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性格看命运,刘邦pk项羽

要做一个能“透过性格看命运”的有心眼的男人,最好的方法是分析历史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关系——看性格怎样决定其命运。下面我们以项羽和刘邦为对象,展开这样的分析。项羽和刘邦都是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因此,他们的经验教训足以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楚汉相争的大部分时间里,项羽处优势,刘邦处劣势,但刘邦笑到了最后:在很大程度上,两人不同的性格决定了各自不同的命运。1.项羽老实,刘邦奸诈公元前203年,刘邦在一再失败之后逐渐转为优势:汉军士气高涨,粮草充足;楚军疲惫不堪,粮食告绝。刘邦想攻打项羽,但因父亲刘老太公及妻子还在项羽手中而投鼠忌器,所以他连派几名使者劝说项羽,最后双方达成协议,汉与楚“中分天下”:鸿沟以西的地方划归汉,鸿沟以东的地方划归楚。缔约后,项羽立即放回了刘邦的家属,带上队伍罢兵东归了。然而,刘邦一旦解除了后顾之忧,就听信张良、陈平“不能养虎为患”的劝说,自食其言,转而攻项羽。直至围歼楚军于垓下,迫使项羽自杀。刘邦的骗术并不高明,但项羽却轻而易举地相信了。综观整个楚汉相争过程,老实的项羽屡上奸诈刘邦的当,怪谁?当然怪项羽自己,怪他“缺心眼”的性格。2.项羽刚猛,刘邦柔绵项羽刚猛不屈,但易折,缺乏必要的回旋余地——项羽在垓下被围,“不肯过江东”,很壮烈地死了,但毕竟死了;刘邦柔绵不劲,有以退为进的谋略——鸿门宴中。刘邦低三下四,很窝囊地活着,但毕竟活着。“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的道理,项羽不懂,而刘邦却深谙其中三味。3.项羽重情,刘邦寡义项羽外强内弱,形粗情细,在别姬前夜为宠爱的女人“悲歌慷慨”、“泣数行下”,重情如此,实在可嘉;但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一个大老爷们不以国事为重,反而“虞兮虞兮”地哭泣,为情所困,实在可悲。刘邦的寡义表现在:一,面对项羽“现在你如果不赶快投降,我就把太公煮死”的要挟,他说“我和你‘相约结为兄弟’,因此我的老子也就是你的老子——如果你一定要煮了你的老子,希望你能分给我一杯肉汤”;二,刘邦在路上遇见了自己的儿子孝惠和女儿鲁元,就让他们上车与自己同行,后来楚军的骑兵追来,刘邦急于脱身,就把儿女推下车,这样的情况发生了三次。刘邦就是这样一个为子不孝在先、为父不仁在后的人。4.项羽力斗,刘邦智取项羽一生的征战,可以用几个词概括:杀、坑、烹、烧。刘邦则以心眼即智慧博天下。项羽遇事头脑发热,而后蛮干一气;刘邦逞事会权衡利弊,谋而后动。没有心眼的人靠本能生活,这是项羽的写照:有心眼的人靠智慧生活,这是刘邦的写照。孰胜孰负不言而喻。5.项羽妒贤,刘邦爱才“项羽妒贤忌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可谓一言中的,项羽就不会总结。别人给他定性,他反倒不舒服,卿子冠军宋义对他说:“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他听了不痛快,他把宋义给杀了,但用人之路也就断了。刘邦不但谦虚,而且明智,知道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众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他总结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楚汉战争结束了,项羽失掉了国家,却赢得了别人的怜念;刘邦赢得了国家,却失去了做人的尊严。他们的性格决定了他们的命运,其功过是非,任人评说。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曾经说:“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所以,看清了一个人的性格,也就看透了其命运


透过性格看命运,刘邦pk项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