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为做大平凉旅游支招!

「关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为做大平凉旅游支招!

“游”“学”相长做深度旅游

——访《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

李栓科,平凉大地走出的知名科学家、著名媒体人,曾长期从事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地区的地貌、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获中国“第二届优秀青年科学奖”等多个奖项。

「关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为做大平凉旅游支招!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是此次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平凉分会场系列活动2018年平凉·崆峒文化旅游节——“风物之旅—崆峒行”活动的主办方之一。7月21日,本报记者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栓科作了专访。

作为地理方面的专家,李栓科认为平凉是中国从东部到西部的过渡地带,是“桥头堡”地带,东部的季风影响区、西部的干旱地区的烙印在平凉很明显,从农业地带到农牧地带的过渡也在平凉这个地区表现明显,平凉这片黄土地有自己独特的精彩。

李栓科说:“平凉除了气候适宜、风光美丽、文化深厚、美食诱人外,这里的山川结构在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比如说,其他地方的人看山,要抬头仰望,而我们看山是低头俯视,平凉的山是朝下长的,我们这种独特的地理特征,是做好旅游的‘引爆点’。”

对于如何更进一步做大平凉旅游,李栓科希望平凉做深度旅游,把“游”和“学”结合起来。李栓科说,当今时代,旅游已经发展到深度的、有所获得的旅行。平凉要把独特的过度地带留下的自然、地理、历史交替演绎的故事挖掘出来,把“游”和“学”结合起来,让游客“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在旅游的同时,放松身心,增长见识,学到知识,从而做大做强平凉旅游。

李栓科告诉记者,“风物之旅—崆峒行”类似的活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还会继续和平凉合作开展。会选择一个地方,先挖掘整理自然的、人文的、历史的、文化的等等很多垂直性的标贴,筛选后进行横向的切割,落在“点”上,最后形成“网”。然后选择合适的明星、名人、大V在这个“点”上用他自己的视角去解读,这样会形成爆发式的传播,如果这些“大腕”每个人有千万级的传播量,综合起来,就能达到上亿次传播量。李栓科说,这是新时期,非常好的传播手段和方式,我们会用新的技术、新的理念对平凉进行宣传推介。

李栓科也非常关心家乡的苹果和红牛产业。他说:“平凉的苹果口感好得很!我们的苹果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最优质、口感最好的苹果。我们要一起努力,提高平凉苹果的知名度,要让外人知道,只有我们这种干旱地区、黄土高原地区的独特地质、光照条件才能种植出这么好吃的苹果。平凉牛肉也很好,那是百吃不厌,不比日本的和牛牛肉差多少。‘酒香不怕巷子深’,相信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会知道平凉苹果和红牛的。”李栓科表示,愿意尽最大努力,继续为推介平凉的苹果和红牛做出贡献。

「关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为做大平凉旅游支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