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古代中國沒有占領泰國、緬甸那些地區,反而要北上搶奪蒙古等?

魯世榮


先亮答案,地處亞洲東部的中國,自古以來地理條件得天獨厚,沒有沒有必要搶奪周邊小國的彈丸之地,至於蒙古(包括內蒙古)本就在中國的大國體系範疇之內。



自古以來在地理位置上中國有著天然的屏障。西北有帕米爾高原,西南有喜馬拉雅山脈,北有沙漠戈壁與大草原,東臨浩瀚的太平洋,可謂是自成一個大國體系。所以古代的統治者們一直以保全這片疆域而作為考量一個帝王合格與否的標準,這裡不得不提到封建王朝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嬴政,自秦之後的國家大一統思想根深蒂固,更是堅定了這一觀點。



在歷史上並不是沒有想過佔領泰國、越南、緬甸這樣的想法,也不是沒有做過。唐朝、明朝、清朝的封建統治者也都試過,只不過很大程度上都是被自然條件所限,就像我之前說的那樣有天然的屏障作為阻隔,即便不惜一切代價能打的下來,那又能得到什麼實際的好處呢?每年朝廷撥款養著這些落後的蠻人,倒不如讓它們臣服年年納貢的強。



北邊的蒙古算是個歷史遺留問題,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的古人們就考慮到了北邊的遊牧民族,所以修建了長城作為防禦。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把北邊的長城才連接到了一起,抵禦北方邊患。北方的遊牧民族不同於泰國、緬甸國家的是:第一是地形因素,很容易跑到中原搶上一波就跑,反正人家腹地大跟你打游擊你也奈何不了人家。第二就是性格差異,古代北方遊牧民族明顯是好戰的戰鬥民族,不僅野心極大而且戰鬥力也很強。



漢朝只是擊敗匈奴,並沒有臣服匈奴。要說真收復蒙古時那是在元朝時候,畢竟元朝統治者本身就是蒙古人。清朝時更是設置了烏里雅蘇臺將軍,專門對蒙古地區進行統一的軍政管理,從此蒙古/內蒙古便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是頭條原創作者納蘭軒若,歡迎互動)


納蘭軒若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其實是非常大的話題,我只說一點。

中國古代不是沒有能力征服泰國、緬甸這些地區,只是沒有這個必要。

除了軍事、政治、經濟等等原因以外,主要就是中國人受不了瘴氣。

所謂的瘴氣,其實就是各種傳染病。

泰國、緬甸、越南在古代邊境幾乎沒有什麼開發,都是大量的叢林。

這些叢林裡,有著無數蟲蟻,傳播各種惡性傳染病。

且不談幾百年前的古代,僅僅抗戰期間中國遠征軍,數萬人走入緬北野人山,因為傳染病導致死了一半的人。

這些傳染病包括:惡性瘧疾(服用普通瘧疾藥無用)、登革熱、霍亂。

這三種病在古代都是極為可怕的,尤其霍亂還會傳染。

這三種病,在古代也是基本無法治療的,得了以後都靠個人抵抗力。

緬甸人或者泰國人,因為祖先不斷感染這些疾病,抵抗力弱的就死了,活下來的就具有一定免疫力。

所以,同時感染瘧疾,緬甸人也許沒事,中國人直接就死了。

中國在這二三百年,曾經多次攻擊緬甸。在元代,蒙古人佔領了緬甸北部,但統治只有二三十年,就因為不斷因傳染病大面積死人,被迫撤走。

清代的清軍也曾經多次攻入緬甸,一度打的緬甸軍隊落花流水。但因為傳染病原因,病死的比戰死的還多,連主將都病死了。

最終,被迫和緬甸達成停戰協議,最後也撤走了。

說白了,對付不了傳染病,也就不可能染指這些地區。

就像古代中國人,根本無法適應雪域高原,不能大規模移民西藏一樣。


薩沙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明明是越往南氣候越適宜,條件越優越,為什麼中原王朝要不斷向北開拓疆土,向遊牧民族擴張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幾點:

1、擴張蒙古不為土地,而為安全

從春秋時期開始,北方的遊牧民族和中原文明的衝突就開始白熱化。前664年,齊桓公興兵救燕伐山戎,消滅山戎;

戰國開始,匈奴逐漸強盛,並在秦漢之際達到極盛。此後中原王朝開始了和匈奴長達130多年的戰爭;

匈奴被趕跑後,鮮卑成為蒙古高原的主人;

鮮卑南下建國或,柔然成為北方的霸主;

在柔然和西域的高車打得不可開交時,柔然的打鐵奴隸突厥趁機崛起,雄踞漠北;

唐朝消滅突厥之後,回紇一度成為草原的佔領者;

遼國時,經營蒙古高原長達200年;

12世紀開始,蒙古崛起,並在1206年建立蒙古汗國,在1271年建立元朝;

在中原王朝不斷更迭的過程中,北方的遊牧民族也如走馬燈一般的輪換,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的衝突貫穿數千年曆史!

