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煤炭正名:界定清洁能源 应论排放不问出身

“煤炭是篇大文章,做好不容易。”界定清洁能源,应该只论排放,不问出身。从不受待见到逐步认同,煤炭的价值正在被重新认知。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要“立足我国国情,紧跟国际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这肯定了煤炭的地位,给我们提出了希望、指明了方向、赋予了重托,站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战略高度,在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丰富性、经济性、可洁净性和保障程度高的优势,准确把握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坚持调整存量与做优增量并重、提质增效与集约发展并重、深化改革与创新驱动并重,全面推进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化开采和清洁高效低碳集约化利用。

中国煤炭探明储量约1.3万亿吨,占化石能源储量的96%。2017年,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为68.5%和60.4%。有研究表明,预计到2030年,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占50%,2050年占40%。煤炭相当长时间内仍将是中国的主体能源,也将是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的基石。我国的资源禀赋也决定了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不会发生根本变化。为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在未来较长时间内煤炭仍然是主要、稳定、经济、可靠的能源。

煤炭可以成为清洁的能源和资源。目前,科技创新促进了煤炭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清洁开采、清洁利用和清洁转化,煤炭正在成为清洁的化石能源和资源。因此,大家还需公平地、公正地、理性地对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