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成爲國際化人才!

2018年7月8日14:00,由新航道深圳學校舉行的青少年家庭教育養成主題講座——“如何培養孩子成為國際化人才”在威尼斯睿途酒店隆重舉行。

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首席人力資源官楊明老師分析了目前國內學生學習和家長教育的現狀,用生動形象肢體語言、切身的經歷,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家長,讓我們受益匪淺。

如何培養孩子成為國際化人才!

楊老師與同學們分享瞭如何成為國際化人才的四個方面:

· 規劃現在、追趕未來

· 國際化人才的核心素養

· 如何培養核心素養

· 培養過程中家長的定位和作為

規劃現在、追趕未來

講座開始前,楊老師給我們觀看了《極限挑戰》中的一個片段。“極限男人幫”向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提出了6個問題,遊戲的規則是,每個問題的答案如果選是的話,就往前走6步,到下一條線,如果不是則需要停留在原地。

第一問:

你的父母都接受過大學以上的教育嗎?

第二問:

你的父母是否為你請過一對一的家教?

第三問:

你的父母是否有能力

讓你持續學習一門特長

且目前還保持一定的水準?

第四問:

在你18歲以前,是否有一次以上的出國經歷?

第五問:

你的父母是否承諾過送你出國留學?

第六問:

父母是否視你為驕傲

並且一直在親友面前炫耀你?

如何培養孩子成為國際化人才!

6個問題問完後,有幾個同學還留在原地未挪出一步,而最前面孩子和他們的距離,已經相差很遠很遠了。

按照現在的距離為各自的起點,顯然有不少學生比同齡人遙遙領先。而這些領先的優勢,和孩子們本身沒有關係,他們之所以贏在起跑線上,是父母給他們創造的優勢。

在當前的國際背景下, 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們成為國際化的人才,不僅要靠孩子後天的努力,作為家長,我們要更努力幫助他們,要為他人生的每一場比賽打基礎。無論現在落後多少,都不算遲,握緊拳頭,帶著孩子努力向前奔跑。

如何培養孩子成為國際化人才!

國際化人才的核心素養

進入 21 世紀以來,美國也好,歐洲也罷,紛紛提出了培養核心素養的綱領或計劃。他們均對國際化人才有著4C的要求:

1.交流Communication

2.合作 Collaboration

3.批判性思維 Critical Thinking

4.創造力Creativity

如何培養孩子成為國際化人才!

如何培養核心素養

1. 提升語言能力。據統計,每年會有接近8000名中國學生被勸退,57.56%學術表現差,22.98%學術不誠實,語言不過關是重要原因之一。

2. 認真學習功課。無論你的能力多高,要想成績好,好好聽課最重要!。

3. 參加學校和社會活動。對於留學生來說,如果缺乏在學術競賽、運動或藝術方面出色的表現,不妨在社會活動方面多做些實踐。

4. 學習獨立思考。富蘭克林說過:“讀書是易事,思考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當代學生的學習,應側重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獨立思考也應是學生學習的很重要方法。養獨立思考能力,需要我們經常自覺地進行鍛練。

如何培養孩子成為國際化人才!

培養過程中家長的定位和作為

1. 給孩子們更多時間。父母花更多時間陪伴的孩子將擁有更好的智商。根據一項新的研究,花大量時間與父母在一起的孩子將擁有更高的智商。

2. 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幾乎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孩子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3. 幫孩子做規劃,不是做決定,要相信支持孩子。21世紀將是“自主選擇”的世紀。人們必須積極地管理自己。進入社會後,孩子必須自己決定自己的行業,自己的老師,自己的老闆,自己的公司……每一天面臨的都是選擇。

在未來的育兒路上,父母應該在尊重的前提下,和孩子有平等的對話與交流,幫助孩子分析利弊,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判斷好壞。因為,父母的“任務”不是讓孩子長成父輩希望的樣子,而是支持孩子們綻放自己燦爛的人生。

如何培養孩子成為國際化人才!

最後希望來到現場的家長朋友,通過楊明老師的這場講座,能夠獲取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