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拥有这样东西

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拥有这样东西

01

大学同学群里有一个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它不仅自己在工作上十分拼命,还常常劝诫别人要拼命工作。

只要群里有人哭诉生活中的不如意,被拼命三郎看到,他一定会当即回复是没有拼命工作惹的祸。

朋友渐行渐远,拼命三郎认为是一个朋友不够拼命工作,跟不上另一个朋友的步伐。

男女朋友分手,拼命三郎认为是男孩子不够拼命工作,给不了女孩子要的诗和远方。

在拼命三郎的眼中,没有什么事情是拼命工作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更加拼命地工作。

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拥有这样东西

今年年初,拼命三郎发现自己的皮肤上开始出现小面积的皮疹,然而,对于工作重于一切的他,并没有在意。

可就在初春的时候,拼命三郎熬完最后一个加班夜后,累倒在办公室,皮疹终于引起拼命三郎的警觉。

经确诊,拼命三郎患上了血管炎,长期的熬夜加班和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体内纤维素沉积,肾脏严重受损。

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拥有这样东西

拼命三郎是不幸的,他赚来了票子,赔上了健康;拼命三郎又是幸运的,他还有一条命在,他终于辞掉了工作,不再拼命,只管养病。

02

常常被这样的理论刷新三观:玩命工作,是年轻时最好的生命状态;为了活命,拼命工作。

生命只有一次,哪能是说玩就玩?说拼就拼的?

拼命工作,可以让人活命,亦可以让人丧命。

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拥有这样东西

复旦大学的于娟老师,是另一位“拼命三郎”,不同的是,于娟老师因为拼命工作失去了生命,她的事例再一次告诉我们:即便为了工作,命也拼不得。

2009年12月,当于娟老师被确诊为乳腺癌时,她开始反思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她写下了70多篇癌症日记,给我们这些还在为工作而拼命的人,一点点思考。

于娟在与癌症抗争的日子,坚持每天发文到博客,她在博客中说后悔自己10年来基本没有12点前睡过,更甚的时候是熬过整个通宵。

她坦言自己以熬夜为代价考下来的GT证书“毫无价值”,她还称以熬夜为理由的考研复习是“堂而皇之”。

的确,与生命相比,所有的理由都是堂而皇之,所有的证书都会变得毫无价值。

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拥有这样东西

于娟被转载的最多的日记段落中这样写道: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被癌症夺去生命的拼命工作的于娟,正是一个两岁孩子的母亲,也是一位大学副教授的妻子。

健康是一种与他人有着连带关系的责任。

一个生命的终结,也代表着一家人快乐的终结。

03

著名企业家李开复,年轻的时候为了拼命工作一天只睡4个小时。

当医生宣告他已经是淋巴癌第四期时,他才真正意识到健康的可贵。

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拥有这样东西

经历了一年多的治疗时光,他发出这样的感叹:跨过死荫的幽谷,那是我第一次如此真实地体验到健康的可贵。

曾为了工作不惜拼命的他,如今说:不要和别人拼命,要比赛的话就比睡得更舒服。

是啊,生活有质量的前提一定是睡眠有质量。

04

那些高喊“拼命工作万岁”的人,虽然嘴上说忙碌使他们更具幸福感,但他们浓重的黑眼圈已掩盖不了他们的身心俱疲。

那些以健康为代价换回的票子,总要一天,会为了赎回健康,将票子甩出去。

留得生命在,不怕没柴烧。

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我们想要到的远方,终会抵达。

只是,我们可以不必拼命。做一个不是拼命工作,而是努力工作的人。

努力工作,努力生活,努力发现更多未知的美好。

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拥有这样东西

而这些的前提是:我们活着。

健康,才是生活的源动力。

拥有健康的身体,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成功。


喜欢文章请点赞,关注,分享,留言!期待遇见悦读,遇见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