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安厅长履新半年,看如何谋篇布局

2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在公安厅召开干部大会,宣布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决定,自治区副主席杨伟东兼任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马明不再担任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

翻阅杨伟东的履历发现,他一直工作在江西,此次“北上”内蒙古,就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公安厅长,面对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工作,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如何谋篇布局,考量着这位新任副省级公安厅长的智慧。

从公安厅长履新半年,看如何谋篇布局

杨伟东的雄心——内蒙古公安工作五年内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带出一个团结进取、作风务实的坚强班子,抓出一支执法为民、善打硬仗的公安队伍,创出一大批特色鲜明、全国领先的亮点工作”。履新之初杨伟东如是表态。

2月6日,杨伟东同志在新一届公安厅党委第一次(扩大)会议上强调:“从现在起,全区公安机关上下都要牢固树立争先进位意识,前提是要把工作做好,力争做到一年一变样,三年进入全国第二梯队,五年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这是以杨伟东为班长的新一届厅党委给内蒙古公安制定的工作目标。这位新任“掌门人”给内蒙古公安工作设计出的规划图,也彰显了他的雄心。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定好位、瞄准方向,唯有“干”字当头,才能实现预期目标。如何干?怎么干?从几次重要会议可以看出杨伟东的施政理念

2月9日,全区公安局长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对于这次会议,内蒙古公安全警上下都很期待:一把手6天前刚刚就位,说什么讲什么,应该代表着新厅长的施政思路。

杨伟东做了题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力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保驾护航》的报告,按照政治惯例,这个报告是总结以前的成就,布置下一步工作。

和往常报告“大成就、小遗憾”有点不一样的是,杨伟东在报告里通篇似乎更多体现出对下一步工作怎么办、怎么干的想法。在这里摘两句大家体会体会。

要强化素质“大提升”,持之以恒学思想、学精神、学法纪、学本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坚持通过教育培训等多种途径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

推动作风“大改进”,紧盯公安机关作风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走访人民群众听呼声,走访服务对象听建议,走访行业单位听意见,走访党政机关听要求,真正摸准下情、吃透上情,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作风;

深化问题“大排查”,围绕新时代公安工作对新形势新要求的不适应,全面排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短板,找准病灶,分析原因,坚持问题导向,做到刀刃向内,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推进机制“大创新”,着眼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公安工作长远发展,以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的精神,坚决破除信息化系统分散建设、警种单打独斗等不合时宜的机制弊端,推动战斗力生成由传统模式向“智慧公安”转变,不断增强公安工作创新发展活力和现代化水平;

狠抓工作“大落实”,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精神,聚焦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公安部的部署要求,强化责任担当,增强工作执行力,不讲条件,不找借口,不打折扣,切实把上级精神和部署落实落细落响,真真正正转化为内蒙古公安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

实现事业“大作为”,坚决在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使命担当上实现大作为,坚决在争得内蒙古公安在全国应有地位的奋进过程中实现大作为,坚决在护航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变责任下实现大作为。

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护航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大力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从严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公安队伍。要大力实施科技兴警战略,把“智慧公安”建设作为“龙头工程”、“发展工程”,作为公安工作的“重头戏”,实现现代警务模式的全面升级。要大力实施改革强警战略,着力解决影响公安机关战斗力和基层活力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深层次问题

透过这段政治正确的格式语言,我们似乎看到这样一句潜台词:要尽快摸清家底,找准问题,实现改革创新突破的关键是抓队伍抓落实。

3月23日,杨伟东主持召开内蒙古公安厅第5次党委会扩大会议,以清单的形式列出2018年全区公安工作要点、2018年全区公安重点工作和重中之重的工作。

从这两个会议不难看出,杨伟东的施政理念逐渐清晰: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

坐标已定,路径清晰。

杨伟东的“杀手锏”---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

九江人对杨伟东的评价非常高---“好书记”、“重情重义”、“敢讲实话的领导”……九江人敬重他们的杨书记,杨伟东也一样热爱九江,他也以“老九江人”自居。

1月20日,杨伟东赴内蒙古工作履新,杨伟东以一封“家书”向九江父老乡亲告别。

“组织安排我到内蒙古工作,我坚决服从,已于1月20日到岗。因时间仓促,临行前未能一一道别,谨此向大家说声‘再见’。大家读到这封信时,我已在1700公里之外的塞北,感念着我的第二故乡——九江。”这封《杨伟东致九江人民的一封信》一经发布刷爆了九江人的朋友圈。

