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涵盖5省30市的“朋友圈”,强大到无法想象!你了解吗?

这个涵盖5省30市的“朋友圈”,强大到无法想象!你了解吗?

20世纪50年代,法国有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叫戈特曼。

这位地理学家在研究美国东北沿海城市人口密集地区时发现,超级发达的美国,一些区域的城市发展不再是“寡头独大”,而是呈现集群互补的状态,他断定这将成为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并为之起了个名字“megalopolis”,翻译成中文,就是“城市群”、“城市圈”的意思。

半个世纪后,“城市群”、“城市带”在中国成为地域发展的网红,风靡全国。那么,在城市集群发展的趋势下,郑州的机会点在哪?

1

从城市化到城市群

在城市群兴起之前,城市的发展模式还是原始的“单体发展”模式。说白了,就是各玩各的,其他人谁也不管,相互之间还存在竞争和挤压,这个时候,主要的城市,都想在空间、人口、经济、金融、文化方面建立全面优势,发展成具有“寡头形式”的大都会。

但是,随着时(文)代(明)的发(进)展(步),这种模式的局限性越来越大。

单体城市的发展引起城市过度膨胀,人口密度大,聚集度高,导致病态臃肿,还容易引起同质竞争、资源浪费和低效配置。

因此,受技术革新、要素流动和产业更新换代等因素影响,区域经济正由传统的省域经济与行政区经济向城市群经济转变,城市群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的主流“网红”模式,这个,本身也顺应了全球城市群发展的趋势。

而过去的城市竞争,未来也将转化为城市群竞争,而未来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则取决于他在这个城市群中的站位格局。

这个涵盖5省30市的“朋友圈”,强大到无法想象!你了解吗?

2

从经济型城市群到文化型城市群

中国的城市群,因为一直没有严格的统计路径和评判标准,因此有“官方形象”和“民间形象”之分。

按照民间说法,中国的各种城市群有大小30个之多。而官方说法呢,主编查了一下凤凰资讯等新闻平台,也是多少不一,说法比较多的,截止到今年2月份大概有这8个: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

这个涵盖5省30市的“朋友圈”,强大到无法想象!你了解吗?

这些城市集群的发展,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城市化格局。在这期间,不同的城市群又有各自的特色。

比如,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总量最大,属于经济中心。珠三角以绿色发展见长,环境宜居度更高。成渝经济区虽然在整体上较为落后,但可持续增长态势良好。中原城市群文化底蕴深厚,位居中位,后劲十足

理解任何一个区域,我们都可以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来分析。以上所述,大概是从空间角度。那么,从时间的维度呢?

如果说,过去的城市群发展,更多的是靠经济、交通、人口要素来衔接的“经济型城市群”,那么未来,一定是文化、生态、生活等要素合理衔接的“文化型城市群”。从关注物质性的发展,到更关注生态型发展,从关注经济、交通,到更关注文化和生活要素的分配,从“硬实力”的比拼到“软实力”的比拼。

3

中原城市群的软实力

2017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印发《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标志着中原城市群正式跻身国字号。规划范围涵盖河南、河北、陕西、安徽、山东等5省30个市,将重点打造郑州大都市区,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回过头看,中原城市群发展由来已久,但以郑州为大都市区的切入点,以及最早构建了城市群发展基础轮廓的,却是郑州——开封两个大都市的融合。

也就是说,郑汴一体化,既作为引子,引出了后来的中原城市群规划,也将作为中心,影响未来十年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和格局。

过去单体城市,每个城市有自己的中心,而未来城市群模式下,任何一个城市群也会有自己的中心,无论是从国家相关文件的定位上看,还是从版图格局、经济文化实力上看,郑汴大都会圈,都会成为中原城市群之芯。

1、郑汴同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契合了“文化型城市群”的主流发展模式;

2、在郑州大都市区的建设中,郑汴是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都最近的城市,天时地利条件良好;

3、在郑汴一体化的牵引下,开封可以尽情的去演绎自己文化古都的角色,经济上的压力会变小,郑汴产业协调,经济互补。城市群的模式,不就是每个城市找准自己的定位吗?

因此,搞清楚郑汴融城的逻辑,对于我们理解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意义重大。

这个涵盖5省30市的“朋友圈”,强大到无法想象!你了解吗?

