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學者慢慢在遠離科研:我想成爲一流科學家,但我更想有飯吃

7月14日,96歲的楊振寧受邀出席清華大學物理系“基科班20年·學堂班10年慶典活動暨拔尖人才培養論壇”,論壇上,楊振寧針對當前國內科學家“難產”的實際情況,向在座學生們拋出了直擊國人敏感神經的三問:

對於創建一流科學家不太成功這件事,是不是有這個現象?有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到底重要不重要,值不值得去研究?

對於這個現象,答案是肯定的,相比美國的高端人才與科研產出比,我國一流科學家始終佔少數。楊振寧的這三問,直接指出我國當前的科研人才培養狀況,引人深思。


中國為何培養不出一流科學家?原因有三

年輕學者慢慢在遠離科研:我想成為一流科學家,但我更想有飯吃

1、中國教育體制問題:我們培養的到底是學者還是科學家?

縱觀古今,中國的教育有了巨大的進步,培養的棟樑之材數以億計。但是,我們的教育存在著不少令人擔憂的問題,比如教育質量,教育方法。

學者就是會學習的人,是不斷學習的人,是活到老、學到老的人,是迷信權威而不會創新的人。

科學家是會創新的人,是有創造力的人,是不迷信權威的人,是能夠標新立異、提出新的科學假說、有科學發現或者技術發明的人。例如袁隆平、王選、趙志海……

年輕學者慢慢在遠離科研:我想成為一流科學家,但我更想有飯吃

但是我國目前僵化的應試教育,太過注重分數、成績。分可以說是學生的命,為了拿高分,只能不斷刷題記重點,老師們怕學生記不住所學知識,往往把知識一次次,不厭其煩的講,好讓學生們記住。填鴨式教育使我們的學生就變成一群只會死讀書的孩子,不懂得創新與思考,喪失思考的能力。中國的中學教育,也就是基礎教育,在世界上是很先進的,可是我們的大學教育,就很難與美國、英國、德國等西方國家相比了。

袁隆平曾說過:“作為一個科學家,不能迷信權威,迷信書本,也不能因為取得了一丁點的成績就沾沾自喜,居功自傲。科學是沒有止境的。只有敢於探索、敢於創新,才能成果迭出,常創常新。”


年輕學者慢慢在遠離科研:我想成為一流科學家,但我更想有飯吃

2.國內科研環境差,科研人員流失嚴重

在“將來期望從事科學相關工作的學生比例”一項調查中,38%的美國學生表示希望走科學道路,相比之下,中國只有16.8%,不及美國的一半,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遠離科研。

年輕學者慢慢在遠離科研:我想成為一流科學家,但我更想有飯吃

  • “要資源得有職稱,要職稱先發論文“

“博士剛畢業時恰好是人生中精力最充沛、思維最活躍的時候,但條條框框的限制把人捆得像個粽子。”在中國,科研的資源、條件、獨立性等與職稱掛鉤,職稱又與論文掛鉤,如果沒有一篇好文章,是很難出頭的,只要你有一篇CNS論文,那中國的頂尖大學和研究機構就會更青睞你,與之帶來更好的工作機會,或者更快的晉升速度。那麼這樣就導致了年輕科學家們首選選擇更容易出成果的項目,而不是依照內心對科研的興趣,極具功利化。

年輕學者慢慢在遠離科研:我想成為一流科學家,但我更想有飯吃

  • 科研人員薪資微博,天天奔波跑項目

青年科研人員是我國科研界的主力,卻長期面臨職稱、科研、收入等多重困境,被稱為“科研民工”

目前,我國高校和科研機構基本上實行三元工資體系,即:基本工資+崗位津貼+績效工資。基本工資這部分由國家下撥,微薄但較為固定,一般為一兩千元。另外兩部分則主要來自承接科研項目的工作收入,這裡的科研項目是指國家下撥經費的“縱向課題”和企事業合作單位提供經費的“橫向課題”。

