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校长:想靠语文得天下,必须从小学抓起!附学习攻略

在查询今年中高考考生的成绩单时,你会发现:

一是分数扁平化,考生成绩挨得很近,同分情况比较普遍。

二是“得语文者得天下”。

比如:

瑞安张楚衣,以718分获得浙江省高考总分第一名。语文131分、数学147分、外语140分、物理100分、化学100分、生物100分。

杭二中的洪扬同学713分;语文122分、数学146分、外语145分、物理100分、化学100分、生物100分。

名校校长:想靠语文得天下,必须从小学抓起!附学习攻略

☞最明显的现象是:低段位拼选考,高段位拼数学,语文决定巅峰。

其实这个趋势从2013年就开始了。2013年开始,中高考的整体难度有所下降,用数理化拉开差距变得越来越难,语文的区分作用因此而更加显著。

语文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总成绩的高低。语文,是各科当中区分度最大、偶然性最强的一门,对于同学们来讲,一般也是最难以把握,难以捉摸的——与确定性、客观性强的数理化相比,语文学科特有的主观性总使人有几分忌惮。

说“得语文者得天下”,并非仅仅强调语文这一门学科的重要,而忽略其他学科。而是,对于语文之外的其他各科,其区分度最大的题目也往往是在考验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而这两种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语文学科完成的。

因此,说语文是所有科目的“幕后黑手”,一点也不冤枉。常常有学生问:

“为什么我身边语文好的学霸门门功课都好?”其中奥妙就在这里!

杭州高级中学副校长、全国语文名师许涛在图书馆报告厅给小学生家长做过一个讲座。

许校长说:“新高考实施后,语文会成为拉分的一门学科,分数考得高的有130多分,而分数低的只有90多分!”

更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一个高中校长,他却认为:

"想靠语文赢高考,必须从小学开始抓!”

"没有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卓越的人可能性几乎为零!”

"小学六年是学好语文的最好时机,小学六年不好好学语文,今后学好语文的概率直线下降!”

"小学期间一定要大量阅读,进入初高中阅读的时间会越来越少 !”

名校校长:想靠语文得天下,必须从小学抓起!附学习攻略

许校长说,在新高考政策下,学生们越来越紧张,进入高一就要面临很多考试!这时候就会发现,大家都知道语数外很重要,但是因为要不断应付接踵而至的学考、选考,几乎没有时间顾及!

所以,小学阶段一定要学好语文,小学阶段语文没学好,今后能学好的概率会大大下降。许老师说,他教了14年的书,发现近年来学生的阅读水平直线下降,很多初中不鼓励学生阅读。很可怕!

学语文最重要的是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对孩子的未来有多重要?

参加多次中高考改卷的言芳老师感慨:“当前的政治主观题可以当阅读理解题做了,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很占优势。”

换句话说,阅读不好的孩子不仅语文拿不了高分,政治、历史,甚至需要读懂题意的数学等理科成绩也会受影响。

喜欢阅读的孩子,词汇量更丰富,拥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商也会更高。而且喜爱阅读的人,在分析问题、陈述问题和学习知识的时候,往往比不读书的人快得多。

名校校长:想靠语文得天下,必须从小学抓起!附学习攻略

培养孩子终身阅读习惯的超实用攻略

1.以身作则,放下手机,拿起书本。

先看看下面几个情况你都中招了吗?

①每天在家大多时候手里拿着手机或平板刷朋友圈、看视频,玩电脑游戏。陪孩子出去玩,车上或走路的时候也会时不时拿着手机点来点去。

②经常在工作、家务或很累的时候,把手机或平板给孩子当玩具玩。

00后和10后的这些婴幼儿为“真正的数字原生代”。他们会比我们更加会利用网络,同时也在网络或电子设备上花费了更长时间。因此,孩子不爱看书,很大原因在于家长。家长不仅不要在孩子面前玩电子产品,而且要跟着孩子一起拿起书本读书。

名校校长:想靠语文得天下,必须从小学抓起!附学习攻略

2.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

阅读环境很重要,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和参加阅读活动。

当然,家里还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最重要的地方。可以给孩子买一个单独的书柜,准备不同类型的儿童书籍,让孩子在家里随时随处都能找到合适的书去读。当孩子玩累了或是坐下来安静的时候都会很容易地从书架上拿出一本爱看的书翻上几页,慢慢就会喜欢上阅读了。

3.鼓励孩子读后“说来听听”

在阅读之后家长可以多鼓励孩子“说来听听”,这样能增加孩子的沟通和表述能力。孩子们只有畅所欲言地谈论自己所阅读的书,在互相讨论中形成自己的理解,阅读才是有价值的。家长要引导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接受他说出来的一切,不管是对是错。

慢慢地,孩子能完整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自主思考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家长可以让孩子试着将观点写出来,孩子尝到甜头后也会更有成就感,从而爱上阅读。

名校校长:想靠语文得天下,必须从小学抓起!附学习攻略

4.坚持每天给孩子读书、讲故事

儿童阅读分为不同的阶段:绘本、讲故事、文字阅读。给儿童讲故事这个阶段非常重要,数十年来的研究显示:

一个儿童听父母讲故事的时间长短,与他数年后的阅读水平有很大关系。

每天给孩子朗读故事,能让孩子了解更多的词汇、并且能提高理解的速度,让孩子接触更大的世界。讲完故事之后,可以根据孩子的反应来判断孩子,并且适当提问。在对孩子提问中,你可以判断孩子是否已经能理解复杂的情节。当你的孩子开始要求你朗读更长一点的故事时,说明他们可以集中更长时间的注意力了。

名校校长:想靠语文得天下,必须从小学抓起!附学习攻略

5.多读原著,小说改编的电视、电影可“做媒”

很多家长都觉得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没有原著好,希望孩子能去读读书。下面是一位家长举的例子:

以前电视剧《围城》热播的时候,我就总是跟孩子说电视哪里哪里改编得好,哪里有出入,哪个人物比较具有原创性,哪一个不同于原著。

于是孩子便有心去翻看一下钱钟书的原著,那是他第一次将一部长篇小说看完,觉得受益匪浅,之后孩子便在电视作品与纯文学作品中找到了一块阅读的天地。

名校校长:想靠语文得天下,必须从小学抓起!附学习攻略

6.阅读不要急功近利,静待花开

阅读并不会在短期内看到明显的效果,阅读在很多时候都是隐性技能。所以家长千万不要渴求孩子能快速进步,有突出表现。

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多读几本书就能写好作文或者成绩就一定非常好。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喜欢读书,但成绩却没有变化。甚至有家长这样说孩子:“你连一个作文都写不好,你那么多书都白看了。”

大量阅读的效果大约在初高中才能显现出来,学习和写作都需要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阅读是积累渐进的技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名校校长:想靠语文得天下,必须从小学抓起!附学习攻略

7.暑假如何用阅读进行真正的反超?

有经验的老师会发现,暑假是一个影响孩子成绩差异的重要时期。

“我们在暑假开始之前都会告诉家长,要鼓励孩子在暑期坚持读书,希望他们能够把阅读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上海一所公办小学任班主任的刘老师表示:“能够坚持阅读的孩子通常成绩都比较好,尤其是后续力量比较强。”

暑假孩子的时间比较充裕,会有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在暑假,家长多带着孩子参加一些阅读活动,在家里组织亲子阅读时间,带着孩子到书店去挑选书籍,这些都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