从公安厅长履新半年,看如何谋篇布局

在告别信里,杨伟东深情写道:“在组织的关心培养和人民的信任支持下,我从2015年12月16日起成为一个满怀憧憬的‘新九江人’,到2018年1月19日又成了一个满怀眷恋的‘老九江人’”、“两年一个月时间,能够为九江的改革发展、民生福祉奉献个人的绵薄之力,是我一生的光荣和自豪。虽然我来到了新的岗位,但我牵挂九江人民的情永不改变、感恩九江人民的心永不改变。最后,千言万语化作最真诚的祝愿:祝九江明天更加美好!愿九江人民更加幸福!

九江人之所以拥护敬重杨伟东,一来他带领九江人民真抓实干,给九江带来实实在的变化,让九江人民感受到沉甸甸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二来带出一支干事创业的班子,让百姓信服,让人民满意。

从公安厅长履新半年,看如何谋篇布局

时任九江市委书记杨伟东调研

或许是做过地市级主要领导的经历,杨伟东抓班子带队伍管理有自己的“杀手锏”——立规矩。

其身正不令而行。队伍管理,根子在于抓班子。

2月6日,新一届公安厅党委第一次(扩大)会议上,杨伟东给领导班子“立了规矩”:思想要高度统一,班子要高度团结,工作要高度负责。

“三个高度”提法,指向很明确:各部门一把手要带头发扬民主,统揽而不独揽,领唱而不独唱。副职要努力维护正职的威信,主动挑担子、敢担当,当好帮手和参谋,独挡一面又不各自为政,同时强调班子之间要互相帮助不嫌弃,互相信任不猜疑,互相“补台”不“拆台”。

“我首先带头做到,请同志们多监督、多关注。”杨伟东公开表态。

也正是这次会议上,细心的民警会发现,杨伟东在报告中提到,让基层民警有干头有盼头的词汇,以下是杨伟东的讲话,节选一段:

一是把握一个原则。就是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警原则。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要落实“一岗双责”,强化管党治党的政治担当,真正担负起从严治党、从严治警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切实把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抓在日常、严在经常。要把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基层的同志们,他们太不容易、太辛苦、太需要理解、支持和关心。机关的同志要坚决克服一些假、大、空的作风和思想,人、财、物和政治待遇都要向基层倾斜。

二是树立一个导向。就是选人用人在坚持德的基础上,要做到一切以工作为导向,以干好工作为标准。今后,要叫响“干好工作是硬道理”的口号,让有能力的人敢冒尖,肯干事的人干成事,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不干事的人没市场。

三是守住一条底线。守住自己为官、从警、做人的底线,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淡薄名利、洁身自爱,不该吃的坚决不吃,不该拿的绝对不拿,不该去的地方绝对不能去。

“厅党委班子要给全厅作表率,我要给厅党委班子作表率,请大家时刻监督我、提醒我。”杨伟东郑重承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进一步规范管理,形成按流程办事,用制度管人、凡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良好机制。杨伟东主持厅党委会议,陆续审议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工作规则》、《公安厅党委巡查工作办法》、《公安厅督察工作办法》、《全区公安机关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公安厅机关投资项目审计暂行办法》等。这一系列规则的制定出台,标志着权力运行机制更加规范,套用一句时髦的话,真正将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

杨伟东的路径——稳健开局,在变与不变中施政

“新官上任三把火”,按照惯例,但凡新任领导履新,总会有所“动作”,展树自己的施政理念,宣布自己的施政纲领。

杨伟东就任新厅长,他会怎么做?可以想象,内蒙古警界上到高层下到基层都在观望。

然而,在履新的第一次干部大会上,杨伟东却出人意料的宣布“

三个不变”,上一届厅党委做出的正确决策不变;厅党委成员现有分工不变;厅机关已经形成的有效机制不变。全警上下期待的新厅长这只“靴子”落地,杨伟东以“稳”开局,干部心稳、工作平稳。

