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者爲友,常識作伴|吳再柱

賢者為友,常識作伴|吳再柱

賢者為友,常識作伴

——讀吳賢友《陪著孩子,慢慢變優秀》

(一)我羨慕那些履歷豐富、見多識廣的教師。吳賢友就是這樣的一位。

他教過鄉村初中,任職過省級示範高中,還受教育部徵調,被派往澳門特區擔任教學指導工作。

在《陪著孩子,慢慢變優秀》一書中,他把內地教育和澳門教育進行比較,是很吸引眼球的。他說,在澳門的課堂上,老師滔滔不絕,學生去見“周公”的場面並不少見;澳門經濟繁榮、物質豐富,學生升學壓力小,課餘時間充裕,但他們之中拿著書閱讀的人很少,基本被手機“綁架”;孩子們學校缺乏熱情和動力並不能完全歸結於缺乏升學壓力和就業壓力,而是因為教學本身……看來,澳門的基礎教育,澳門的課堂教學,問題也不少。

總體上說,澳門學生的文化成績比不上內地,但學生的綜合素養、師生之間的深摯感情,恐怕是很多內地學校無法企及的。作者說,當下的內地學校,學校的社團活動、節假慶典、文體娛樂都刪繁就簡,以至於有學生笑稱,中學三年的學校活動就是每週一早晨在國旗下的訓話。在這樣的情景下,怎敢期望學子們對自己曾經生活多年的母校心懷感恩,想來回報?又有多少人把自己的得失榮辱與母校的教誨扯上關係?

這讓我想起這樣一個案例。某“名校”在高考後,給一名考上清華的學生髮了7萬元的獎金;高三年級新學期開始了,學校打算請那位“學霸”回母校給學弟學妹們講講學習方法之類的經驗;但那位“學霸”問班主任,多少錢一節課?班主任說,學校培養你不容易呀,要懂得感恩呀。該“學霸”說,我考上清華,關學校什麼事?那位得意“學霸”的幾句話,狠狠地打臉了那個班主任,打臉了那所名校。

這雖然是個案,但也有一定的代表性。試問一下,當年我們曾教過的許多“優秀學生”,他們有多少人感謝“恩師”,回報“母校”?我們能怪這些學生沒有感恩之心麼?我想,我們更多的還是要思考我們的教育。因為“培尖”,助長了一些學生的驕、嬌二氣;因為“拼率”,我們曾無視那些成績不好、性格內向的學生。

作者在《每個學生都該成為學校的驕傲》一文裡,引用粵華中學原校長孔智剛在畢業典禮上的講話,值得我們深思:

多年前,在我教過的眾多學生中,有的學識淵博才智過人,現在已成為社會的棟樑;但也有不少平庸之輩,他們職位低微,但仍然怡然自得,默默耕耘,同樣也在造福人群。

很多次在來往港澳的船上,我都會遇見一位在船上服務的校友非常友善地向我打招呼,為我安排座位後,又必見他畢恭畢敬地好好招待其他的乘客。我看到他那種敬業樂業及不卑不亢的精神,不禁肅然起敬。

另一位校友因為學業欠佳,當了清潔工人,他在校園周圍清理垃圾及打掃時,不時向路過的老師們問安,他並不以他的職業低微為恥,還積極地參與各種校友會的活動。他育有一子一女,現在已經大學畢業了。我也同樣為他們感到光榮。

(二)我敬佩那些與書為友、推崇閱讀的賢者。吳賢友就是這樣的一位。

吳賢友認為,一些課堂上,缺少閱讀過程和閱讀方法的指導和提煉;以別人的解讀先入為主,缺少元典閱讀的自身體驗,問題的癥結可能在於我們很多指導者自己不能、不會、也不願讀書。

我也聽過許多語文課,大多教師都是從網上下載一個課件,然後完全按照課件的流程提問、作答,而教者沒有自己的閱讀體驗,沒有自己的文本見解,沒有自己的教材整合。也就是說,教者帶著學生一起去吃別人“嚼過的饅頭”,這樣的課堂是很讓人擔憂的。

該書在每一輯的標題下,都恰到好處地引用幾句教育名言,比如第一輯《做有溫度的教育》,就引用了夏丏尊的話:“教育的水是什麼?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行文中間,作者也常常插入一些小故事、經典語句,比如張伯苓的戒菸軼事,抗戰時期劉文典的“困難當頭,寧可被飛機炸死,也不能缺課”故事,胡適寫給吳健雄的通信故事(“凡第一流的科學家,都是極淵博的人,取精而用弘,由博而反約,故能有大成功”),梅貽琦的“從遊”之說,奧巴馬的兒女情結,等等。這樣的引用,看似尋常,其實折射出作者潛心閱讀、善於積累的好學風。

