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厲害的一種交易者:「分手線」形態,你看懂了嗎?

交易中“知行不一”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麼?

我們經常談知行合一,談執行力,談紀律,強調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和執行的重要性,我們總以為我們很“知”,但就是不“行”,即執行力不行,執行力不行的原因可以簡單總結成“心態不好”,因為心態不好,所以不能很好地執行,導致我們無法盈利。

大部分人經常說自己執行不一,不能嚴格執行,是心態不好導致的。實則非也,實際情況是“知”,有“知”,但“知”尚且不夠、不深,如何“行”?通常情況下,由於我們的技術不過關、對基本面的理解不透徹、交易系統不完善、沒有交易計劃,導致虧損累累,凡此種種情況,在缺乏足夠自省的情況下,就很容易歸結為心態的問題。

所謂的知行不一,很大程度上,不是因為你“行”不行,而是“知”不行,不“知”,或“知”的不深,“知的不深”更為常見,其實“知而不行,還是未知”。知和行是一體兩面,一定是在行的過程中不斷的知,知又幫我們繼續行下去。如果真的懂,那“知”會刻到你的骨子裡,形成你的價值觀,無形中左右你的交易。

所以“知行不一”,大概率上是你還未知,不知或半知半解,好似知,但是知的比較淺,就認為自己知,其實沒有深刻理解知的內涵,所以無法流入血液,就不能左右交易,導致表面上看起來是“知行不一”,實際上是“知”的不夠,所以需要謙虛地學習、充實知識。

例如,你走在路上,看到地上有100元現金,你撿不?當然肯定撿。如果看到地上有一坨狗屎,你踩不?當然躲。因為你很相信,“知”的夠深,自然就會執行。行情是複雜的,但又是簡單的,行情不是漲就是跌嘛,各50%的概率,當時你的許多判斷是似是而非的,例如,去年年中以來的三輪股災爆發之前,你認為行情要跌,但把握並不大,只是模糊有這種認識,而事後行情也真的下跌了,還是大跌,所以你無意識地認為自己判斷對了,只怪自己沒有執行,沒去執行,才導致自己沒止損,或者中間又抄底。實際上,你當時的判斷是似是而非的,並沒什麼把握,是“知”的不深或不行所致,而非“執”。例如,A股從2015年6月份開始暴跌,他們說,他們早就覺得股市不對勁,要跌,想出來,但一直沒敢出,是知行不一和人性弱點作怪。其實是你的基本功有問題,你當時的判斷很模糊,把握較小,你就沒看對,只不過事後行情恰好下跌了而已,僅此而已;如果當時,你非常相信股市要下跌,把握很大,哪能允許錢白白蒸發。

一邊是懸崖,一邊是陽光大道,是個正常人都知道怎麼走,你不會去走懸崖,而是選擇走陽光大道。因為懸崖和大道是清晰可見的,很明確的“知”,這些容易導致我們執行,但現實中,我們的“知”更多的是一知半解,半瓶子晃盪,才是導致我們知行不一的元兇。 舉個例子,小時候,大人們告訴“不要觸電,危險”,但是我們不會當真,反而好奇,因為懷疑,知的淺顯,總嘗試去觸摸電。

長大後,見到電,我們會自動遠離,根本不想去觸,因為我們身邊觸電死亡的例子,以及學到的電的知識,無論從邏輯上,還是從實踐案例中,都知道電是極其危險的,此時的知是深刻、全面的,所以不用任何人警告戀們會自動遠離電,也會告訴自己的孩子不要觸碰電。

如果你明明知道這個品種供給遠不能滿足需求,價格要暴漲,你怎麼會去做空呢?而是很常識性的去做多,農民都會去買現貨囤積。如果你真正理解重倉的危害性,你也就不會重倉,你之所以還愛重倉,就是對重倉的各種弊端認識不深刻,比較淺薄,比較模糊,才導致你所謂的“知行不一”。

所以問題就清晰了,站在行情中間而言,當時你的許多判斷是似是而非的,只不過事後行情湊齊那樣走了,所以你無意識地認為自己判斷對了。說明事前還沒有做出讓自己信服的判斷,把握很小,似是而非。

所以大多數是知難行易,對事情的認知太膚淺,導致了行為與客觀規則相左,但我們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知”不深,我們總認為自己懂了很多,懂的很深,所以就容易說成“知易行難”,是心態不好所致,實則非也,那都是為自己的無知尋找藉口,恰恰證明了自己的無知無能。


分手線

分手線形態是由兩根具有相同的開市價、運動方向相反的K線線組成。

分手線分為兩種形態,一種是前陰後陽組合形態,另一種是前陽後陰組合形態。兩種組合形態的性質有所差別,前一形態多顯示買入信號,後一形態則多顯示賣出信號。分手線出現的頻率不高,一般出現在上升行情和下降行情的運行途中。處在上升行情中的分手線,可適時做多,處在下降途中的分手線適宜做空。

真正厲害的一種交易者:“分手線”形態,你看懂了嗎?