(郑汴正好位于中原城市群的核心位置)

时间进入2018年,河南自贸区成立次年,郑汴融城向纵深发展,郑汴港金三角框架逐渐成型,未来衔接开封的绿博区域多个项目加速推进,东京大道等打通开封到郑州的干道交通的修建,这个中原城市群的核心,或将迎来一场蝶变……

4

中原城市群之芯

前文我们说了,未来城市群的发展,从“经济型城市群”向“文化型城市群”转变,从关注交通、经济、人口,到更关注生态、文化和生活质量上,中原城市群,在“文化型城市群”的打造上本就天赋异禀,而郑汴融城的过程或将给中原城市群的协同发展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郑州,我们毋须多说,绿博组团、白沙组团日新月异。而开封向西也不遑多让,发展势头迅猛。郑汴的协同分工和产业互融,正在渐入佳境,这片热土也或将再次引起全国关注。

开封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文旅发展势头凶猛,未来,仍在中原城中群的文旅产业上独占鳌头。

1、文旅焕新,建立强大的城市群文旅向心力。

在中原城市群的功能协调和层级分工中,开封的文旅产业地位一定是老大哥级别的。2016年,开封的旅游收入增加了60%,非常强劲,在越来越关注文化和生活的城市群对比中,这个天赋非常重要。

但过去开封的文旅产业,更多的是基于开封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现存的城市面貌发展起来,未来,在中原城市群的视角下,开封的文旅也需要焕新。

文旅的辐射几乎没有地域限制,而新开发的文旅产业,辐射半径越大,对于开封乃至中原城市群的发展越有利。

我们拿位于开封新区的在建的恒大文旅城来说。

该项目不仅体量大,而且业态非常的全,契合了当下的城市群潮流和趋势,涵盖丰富的顶级配套:约87000㎡国际会议中心、约26000㎡国际会展中心、约14600㎡运动中心、约12700㎡文化娱乐集群、约168000㎡欧式城堡酒店以及浪漫婚礼庄园、五大现代博物馆、万国美食街、缤纷商业广场、超高层商务建筑群等。

恒大童世界乐园是专为青少年儿童打造的全室内、全天候、全季节童话神话乐园。

这个涵盖5省30市的“朋友圈”,强大到无法想象!你了解吗?

这个项目未来很可能成为郑汴乃至中原城市群的一张新名片,成为郑汴融城后能拿出手的一张文化名片,在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格局中,对建立郑州大都市意义重大。

恒大文旅城将在2020年左右建成,投入运营后,预计每年将给开封带来1500万人次的客流。

如果你对这个数字没概念,没事,我再给你说个数字,现在开封每年接待外来游客是多少?

答案是5107.18万人次/年。恒大文旅城开业之后,将大幅提高开封的旅游吸纳力,带动开封旅游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开封在中原城市群的地位。

这个涵盖5省30市的“朋友圈”,强大到无法想象!你了解吗?

城市群的发展,有一个底层逻辑,就是人。郑汴之间住宅开发的持续导入,本质也是人的导入,文旅产业的开发,很好的解决了这个底层逻辑。

文旅是永远的朝阳行业,而以少年儿童为对象所打造的儿童乐园,可以称之为朝阳的朝阳了。

2、城市群的外向程度。

在中原城市群的定位中,有这样一条“内陆地区双向开放高地”的定位。

我们可以把开放分为“自驱型”和“政策型”,如果没有政策的支持,仅靠经济自发,这个开放高地是很难建成的。

这个涵盖5省30市的“朋友圈”,强大到无法想象!你了解吗?

在郑汴融城的关键环节,河南自贸区成功划定,为郑汴融城赋予了强劲的动力。这个自贸区,在整个中原城市群中也是唯一,其中开封片区实施范围约20平方公里,以郑开大道为轴心两侧布局,处于国家级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开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核心区域。

根据河南自贸区开封片区产业发展定位和功能布局,开封片区核心区域规划为中央商务中心、文创艺谷、健康乐谷、高新智造谷、创智孵化谷、国际物流港、国际商务信息港的“一心四谷两港”的产业布局。

主编认为,产业是城市发展的中层逻辑,也是导入人口的重要因素。在中原城市群的视角下,开封自贸区的产业将如虎添翼独具特色,承担起开放高地的重任。

这个涵盖5省30市的“朋友圈”,强大到无法想象!你了解吗?

3、中原城市群的生态样板。

如果说经济和交通影响了我们的生活,那么生态则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绿博代表了郑州生态发展的样板。而在郑汴融城的汴西区域,生态也将如一汪活水注入中原城市群的发展,这就不得不说到开封的运粮河,郑汴融城的一条重要河流。

运粮河调蓄工程已经进入实施阶段,改造完成之后,将成为集城市娱乐、水域观光、湖泊生态、漕运记忆于一体的滨水空间带,演绎流动的城市滨水生活。而值得一提的是,运粮河如玉带缠腰般穿恒大文旅城而过,让该项目在文旅基因之上,又多了生态环境的气质。

好吧,说到最后,你发现了什么?

无论是以恒大文旅城为代表的文旅产业的开发,给郑汴所带来的文化导入、客流导入,还是自贸区政策所形成的开放高地,或者是运粮河调蓄赋予片区的生态基因,它都具备成为“文化生态型”城市群样板的潜质。

文化是核心,自贸区的开放政策是催化剂,生态是基础,这,也算是一种合理的资源调配吧,而这又恰恰出现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逐渐走向国际化的中原城市群中。

剩下的,就看时间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