這直接導致了科研人員工資收入依賴科研經費的程度太高,很多科研人員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爭取科研課題,有時甚至疲於奔命。不少科研人員因為爭取不到科研項目,收入微薄,最終只能離開科研崗位,另謀生路。

年輕學者慢慢在遠離科研:我想成為一流科學家,但我更想有飯吃

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劉珺表示:在美國或者歐洲,很多科學家立志做一個科學家,最大的初衷都不是要去發財,而是因為他們對科學有恆久的好奇心,要去探索一些未知的東西。但是他們的尊嚴和生活水平可以得到基本的保障。我始終為放棄科研的那名學生感到惋惜,“科研不應該是隻憑情懷才能堅持下來的事業。”

科學研究需要長期積累、堅持不懈,需要相對穩定的投入和支持。一方面科學家要有奉獻精神,另一方面,生活上也得有充足的保障。沒有相對體面的薪資,科研人員再高尚往往也有心無力。


年輕學者慢慢在遠離科研:我想成為一流科學家,但我更想有飯吃

3.國家科研體制急需改革:科研經費管理“重物輕人“,項目評審追逐熱點

我國的科研經費管理辦法明確指出,縱向課題經費大多數只能用來購買儀器設備和支付材料費,以及支付項目組臨時人員的勞務費和專家諮詢費。正式的科研人員不允許從中支付工資、獎金和加班費。而能夠支出的勞務費比例很低,往往在10%—15%。但從國際上看,科研發達國家的科研經費內人事費比例,沒有一個是低於40%的。

現在在對科學家的資助,在購買硬件方面可能比較寬鬆,國家鼓勵大家買最好的硬件和設備去做項目。但最終來說,科研是要靠人的,靠人的靈感、人對科學的實施和實驗數據的分析,最後把論文寫出來。所以,資助條件與編制的靈活度,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年輕學者慢慢在遠離科研:我想成為一流科學家,但我更想有飯吃

另外,項目評審機制採用了固定的“召集人”和“學科組”的制度。評審過程不是根據科研選題的特點進行,而是根據評審專家的名望和大學科方向組織。這就出現了科學研究項目選題“熱、空、大”的現象。熱點選題、空泛一點的選題和大一點的選題。

而一些真正創新的科研項目往往需要科研者投入大量精力和時間(十年之久)來工作,這也迫使科學家會遠離一些長期的有可能發現重大科研結果的科研項目,從而更加青睞週期短、易出高分文章的研究項目。

年輕學者慢慢在遠離科研:我想成為一流科學家,但我更想有飯吃

怎麼才能讓中國在科學創新上取得更大的進步,培養更多的一流科學家?

年輕學者慢慢在遠離科研:我想成為一流科學家,但我更想有飯吃

  • 從小抓起,給予寬鬆環境,培養科學愛好。

作為麻省理工學院的著名教授-韋斯教授,他就定期帶著各種道具和儀器去中小學給孩子們上物理啟蒙課,讓他們隨便碰、隨意玩。像光的偏振這樣的物理學原理,孩子一看就覺得很奇妙。

給孩子們一個寬鬆的環境,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願意自主探索,從小種下科學的“種子”。這比背公式做練習題更加重要。我們應該在繼續加強基礎教育的同時,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不以分數選拔學生和人才,向歐美的先進的大學教育學習借鑑,科學進步要求的不僅僅是已有知識,還需要有能力打破桎梏並勇於創新。

年輕學者慢慢在遠離科研:我想成為一流科學家,但我更想有飯吃

  • 提高科研人員薪資待遇,使他們保留應有的尊嚴與生活水平

國家應該創造更加開明和公正公平的環境,並提高待遇,把面臨選擇境地的可塑之材留下,使科研人員能專心研究項目而不是每日奔波賺口糧,真正防止科研人才流失。

同時打破僵化科研體制,提高編制靈活度,促進科研成果轉化落地,深化“放管服”改革,鬆綁科研管理,充分釋放科技人才創新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