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涵江驚現西漢古戰場,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莆田涵江驚現西漢古戰場,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文:聞道 圖:木痴

涵江白沙的越王臺遺址是西漢時期古戰場。這兒曾經鼓聲號角大作,金戈鐵馬,沉悶的喊殺與短促的嘶吼直使山谷顫抖。奈何成王敗寇,一切早已被雨打風吹去,青山埋骨,一役成枯,引得流離無數。如今,只剩荒涼的古蹟供後人追思。

閩有東越王餘善者

莆田涵江驚現西漢古戰場,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涵江區白沙鎮馬洋古院山的越王臺遺址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說到越王,很多人首先會想起春秋時期的越王勾踐。其實,福州、莆田等地確有勾踐的後裔。據《史記·東越傳》記載:“閩越王無諸...其先皆越王勾踐之後也。”無諸輔助漢王滅楚有功,劉邦封他為閩越王。

莆田涵江驚現西漢古戰場,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到了漢武帝時期,無諸長子郢死後,漢武帝封次子餘善為東越王。餘善奉命走海路攻打南越,不幸遇到颱風,延誤戰機,漢武帝欲興師問罪。餘善舉兵反漢,自立為武帝。

莆田涵江驚現西漢古戰場,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漢武帝遂派大將朱買臣帶兵討伐。餘善帶領軍隊奮戰,卻兵敗退至莆田,以越王山為統率部,安營紮寨,屯墾練兵。據明代周華的《遊洋志》記載:“越王山在興化縣南廣業裡,又名越王臺。”

莆田涵江驚現西漢古戰場,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因餘善軍中有人叛變,半夜引漢軍偷襲。敗馬號鳴向天悲,餘善向東麓敗逃,棄劍於烏沙池,此處因此得名“劍池”。朱買臣抓獲餘善將其斬首,首級懸掛在越王山南麓(今白沙鎮長興村)樹上示眾,如今此處仍名“隔瞑(晚)頭”。

莆田涵江驚現西漢古戰場,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餘善大將騶力殊死搏鬥,不肯屈降,最後投潭殉難。傳說於《興化縣誌·潭志》所說的“瓢湖溪趨流至此”的“將軍潭”(今萩蘆溪上游東泉村邊)。此後,閩越國破、民眾四散遷徙。

莆田涵江驚現西漢古戰場,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後人在越王臺西側建了宏偉的古院寺九經山玉皇殿以緬懷東越王餘善;並在東泉村“將軍潭”邊建將軍廟等。

飛將不在,古蹟殘存

莆田涵江驚現西漢古戰場,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興化縣誌》具體記載東越王餘善在莆田廣業裡越王臺附近的許多遺蹟。

莆田涵江驚現西漢古戰場,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古院山的越王臺成為福建故壘尚存的古代戰爭遺址之一,它部分石頭牆基尚存,寨堡石牆保存較好。

莆田涵江驚現西漢古戰場,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越王臺東臨溪流,山勢陡峭,地形複雜,可俯瞰東、北、西三地:莊邊、白沙、新縣三鎮許多村莊一覽無餘,盡收眼底。故在古代設有軍事烽火墩臺,有“三燧烽”三字的石碑一塊,嵌在臺邊。雖然“三燧峰”石碑未找到,但文獻有清楚記載。

莆田涵江驚現西漢古戰場,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餘善虎踞越王山這個可守可退的理想軍事要地,安營紮寨、屯墾練兵。民間傳說,餘善軍隊曾在越王山下平原牧馬,牧馬之地稱為“馬洋(據傳為今白沙鎮寶陽村)。

莆田涵江驚現西漢古戰場,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1993年,寶陽村村民前壠開荒,發現一特大石槽,系用整塊花崗岩巨石鑿成,四周多處有篆刻“越國”字樣的馬槽,可作為越王駐兵牧馬的佐證。相傳越王臺附近埋有十部石棺,前幾年,有人在開荒種果時挖到一部石棺,據說裡面裝有三甕,後不知去向,石棺遺址還在。

莆田涵江驚現西漢古戰場,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2002年省文物專家在越王臺發掘出一批漢代文物,證明越王臺確為漢代建築。

莆田涵江驚現西漢古戰場,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宋代樞密院編修、歷史學家鄭樵及其父鄭國器古墳遺址也在越王臺內。宋宣和元年,鄭樵父親病逝於蘇州,年僅16歲的他護其父靈柩回鄉,葬于越王山。此後,便在越王山下的南峰築舍,謝絕人事,守墓讀書,立下宏願。

理應保護,亟待開發

莆田涵江驚現西漢古戰場,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莆田是千年名邦,不僅自然資源豐富,人文歷史資源更是源遠流長。越王臺作為莆田最早的古蹟承載著豐厚悠久的歷史文化,擁有獨特秀美的自然景觀,亟應加大宣傳力度,開闢成旅遊勝地,讓更多的人知道、瞭解它。

莆田涵江驚現西漢古戰場,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越王臺遺址如殘簷斷壁般的支離破碎,兩千年多前的激戰似天邊的晚霞消散,不曾聽戰鼓四起,不曾見狼煙滾滾,只剩這段神秘的歷史等待著後人回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