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和媳妇掉水里,你应该先救谁?」的终极答案

李松蔚老师在知乎的文章《上帝的难题与人的难题》,在我的有道笔记里收藏了好久,不知道自己看了几遍。

有时候在想,怎么会有这样厉害的人,能够把错综复杂的问题梳理出一个简单明了的逻辑。

小姑娘第一次被人夸了说:“你真漂亮”。结果她身体扭捏,低头红着脸娇滴滴的说,“呃,哪儿有”,这时候再捂着脸跑开就更完美了。不是这个姑娘不够聪明,而是她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这种问题。后来她知道,这时落落大方的说声谢谢才对,但当时真的不知道。

「妈妈和媳妇掉水里,你应该先救谁?」的终极答案

如果你觉得这个问题够简单,那么我再问一个问题。

当有人问你:妈妈和媳妇掉水里,你应该先救谁?

你肯定瞬间是懵的。这根本没办法回答,在救媳妇和救妈妈之间怎么取舍?这不是选择题,这是绝命题啊

这时候你怎么处理,是不是会像那个姑娘一样,顾左右而言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正面回答问题。

但我们从来都没问过自己,这个问题有解吗?李松蔚的这篇文章就回答了你这个问题。

最近在家看了《神探夏洛克:恐怖新娘》,福尔摩斯问了一系列问题后,那个嫌疑人说:“可是我不认识这个女人啊”。

这时他大手一挥说,我从来没说过他是女人。动作超级帅,没等别人反应过来他已经潇洒的走开了。

这种桥段在电影中比比皆是,这种人,厉害就厉害在,他不但要记得自己的描述,还要时刻留意,这个问题的【传播路径】,就是这个问题谁知道,谁不知道?

“凶器上占满了血,你怎么还狡辩?” ,可是我没有刀啊!。我没说凶器是刀,真相只有一个,所以,你就是凶手!

他作为一个心理医生,会接待很多心理咨询的人。有一天,一个妈妈问他说:“我孩子的压力很大,怎么办?”

此时通过前面的描述,你应该明白。我们不应该先回答这问题,而是要反问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

他的妈妈可能瞪大眼睛告诉你,我是他妈妈,我当然知道了,我不知道谁知道啊!

其实相比问题,我们更关注的是信息传播的路径,你是怎么知道的?

是孩子自己和你说的:“妈妈,我最近压力太大了”

还是你发现孩子状态不好,不爱吃饭?

或者是老师和你反应,孩子最近的压力很大?

针对不同的问题,我们的解答是完全不同的。心理学就是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追问,直达问题的根源,孩子的压力大你到底是怎么知道的?

是孩子自己和你说的,妈妈我最近压力太大了。接下来你就会了解孩子为什么压力大,问题可能轻松就解决了。

孩子状态不好,结果是因为和同学吵架导致的,并非压力大。

老师和你反映,孩子最近压力很大,后来你了解到,因为孩子最近有些近视,所以上课受到影响,你给他配了一副眼镜,问题就解决了。

当你关注问题的传播路径,这种天之难题“我孩子压力很大,怎么办?”的问题,根本就没有用到心里医生。

所以李松蔚老师说:上帝的难题由上帝来解决,人的难题由人来解决。

那些我们无从回答,根本找不到出路的问题,不妨反问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

所以,这种没有场景的问题“妈妈和媳妇掉水里,你应该先救谁?”,只能交给上帝来回答。

「妈妈和媳妇掉水里,你应该先救谁?」的终极答案

但是换做人的难题,你媳妇问你说老公,“如果我和你妈掉水里了,你先救谁?”

你这时应该一脸严肃,深情的说:“老婆,我爱你”,并且吻过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