之所以中原王朝不斷和遊牧民族死磕,是因為遊牧民族的強大極大地威脅了中原王朝的安全。中原王朝主動進攻蒙古高原,不是為了得到這裡的土地,而是為了消滅這裡的遊牧民族,減輕甚至消除中原王朝的外在威脅。

事實上,中原王朝特別是漢家王朝一直沒有找到有效統治蒙古高原的手段,所以中原王朝也不可能保持對這裡的有效控制。唐朝在東突厥故地設置安北都護府,統治漠北地區不到50年時間。

相比之下,緬甸、泰國等對中原造成的威脅微乎其微,所以中原王朝很少進行主動的征討。

2、中南半島山高林密,難以平定

中南半島包括緬甸泰國地區,之所以中原王朝難以平定,一方面是因為中原王朝以農耕文明為主,對向外擴張缺乏內生動力;另一方面是因為中南半島山高林密,根本就難以征服。

中南半島和我國的雲貴高原相接壤,山水相連,我國境內的橫斷山脈向南延伸到整個中南半島,使中南半島地形崎嶇。再加上這裡的緯度基本都在北緯30度以南,所以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在中南半島生長著茂密的森林,這使得中南半島呈現出山高林密的特點。

宋朝流放犯人的地方,不是寧古塔,而是海南島,相比於北國的冰封,南國的瘴癘更能要人命!

而中南半島,和海南島的緯度差不多,所以瘴癘只能比這裡更嚴重,中原大軍南下征討,瘴癘造成的非戰鬥減員更加嚴重!

抗日戰爭期間的第一次遠征軍作戰,在遠征軍穿過野人山回國途中,緬甸的原始森林給這些抗日英雄造成了巨大的傷亡!

在這樣的條件下,即使中原王朝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征服了這裡,也難以立足。因為對於農耕文明為主的中原王朝而言,這裡並不適合直接發展農業生產。

我們知道:隨著氣溫的升高,分子會更加活躍,加上多雨的氣候條件,土壤中的養分流失嚴重,土壤會呈現出酸性的特點。中南半島因為熱帶雨林氣候,氣溫高且多雨,所以土壤水分流失嚴重,土壤呈強酸性,顏色為磚紅。

這樣的土地,除了種茶樹,並不能直接發展農業生產,所以征服這裡,需要對土地進行艱難的改造,將土壤中和成適合種植水稻的水稻土。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勞民傷財的過程!對於中原王朝而言,這些工作就是得不償失的!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人類爭奪資源、人口、土地而發動戰爭,這是一種原始的慾望。這種慾望,除了獲取更大的安全感和保障之外,也裹挾著,統治者的慾望和文化基因。

中國儒家文化,相對來說,已經弱化了這種慾望,但是,在王朝強大的時候,還是會以天朝上國的尊嚴受損,不斷地對周邊地區用兵。

但是,在冷兵器時代,決定一個國家的強大,除了軍隊、人口、後勤供給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氣候和環境。

在古代,人類最大的敵人,是自然環境。在科學技術、醫療技術落後的時代,極寒的天氣、戈壁沙漠、熱帶叢林,都是人類生命的極限之地,何況大規模用兵。那個時候,人類還難以戰勝酷熱的熱帶雨林,沙漠,以及冰雪。

人類文明,以及人口,大多生存在亞熱帶、溫帶地區。越是靠近兩極和赤道地區,相對來說就落後很多。這些地方,大多以原始部落,或者以原住民建立的國家為主。

外來民族和文明,也曾經入侵過,但是大多數,都失敗了。似乎只有當年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地區成功。

中國漢族政權,也是如此。強大的時候,也北上南下過。但是,卻從來沒有真正佔據過蒙古高原,也從來沒有真正佔據過東南亞。雖然有時候打贏了當地的政權,但是過不了多久,又會失去控制。