“課堂上,我喜歡把我閱讀過的書目、摘抄的筆記、提煉的觀點、寫出的文章,一一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對閱讀能夠收穫直觀的感受。”作者的“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做法,帶動了學生的閱讀和積累。“有的學生也循著這條路徑或借或買,去讀去寫。同學們也喜歡把他們的抄寫本拿給我欣賞……”這種做法,筆者深有感觸,“讀書”比“讀屏”,內心更寧靜;沒有圈點勾畫,彷彿沒有讀過;作了摘錄,印象更深刻;寫了書評或讀後感,更能讓人得其三昧、高屋建瓴。

“瞭解一個人,讀通一本書,關注一個熱點”,這是作者的作文指導途徑,以此將閱讀引向縱深,改變學生作文眼界逼仄、思維低幼化的傾向。筆者認為,這種做法指導借鑑,因為它更利於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健全學生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作者說,一個孩子的寫作才華不是我們能教出來的,但我們教師可以教會學生錘鍊自己的方法。筆者深以為然。

作者說,“理想的教育就是一個愛讀書的校長帶著一群愛讀書的教師,領著一群孩子去讀各種各樣的書。”這種教育是很令人憧憬的。最難能可貴的是,他讓同事認識到閱讀的價值,並構建閱讀體系,建立“任務驅動”性閱讀制度;他圍繞“認識自己”“公民意識”“文化追思”等主題推薦書目,幫助學校

制訂計劃,組織分享,策劃出版。“我能做的就是把學生帶進閱讀之門”,這是他的教育信條,並一以貫之地實施著這個信條。

賢者為友,常識作伴|吳再柱

(三)我崇敬那些堅守良知、堅守常識的勇士。吳賢友就是這樣的一位。

因為發現“除掉考試,什麼多沒有”,他便不再去做所謂的“把關”教師;因為覺得在“重點”中學容易消墮人的意志,便申請調到“普通”中學,“陪著孩子,慢慢變優秀”。

在作者看來,教育“陪綁”現象十分嚴重,如果把高考當作教育的全部,那就意味著有超過75%的學生為少數學生陪考,這成本和代價太高了;如果一個孩子的成績不好,拖了班級的平均分,這個孩子幾乎就成了班級的“公敵”,這讓人很無奈,很痛心;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科老師爭奪優秀學生,爭奪學習時間,學生的學習個性和興趣培養,就變成了一句空話。

在筆者教育生涯裡,也曾有過類似的經歷和感受。在許多年前,中心學校為了提高重點高中的升學率,便以每班前三名學生成績來作為教師的考績排位;在一個會議上,我直言不諱,這樣的做法既不人道,也違背教育規律,這讓一些領導頗為不快。在九年級分“快、慢班”的時候,學校領導看到我的考績不錯,有意讓我去帶“重點班”,我婉言謝絕,選擇了“普通班”。因為在我看來,“普通班”更需要我,那些喪失學習興趣的孩子們更需要我,我寧可少得中考獎金,寧可不要帶“重點班”而獲得的光環。

作者認為,教育有一些基本理念,比如說“知行合一”:教育孩子的生活理念、人生觀和價值觀,我們自己一定要努力踐行,給孩子樹立典範,做到“言行一致”。筆者看來,這一判斷,觸及到了教育的本質:知行合一,言傳身教。做父母的,做教師的,做領導的,還有一些知名的公眾人物,千萬不要嘴裡說一套,手上做一套;人前做一套,背後做一套。“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父母、教師、領導和公眾人物的影響力,不在於你說得有多好,而在於你做得有多好。

《不言棄,方可抵達未來》《孩子,老師送你回家》等文章講述的教育案例,讓我想起了自己一下教育故事:用書信喚醒“問題學生”;把全班44名學生,一個不少地用文字的形式請進博客,取名曰“這群少男少女”;在整整一個學年裡,與學生一起寫“生活化作文”,形成了一本《鄉村少年說》的書稿,25萬餘字;主管政教期間,在全校推進“學生角度的德育”,三年下來,學生的流失率由原來的百分之五以上,到後來的幾乎為零。這些教育經歷,越來越讓我深信,只要堅持教育良知,堅守教育常識,我們的教育必將會“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吳賢友這三個字,也許還不算很有名氣;《陪著孩子,慢慢變優秀》一書,也許還沒有很大的影響力。然而當我們靜心聆聽作者的教育故事,細細品嚐作者的教育感悟,我們便可以從中獲得一種人道的、理性的、堅定的教育良知,獲得一些尋常的、細膩的、溫婉的教育常識。這樣,我們便能更從容、更勇敢、更有底氣地走進教育新時代。

——《陪著孩子,慢慢變優秀》,吳賢友著,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

賢者為友,常識作伴|吳再柱

請點“閱讀原文”:《公民教育與現代學校》《鄉村教師突圍》(吳再柱著,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