分手線注意事項 :

1、一陰一陽兩條圖線實體的長短要求大體相當,若是一條過長一條過短,會降低判斷的準確性;

2、兩實體間允許有小缺口或輕微的滲入;

3、分手線出現的位置不同,所代表的意義不同。

真正厲害的一種交易者:“分手線”形態,你看懂了嗎?

真正厲害的一種交易者:“分手線”形態,你看懂了嗎?

分手線應用技巧:

分手線在看跌的時候,準確率比看漲時略高。因此,當陰線分手線在高位出現時,一旦見第二根K線低開低走,應伺機減倉,隨後若有技術性反彈,可清倉。當陽線分手線出現時,是下跌的信號,應提高警惕。一旦股價上升乏力,收出陽線,應及時離場。

分手線買賣要點:

真正厲害的一種交易者:“分手線”形態,你看懂了嗎?

真正厲害的一種交易者:“分手線”形態,你看懂了嗎?

真正厲害的一種交易者:“分手線”形態,你看懂了嗎?

真正厲害的一種交易者:“分手線”形態,你看懂了嗎?

分手線注意事項

1、一陰一陽兩條圖線實體的長短要求大體相當。若是一條過長一條過短,會降低判定的準確性。

2、低位的陰線分手線出現後,不能在當日做多,應等到收陽線時,才可買入。因為陰線分手線的最後一條線是陰線,屬於下跌走勢,在下跌慣性的作用下,股價還會繼續下行,收了陽線,才是止跌跡象。

3、處在高位的分手線,無論是陰線分手線,還是陽線分手線,均是強烈的賣出信號。高位分手線出現的頻率很低,一旦出現,就要毫不猶豫地出手,不然就會失去一次難得的逃頂機會。

4、兩實體間允許有小缺口或輕微的滲入。


有個鱷魚法則,大家知道不知道?鱷魚把你腳咬住了,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咔嚓,立刻壯士斷腳,不要去撈,否則你整個人都沒了。也就是說當你發現自己的行動背離了既定的方向,必須立即停止,不得延誤,不得存有僥倖心理。要承認失敗,也要學會放棄。

我有一同學,在互聯網最火爆的時候,因為前期做股票市場掙錢了,也到北京搞了一個網站,投了兩千多萬,聘我另外一個同學——一位大學教授,做營銷總監。一開始熱火朝天,在酒店租了兩層樓。後來發現不對勁兒,又捨不得出來,等到最後清盤的時候,只剩200多萬,1800萬扔了,淚水嘩嘩淌,回到亞運村,又炒股去了。

有時候,面對“沉沒成本”,捨不得是不行的。沉沒成本是指業已發生或承諾、無法回收的成本支出,例如,因失誤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投資。沉沒成本是一種歷史成本,對現有決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不會影響當前行為或未來決策。因此,沉沒成本是決策非相關成本,在項目決策時無須考慮。

用一個最淺顯的例子來說,你花了5元錢,買了一個蘋果,後來發現有點壞了,為了不浪費,你還是吃掉了。這樣你不但損失了5元錢,還吃了一個爛蘋果。其實這5元錢就是沉沒成本,就是你怎麼做都無法收回的成本,在沉沒成本面前,我們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對“沉沒成本”過分眷戀,繼續原來的錯誤,造成更大的虧損。就好像一個姑娘愛上一個爛人,因為覺得之前付出太多了,甚至懷孕了,就勉強嫁了吧,結果婚後可能更悲慘。企業也是一樣,很多企業研發新產品,投資巨大,後來發現這個市場沒戲,又不甘心,非要硬著頭皮做下去,結果一敗塗地。不如把前期研發投入當作是沉沒成本,沉沒掉。

沉沒成本告訴我們,遇到損失,要及時止損。

人生最大的效率在於:有勇氣來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有肚量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有智慧分辨兩者的不同。狠不下心的時候,想想那隻鱷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