即使一個朝鮮半島,中原王朝強大如隋唐時期,隋煬帝三徵高句麗都沒解決問題,李世民親征,也沒撈到多少好處,最後還是唐高宗時期的李績,平定了朝鮮半島。並不是高句麗厲害,而是因為氣候寒冷。他們知道,這些南方人的痛點,只要扛到冬季,就會自己退兵了。

蒙古高原,不僅冬季大雪覆蓋,天氣寒冷,更是騎兵的天下。中原農耕文明的軍隊,在這裡更加的被動。因此大多數時候,都是處於守勢,以送錢送女人送糧食送鹽鐵安撫為主。每次強大時,都只有短暫的勝利,但卻無法做到長期佔據和絕對優勢。

至於南方,譬如越南,元朝、明朝、清朝,都曾入侵過,佔據了越南北部,但越南南部,一直都沒有拿下來。漢軍明軍元軍,包括清軍,最終被當地的熱帶雨林和游擊戰打敗,退了回來。就像當年的越戰時美軍一樣,不敗而敗了。

緬甸也是,歷史上也打過很多次。清朝在乾隆時期,緬甸之戰被列入乾隆朝十大武功之一。但實際上,也只是打個平手,死傷慘重。其原因,就是因為太溼熱,蚊蟲太多,北方的士兵,瘟疫流行,水土不服,傷病損耗太大。加上糧草運送困難,即使清朝大量使用了火炮,火器,仍然不得不退兵。


三生有畫


福垊以為:神州氣候宜人,北邊荒寒,南邊熱。故而北邊的總南下,南邊的想北上,幸運的是我們這中間的總比南邊的大還強,不幸的是我們安北在歷史長河中如同曇花一現。

福垊認為:神州最神的時候是勝北的時候!不神的時候是敗北的時候!北方永遠的心腹大患,靖北方,秦漢唐!

福垊觀察歷史發現,明白了大多時候神州北伐而不南征。現總結有三,說明之。

【勢均力敵——抗北撫南】



因為北方苦寒,在艱苦的環境裡,狩獵騎射,北狄歷來是戰鬥的民族。尤其他們對中原物華天寶的垂涎,自是不斷起兵戈。南方是後花園,北方乃臥榻側。故而對於南方一般都是招撫,他們也都給面子朝賀臣服。抬手不打笑臉人,北邊有心腹大患,你對南方說率土之濱不是讓自己難受嗎?建立宗藩關係,確定後花園的穩定 才能決一雌雄。

【敵強我弱——敗北殃南】




可很多時候卻是鐵騎(qi)南下。神州朝代若非太弱,一般以送女人送金錢甚至讓地保平安,然後是皇帝報仇,數十甚至上百年不晚。然而更多的是:犬戎滅周、五胡亂晉、金滅北宋而造成偏安一隅甚至稱臣於北方。更嚴重的則南宋、明朝滅亡。然後戰鬥民族的北方,繼續向南。

【敵弱我強——安北並南】

秦朝奪的河南地(非河南省,乃河套以南之地),然後南下。兩漢中期及唐中期。南匈奴投降,北匈奴遁逃。東、西突厥先後滅亡,以大都護府統轄之。然而由於雲、貴地區,緬、泰國家地勢複雜在漢唐他們也只是納貢稱臣。



鄭信

元朝直接吞併緬甸、明清還有緬甸邊界戰爭。泰國吞武裡王朝的開國者是華裔鄭信(泰名達信1734.4.17—1782.4.7),其父鄭鏞乃潮州府澄海縣華富村人(汕頭市澄海區上華鎮人)。

特別值得福垊一提的是明朝1394年後在雲南等處承宣布政使司(雲南省)下,設立的三宣六慰。



三宣指南甸宣撫司、幹崖宣撫司、隴川宣撫司(初名平緬宣撫司),六慰指車裡宣慰司、緬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養宣慰司、老撾宣慰司。

近似於漢唐的都護府,馬楚的都誓府。在元朝、明朝時緬甸、老撾、泰國北部,還有整個越南都屬於大明領土,遺憾的持續的時間都不太長。


福垊


講道理,古代中國對於北方蒙古大草原、東南亞的熱帶叢林都沒什麼興趣!

