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虹市首富》:人性的风筝不脱线

《西虹市首富》:人性的风筝不脱线

莎士比亚说,这个世界用情感看是一场悲剧,用理智看是一场喜剧!《西虹市首富》反过来,乍看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喜剧,其实满眼都是现实主义的悲剧。

“麻花电影”一直以“爆笑”和“解压”为诉求,其实“开心麻花”话剧舞台的作品更加丰富,有开心也有感动,有幽默也有讽刺。“麻花话剧”之所以有一笑解千愁的疗效,更在于它往往关照我们现实的种种,我们许多无法排解的困惑,都能在“麻花话剧”的舞台释然。看得出“麻花电影”在经过了几部先遣兵的趟路之后,这次想表达更多。

《西虹市首富》给沈腾设计了一个月花十亿的艰巨任务,讲述了一个如何绞尽脑汁挥金如土的故事,给我们编织暴富梦和花钱梦的同时,故事不乏时代的反思,即当我们面对财富和人性的抉择的时候,我们党当如何选择。现如今经济腾飞财富猛进,而我们配套的金钱观和消费观,乃至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也到了该清洁洗牌的时候了。

《西虹市首富》:人性的风筝不脱线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做过一夜暴富的梦,沈腾不过是这个大多数的代言人。从人物王多鱼名字的谐音即知,这是一个不无“多余人”意味的角色。然而他和19世纪俄国文学中描绘的”多余人”不同,王多鱼既没有贵族血统,也没有知识分子的基因,更谈不上什么“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顶多是“梦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一人物的基因谱系,倒是和周星驰电影里的小人物更加接近,都挣扎于生活的底层而不是本性,所不同的是,王多鱼虽没有周星驰理想主义的超能力,他却超有钱,而且被这从天而降的财富整的有点蒙。

这个故事很容易让人起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一切皆有钱人设置的真人秀游戏,主人公必须经受种种考验,才能过上富人的生活。我们甚至可以从中看到日剧《从天而降的三亿两千万》和《富豪刑警》的影子,王多鱼既有前者突如起来的财富带来的人生困扰,亦有后者一心散尽家财却没想到财富如雪球越滚越大的烦恼。然而从《西虹市首富》的片尾落幅来看,故事的骨架其是一个传统的黄粱一梦的故事,王多鱼虽然收获了爱情,但却捐光了钱回到原点,和普通人一样,还要为二胎的花销忧心。

《西虹市首富》除了依旧将故事的主场放在西红柿,风格上也沿袭了《夏洛特烦恼》以来的爆笑风。影片可谓全程笑点,喜剧元素武装到了故事的每一个毛细血管,连串联故事的细节,都是喜剧的,甚至是荒诞的。就好比王多鱼那三百亿遗产的继承条件之一,竟然是要在一个月内花掉十亿,这是一个脑洞大开的设计,每个人都可能做过挥金如土的白日梦,但一个月挥霍十亿的春秋大梦,却只有“开心麻花”的脑洞想得出来。除了主线上的春秋大梦,旁支的小梦同样让人心花怒放。有人异想天开地提出了便携式游泳神器的构想,王多鱼立马帮他实现了量产;有人不想再一个人过生日,她刚吹完寂寞的蜡烛,转身就收获了满城烟花的祝福。

《西虹市首富》:人性的风筝不脱线

莎士比亚还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喜剧呢?也许就是把不尽美好的东西粉饰起来给人看。至少《西虹市首富》里是这样的。在金钱面前,高级酒店的职业经理可以放弃职业标准与原则,最好的朋友可以挨耳刮子学狗叫,心灵讲师可以变身谄媚园丁,这些看似惹人发笑的人物身上,沉淀着该片对金元世界的诟病。影片表面上是荒诞喜剧,实则也是讽刺喜剧,讽刺那些被日梦的不劳而获,讽刺那些暴发户的挥金如土,表面上营造了一个挥金如土的故事,其实是以拜金的模式在反拜金主义。

影片荒诞与喜剧之余,其实不无现实的哀凉。以王多鱼为例,他最大的梦想并非从哪里继承一笔莫名其妙的财富一夜暴富,而是想成为一个丙级业余球队的优秀守门员。也许你要问了,业余球队守门员也算个梦想?然而就算是这个无足挂齿的梦想,也与王多鱼渐行渐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胸无大志的王多鱼代表的是我们日常现实的大多数,即白日梦以及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大多数,芸芸众生和微不足道的大多数。这些大多数看似“多余人”,其实也是社会的基础构成,因为他们同时也是善良而不失本性的大多数。同样以王多鱼为代表,在金钱的诱惑面前,“多余人”虽有动摇、挣扎与纠结,但终会作出问心无愧的选择,这就是人性。

整体而言,《西虹市首富》体量大过此前三部“麻花电影”,高度不及《驴得水》,质量在《夏洛特烦恼》和《羞羞的铁拳》之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