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如何判断一款理财产品是否“安全”?

一、没有绝对的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受投资人钟爱的原因,一是起投金额比较低,能被大多数投资者所接受;二是有银行做背书和隐形担保,无论购买的产品是否存在风险,银行都会兜底,到期都会还本付息。

但此类隐形背书自2017年11月17日一行三会一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后,已经被打破。《指导意见》中关于规范资金池、打破刚性兑付的相关规定,明确指出金融机构不得开展或者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违反公允价值确定净值原则对产品进行保本保收益,或者取滚动发行等方式使得资产管理产品的本金、收益、风险在不同投资者之间发生转移,实现产品保本保收益,亦不得发行或者管理该产品的金融机构自行筹集资金偿付或者委托其他金融机构代为偿付。

银行理财与存款有着本质区别,银行理财的底层资产也是各种投资性权益,也存在违约风险,一旦监管机构不允许银行兜底刚兑。那就意味着投资者闭着眼睛买银行理财保本保收益的日子也将一去不复返了。

二、如何判断一款理财产品是否“安全”

小编今天就以投资私募基金为例,跟大家分享一下作为一个投资人,当考虑投资一款私募基金产品时,如何拨开层层迷雾看最真实的信息,自己判断产品的好坏。

投资者如何判断一款理财产品是否“安全”?

1、关注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资质和历史业绩

私募基金产品的安全性与合规性是密不可分的,除产品本身固有的市场风险之外,产品的合规性风险其实是投资者在投资前就可以进行一定的筛查判断的。其中首先就是要确认私募基金管理人本身的资质是否有问题,是否具备管理相关产品的能力和相应的历史业绩。

查询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相关信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址:http://www.gsxt.gov.cn/index.html)查询管理人的工商登记信息,确认管理人基本信息以及经营情况是否有异常,还可以进一步查询管理人的股东结构,看管理人是不是有可靠的股东背景;二是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址:http://www.amac.org.cn/)的“信息公示”一栏,在“私募基金管理人分类公示”中输入管理人名称查询,在协会官网上查询管理人信息,除可确认管理人是否是经过协会登记备案之外,还可以查询到该管理人曾经管理的经备案的私募基金可公示的相关信息。

2、关注私募基金募集人员的从业资格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的规定,从事私募基金募集业务的人员应当具有基金从业资格(包含原基金销售资格),投资者在投资前应当关注理财师是否具备相关的从业资格。

3、关注私募基金销售流程是否合规

在确认私募基金管理人从事私募基金相关业务的资质以及理财师从业资格不存在问题之后,判断一个私募基金产品是否合规,还可以从私募基金的销售流程的方方面面进行辨别。

结合实践经验,小编简单总结了几种常见的违规销售情况:

(1)未设定特定对象的确定程序,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宣传和推介私募基金产品。主要违规宣传形式包括:公开出版资料;面向社会公众的宣传单、布告、手册、信函、传真;海报、户外广告;电视、电影、电台及其他音像等公共传播媒体;公共、门户网站链接广告、博客等;未设置特定对象确认程序的官方网站、微信朋友圈等互联网媒介;未设置特定对象确认程序的讲座、报告会、分析会;未设置特定对象确定程序的电话、短信和电子邮件等通讯媒介。

(2)以任何方式承诺投资者资金不受损失,或者以任何方式承诺投资者最低收益。主要违规宣传形式包括:以“预期收益”、“预计收益”、“预测投资业绩”等方式进行宣传。

(3)将私募基金份额进行非法拆分转让,变相突破合格投资者标准。

(4)募集时未履行投资者适当性程序。

在发现私募基金销售机构存在违规销售情况的时候,投资者应该引起警惕,重新对投资行为进行审慎评估和判断。

投资者如何判断一款理财产品是否“安全”?

4、关注私募基金产品本身的托管、备案环节是否合规

私募基金资金是否托管、未托管是否有相应的基金财产安全的制度措施和纠纷解决机制是直接关系到投资者资金安全的重要方面,目前监管并未有强制规定私募基金必须托管,但对未托管的私募基金的募集和管理有特殊规定,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除基金合同另有约定外,私募基金应当由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合同约定私募基金不进行托管的,应当在基金合同中明确保障私募基金财产安全的制度措施和纠纷解决机制。”对此,投资者在购买私募基金产品的时候应该进行一定的了解和关注。

此外,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依法进行登记,私募基金募集完毕后20个工作日内,应当依法申请备案。各类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私募基金均应当到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否则,不得从事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活动。对此,投资者在投资后应当关注所投基金的备案情况,及时登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进行查询。

5、关注私募基金产品的投资方向以及风控措施

一般高风险的产品可能获得的预期收益会相对高于低风险的产品,投资者除可以根据基金合同上载明的风险特征(从R1-R5风险等级逐步递增)来判断产品的风险高低之外,还可以结合私募基金产品的具体信息来判断产品风险,包括产品的投资方向以及风控措施等。

私募基金产品的种类多样,所投的底层资产也各有不同,一个优质的底层资产应当具备分散性、流动性好、价值稳定等特征。确定所投的底层资产后,投资者还可以关注一下产品的风控措施,例如股权类私募基金常见的风控措施包括第三方回购承诺、担保、章证照共管、强制出售权等多种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