中華文明的主體部分是農耕文明,發源黃河流域,逐步擴散長江流域。長江和黃河流域土壤肥沃,適合農業生產,因而構成了封建王朝的核心疆域。

中國的封建王朝,自西漢武帝以來深受儒家文化的侵染,侵略性並不強,只要自己的核心疆域不受到威脅,只要自己的面子不受到侮辱,一般不太會主動去惹事!


我們先來看一下北方的蒙古草原!

蒙古草原及其以北的地方主要是以草原和荒漠為主,氣候乾燥寒冷,並不適合農業生產,中原王朝對於這些地方一點興趣都沒有。別說是中原王朝了,那就是那些南下的少數民族,也不願意回去了!

在大草原生活的是遊牧民族,馬背上的民族,生產力不高,但侵略性比較強。中原大地上物產豐富,這些遊牧民族是看在眼裡,饞在心裡,沒事就要過來搶一波,野心大一點還想要來統治這片大地。

從秦漢時期的霸主匈奴開始,到南北朝時期的鮮卑,到隋唐時期的突厥,然後契丹、女真、蒙古、滿洲等遊牧民族依次崛起,對於中原地帶垂涎三尺。而這種現象,基本上貫穿了整個封建時代。

中原王朝沒辦法啊,想要保護自己的核心區域,那必須要增加在北方的防禦,最好的就是把這些遊牧民族趕走,趕不走也要把他們置於自己的掌控之下。


我們再來看東南亞地區

東南亞地區地處熱帶亞熱帶地區,以熱帶雨林為主,氣候炎熱多雨,放在當時來說也是不太適合農業生產的,中原王朝對於這樣的地方自然也是沒有半毛錢關係。

東南亞的土著是棕色人種,皮膚偏黑,主要以漁獵為生,智力的發達程度遠不及華夏民族;

而隨著秦朝大將趙佗開闢嶺南,自立為王,勢力範圍達到了現在的越南一帶,因而有不少來自中原王朝的人遷徙到了那裡。

總體來說,在很長一段時間,東南地區和中原王朝的關係並不算密切。一方面是由於東南亞地區發展程度較低,另一方也是由於東南亞和中國的嶺南地區地勢崎嶇,叢林密佈,對於中原王朝的核心疆域也構不成啥威脅。

反過來說,中原王朝不論是騎兵還是步兵,都不適合在東南亞這樣的叢林地帶作戰,去了也不一定取得什麼好果子吃,所以中原王朝對於東南亞,也是沒啥胃口。


小鎮月明


歷史上中國向蒙古高原攻打根本是被迫的,從匈奴、鮮卑、突厥到蒙古,無不給中原王朝(當時中國)帶來過嚴重的威脅,強大的秦漢時代都給中原帶來困擾,危害邊民的生命財產,後來漢族的晉政權衰落時,在中原建立政權的就有匈奴、鮮卑,後來此二族自願漢化,其故地的突厥南下唐高祖曾欲遷都,幸而唐太宗將其滅之,這已屬於收復不屬於擴張。因為匈奴和鮮卑在六世紀末以後已成為漢族先民,隋唐的頭兩個皇帝都有一半鮮卑血統,蒙古高原已屬於中國固有領土。

至於南方的緬甸和泰國等地中國不納入版圖,那是中國在南方並沒有什麼能威脅中國生存的強大政權,中國的戰略是維護雲貴高原和嶺南(五代以前包括越南)與中原的統一,從來沒有把中南半島國家納入版圖的想法,只要求臣屬中國為中國屏藩,只有蒙元有此野心,但也只做到迫使這些國家稱臣納貢,連分離出去的安南也收不回來,中國與中南半島的戰略態式只有東漢前期是最好的,即維持雲南在今緬甸東部邊界以及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深入越南南部,其它朝代都在不同程度地搞戰略收縮,如侯景之亂以後,中原喪失雲南,隋朝收回,唐中期(750)再失,形成南詔國,東漢後期林邑(漢朝象林縣,五代後更名占城)自立,南朝時盡陷日南郡,五代後期安南又自立形成越南國家,中國想解決自家的分裂割據都疲於奔命,哪有閒暇去搞征服泰國緬甸老撾的軍事行動。