其实细心的人发现,这半年来,虽然没等来新厅长的“三把火”,却悄悄地正在发生着变化。

3月23日,杨伟东主持召开内蒙古公安厅第5次党委会扩大会议,审议通过“大学习、大提升”活动方案和“大调研、大排查”活动方案。这“两项活动”被杨伟东及新一届厅党委确定重中之重工作,并置为首位。

杨伟东把“两项活动”定位为,提升公安队伍素质和公安工作水平的治本之策,是整体工作的“助推器”。

要始终对标新时代公安工作的任务要求,瞄准能力素质的差距不足抓“大学习、大提升”,紧盯公安工作的问题短板抓“大调研、大排查”, 从最突出的短板补起,从最棘手的问题改起,敢于揭短亮丑,善出管用实招,确保活动成果的“含金量”。对于“两项活动”杨伟东做了指向定调。

内蒙古公安工作,一年一变样,三年进入全国第二梯队,五年进入全国第一梯队,杨伟东的雄心底气何来?关键在人,要有一支素质硬、本领高的队伍。

杨伟东是在江西成长起来的干部,既有主政设区市、县工作经历,也有省直机关工作经历。杨伟东深谙锻造、提升队伍能力素质的重要性。开展“大学习、大提升”用意不言自明。

“‘大学习、大提升’活动的重点是学思想、学精神、学法纪、学本领,一定要做到系统学、全面学、扎实学。”

“‘大学习、大提升’,要紧紧围绕“政治过硬、本领高强”这一主题,坚持质量和效率并重,努力做到‘缺什么学什么、差什么补什么’”;

“‘大学习、大提升’,关键要把握一个‘大’字。要强化实践、实干、实效意识,通过大学习,推动大落实”;

“‘大学习、大提升’,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学用结合,知行合一”;

“‘大学习、大提升’,要开展‘拜师学艺’活动,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结对,实现老带新、新教老” ……

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学用相长,杨伟东在多个会议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来自公安厅政治部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组织各种培训活动2300余期(次),累计培训民警、警务辅助人员46200余人次。全区共创建业余警校194所,微警校1496所。“拜师学艺”共结对师徒8538对,其中徒弟为正式民警的3602对,徒弟为警务辅助人员的4936对。

杨伟东来内蒙古工作半年,给人的印象是:走得多、看得多、说的少

多听多看,边走边调查,高节奏的背后,是尽快了解内蒙古公安实际情况,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3月至6月间,杨伟东先后赴呼和浩特市、兴安盟、赤峰市、包头市、通辽市、乌兰察布市、呼伦贝尔市、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走基层入所队,察实情、听真话。

杨伟东及新一届厅党委目的很明确,就是把实际情况摸上来,把基层的意见想法汇起来。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找准症结,才能理清思路、对症下药,才能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率先垂范,身体力行。

赴任第二天杨伟东就赴呼和浩特市基层派出所调研。

从公安厅长履新半年,看如何谋篇布局

2月4日至5日杨伟东副主席先后一共召开四次座谈会,分别由基层民警、部分盟市公安局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厅直部门部分负责人参加。杨伟东广泛征求了不同层面、不同对象对全区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是一次“开门纳谏”和集思广益的一次“问诊把脉”。

随即公安厅组成 12个调研组,由分管厅领导挂帅,各处室主要负责人参加。全区各地公安上到机关下到所队“大调研、大排查”成为重点工作。

在“大调研、大排查”活动中,既要真调研、真排查,又要深入思考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确保做到标本兼治。

“大学习、大提升、大调研、大排查、大落实”五位一体,把脉定向、求策问计,找准了切入点、发力点,为内蒙古公安下一步怎么走指明了路径,找准了抓手。

纵观半年来的工作,不难发现:实打实地干工作,精准地解决问题,动真的、来实的。杨伟东已经给内蒙古公安打上了“争先进位”的标签。见证内蒙古公安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