱父看来,杨绛思维缜密,办事周到,这对于不谙世事的儿子,是可遇不可求的贤内助。1935年,两人完婚,牵手走入围城。

婚后不久,钱钟书拿到公费去牛津留学的机会,杨绛遂一道前往。到了牛津后,杨绛很不习惯异国的生活,又乡愁迭起。为了缓解杨绛的心情,从小养尊处优惯了的贵少爷竟早起给杨绛准备“惊喜”。

“宠妻狂人”钱钟书:为了护妻,文弱的他第一次拿起木板与人干架

平日里“拙手笨脚”的钱钟书煮了鸡蛋,烤了面包,热了牛奶,还做了醇香的红茶。

随后,钱钟书轻轻唤醒睡眼惺忪的杨绛,他把一张用餐小桌支在床上,把美味的早餐放在小桌上,这样杨绛就可以坐在床上随意享用了。吃着夫君亲自做的饭,杨绛幸福地说:“这是我吃过的最香的早饭”,听到爱妻满意的回答,钱钟书欣慰地笑了。

杨绛深为“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丈夫,能为自己下厨而感动。相比生活上的细致,钱钟书在感情上更是知冷知热的存在,1937年5月,他们的女儿钱瑗出生时,为了让杨绛知道自己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他第一时间致“欢迎辞”:“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

在杨绛生女儿住院期间,钱钟书第一次尝到没有杨绛在身边的日子,于是,他竟觉得哪里都不对了。

几天后钱钟书去医院看望妻子时,低着头一副痴呆的样儿:“我犯错误了,把墨水打翻了,染了桌布。”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洗。”第二天他又去了,说:“

我又犯错误了,把台灯搞坏了。”她说,“不要紧,再去买一个。”一句句“不要紧”让钱钟书放心了。

其实,钱钟书哪是不会做这些,分明是太想念妻子罢了,再一来,钱钟书的依赖,在杨绛看来,恰是她最欢喜的,于是,钱钟书干脆冒着“被嫌弃”的风险,用这种特别的方式对着妻子“撒起娇”来。

但世人不知道的是,这个会对妻子撒娇、文笔彬彬、温文尔雅的书生钱钟书也是会打架的。

1973年12月2日,在文化特殊时期,钱钟书与杨绛夫妇被下放到河南省罗山县的“五七干校”。在这期间,因为洗衣女工的问题,杨绛与邻居、同事濮良沛一家发生了冲突。这一事件,被杨绛完整记录在《从“掺沙子”到“流亡”》一文中。

那天,因为一洗衣女工,杨绛女儿钱瑗被邻居打了一记耳光,女儿被打后,杨绛冲上去还手。钱瑗阻拦杨绛不成,就急忙由大门出去找居委会主任。

而此时的杨绛,就一人面对人高马大的濮良沛夫妻(以下称革命男女)了(洗衣女工在旁边)。他们抓住杨绛的肩膀和衣领,把她按下地又提起来,又摔下,又提起,又摔下。情急之下,自知力弱不胜的杨绛咬破了革命女的手指。

“宠妻狂人”钱钟书:为了护妻,文弱的他第一次拿起木板与人干架

于是,革命男女更加狠命地摔打起杨绛来,而在厮打中,

杨绛始终“一声”都“没叫喊”,但钱钟书还是“听到”了撕扯中“木架倒地”的声音,从房间出来了。

钱钟书出来看到杨绛被人按在地上摔打,立马举起木架子侧面的木板(相当厚的木板),对革命男子劈头就打。

事后,杨绛都说“很难想象一个文弱书生怎么举起木板的”,钱钟书加入“混战”后,局势迅速有了新的转变。护妻心切的钱钟书红了眼,根本不知道轻重地拿木板砸革命男,幸亏对方及时举臂招架,板子只落在胳臂肘上。如打中要害 ,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见此情景,革命女迅速回她房间去取一支大粗手杖交给革命男。杨绛也忙到自己家门口拿出一支细藤手杖,但杨绛毕竟弱小,又受了伤,一出门手杖就被革命女子劈手夺了去。

眼见情势不妙,杨绛赶紧拉了钱钟书回房,关上门,锁上锁。见杨绛、钱钟书夫妇躲了起来,革命男女在门外用粗木棍狠狠打门。

这时,钱瑗带着居委会主任刘大妈来了,一番疾风暴雨才就此消停。

打架事件后,钱钟书余怒未消,但在杨绛的劝说下,面对扬言报复的革命男女,他们还是“能屈能伸”地躲到了女儿钱瑗的住处。当杨绛先生的这篇关于当年打架的文章出来时,人们还是很难想象,文绉绉的钱钟书抡起大木板残忍向革命男砸去的情景。

说来,如果不是为了护妻,这样的钱钟书,世人是永远不可能见到了。因为这场在当时颇受争议的“打架事件”,世人看到了一个落魄但却有豪侠气的钱钟书,想来,对于这样的自己,钱钟书应该也是骄傲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