漢宣清乾麗水


這要從當時的經濟發展和自然環境說起,中國古代的經濟發展是從平原經濟發展起來的,夏商周到春秋戰國,都是在平原地帶圍城逐步對外輻射發展,國君就住在城裡。秦始皇統一中國到每個朝代的發展,期間不斷拓寬疆土,中國面臨北方西北東北遊牧民族的入侵,國家分分合合,民族融合不斷髮展,疆土在清朝拓展到相對較大且能建立了有效統治水平。古代稱嶺南一帶為南蠻之地,更別說貴州雲南緬甸這些地方了,華南包括中南半島屬於熱帶亞熱帶,窮山惡水出刁民,古代建立起對兩廣的統治後,成為犯人的流放地,犯人一旦被流放,因為夏天熱,吃不習慣,水土不服基本幾年回不去就病故。北方靠近政治中心,經濟發達,容易修路,交通較好,不像南方,天氣炎熱,崇山峻嶺,不通路,唯有走水路,森林裡兇猛動物多,毒蛇也多,南方人少而分散,對早期王朝基本夠不成威脅。皇帝對緬甸包括中南半島自然用兵少,如果真想佔領或許真下決心也可以佔領,但是成本很大,對王朝負擔太重。但是到了宋朝後,中國經濟發展開始滲透到長江以南,華東江蘇浙江安徽福建一帶發展迅速,到了明清,廣東也發展起來,此時期的科舉狀元基本出在南方,北方經濟文化逐漸比不上南方。中南半島包括緬甸屬於熱帶地區,經過雲貴高原才能到達,古代不像現在有空調,依靠北方的兵很難建立有效統治,只能依靠當地人適應氣候建立統治,鞭長莫及加上中國古代皇朝拓展疆土基本上是先防禦最後確實受到威脅太大才決心用兵滅了對方,中國歷史上不是一個愛好侵略的國家,對領土的渴望不像俄羅斯強烈!


端坐的虎


一個國家對外戰爭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搶奪資源,土地糧食人口都是在農耕時代最重要的資源。

二,消除安全威脅,當週邊國家對自己造成安全威脅時,最有效的手段是先發制人消滅對方軍事力量。

三,為了國家尊嚴和榮耀,對那些敢挑釁國家尊嚴的給予懲罰並威懾他人。

中國在古代儒家文化的影響下,中國對外用兵最主要就是消除安全威脅和尊嚴。

中國自古講究尊卑有序,春秋時諸侯三不朝王者六師夷之。漢朝時西域各國經常挑釁中國,所以有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後續各朝各代只要周邊小國稱臣進貢不僅不會遭到中國的軍事打擊還會得到軍事保護。

然後就是消除安全威脅。兵貴神速,在令兵器時代,來自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是最難對付的。又時常利用騎兵優勢騷擾中國北方邊境,中原積弱時北方遊牧民族又喜歡大舉入侵中原。從戰國時代到明朝修建長城都未停止過,所以如何消除北方威脅是每個朝代最重要的事。各朝各代都是在鼎盛時尋求與北方遊牧民族決戰欲求一舉消除北方威脅。秦朝30萬大軍防禦北方,漢朝衛青5次遠征漠北一舉消除邊境威脅,唐朝平定中原後立馬調兵攻擊北方遊牧民族。

而南方發展比較晚,秦漢史廣東一帶都沒發展起來,自然不能形成對中原的威脅和挑釁。南方多沼澤和雨林人口稀少,對中國古代的科技來說,開坑南方過於艱難。又沒有人口資源。所以中國統治者對南方不大感興趣,更不可能去大舉征伐。而對北方防禦需要時常主動出擊,所以給人感覺中國古代對北方時常用兵。


洛北


漠北自古以來就從屬於中原,蒙古人是後來遷入漠北的,而且蒙古人遷入漠北的歷史並不太長,所以不存在中國搶奪蒙古,而是外來移民鬧分裂。例如陰山河套地區古稱九丈原,是三國時期名將呂布的故鄉,當時可沒住蒙古人。

中原王朝伐漠北,一為朝庭安全,二為平定叛亂。當中原掌控草原時,通常是草原繁榮安定時期。一旦草原脫離中原撐控就意味著戰亂、貧窮。

古代中原政權是中原人當道,中原王朝對華夏南方都不太關注,更別說更偏遠的東南亞了。東南亞溼熱很重,物產豐饒,人口眾多,而中原王朝南征的官兵以中原人為主,以中原人體質和戰法,根本無力南征東南亞,所以宋朝無力征討越南,滿清無力征服緬甸,說白了都是戰法與將士體質的原因造成的。

老實說,假如沒有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如今中國南方能不能保住,也是未知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