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晖:绘画兰花要牢记“一波三折”,笔锋的转换也要多悟多练习

跟张晖老师一起学画画,〔绘画君子兰花〕

第七期

张晖:绘画兰花要牢记“一波三折”,笔锋的转换也要多悟多练习

很高兴学国画课程已经讲到了第七期,对此课程感兴趣的同学朋友们,可以关注订阅头条号前往历史消息,观看前六节课程,跟着张晖老师一起学画画,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下面开始今天的课程,我们在绘画兰叶时,如果运用两到三种用笔,那么画出来的兰叶就不简单。在我们每一个用笔,每一条兰叶里面,所有的用笔都包含好多内涵。如果一幅画里面,都采用中锋用笔那是不可以的,同样道理,如果都采用侧锋用笔也是行不通的。我们要解决并掌握中锋、逆锋、侧锋、与拖锋,还要善于绘画线条时,可以将不同的笔锋自然地转换。

张晖:绘画兰花要牢记“一波三折”,笔锋的转换也要多悟多练习

张晖作品:含情默默 68cmX48cm 

虽然画兰花时只有区区几个叶,看似单调,但是如果用笔对了,那就会神采飞扬、气象不同。画面就会非常丰富、有内涵,既有心境又有气韵,在画面里充分地体现出来。

张晖:绘画兰花要牢记“一波三折”,笔锋的转换也要多悟多练习

▲ 第一笔

张晖:绘画兰花要牢记“一波三折”,笔锋的转换也要多悟多练习

▲ 第二笔

图上就是中锋用笔然后转侧锋用笔,第一笔长,转侧锋;第二笔侧锋转中锋,进行着一种变化;

张晖:绘画兰花要牢记“一波三折”,笔锋的转换也要多悟多练习

▲ 第三笔

第三笔就可以是小一点儿的变化,简简单单地一笔,整个构图重心就变化了,整个势就往这边去了,就好像我们讲跳舞,一定要有个势。

张晖:绘画兰花要牢记“一波三折”,笔锋的转换也要多悟多练习

我们中国画特别讲势,这个势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要有动感,就像一条鱼畅游时会有方向感,十分生动。避免如上面图示的绘画形式,即便兰花是这样的生长,但是也不能这样去画,它没势再怎么画也是不好看。

张晖:绘画兰花要牢记“一波三折”,笔锋的转换也要多悟多练习

▲《郑思肖墨兰图》

但是郑思肖(元代)有一张墨兰图,他虽然用的是兰花生长的形态,但是他画出好多变化来,把势给调了,画面也很优美。不过这样的绘画水平是很高的,一般初学者是很难掌握的,所以说先不要去尝试这样的绘画。

张晖:绘画兰花要牢记“一波三折”,笔锋的转换也要多悟多练习

对于用笔的变化,需要大家每一笔每一笔地反复练,才能掌握住各种变化。一笔里能有多种变化,不全是直的,有往上弧的,有往下弧的,有外弧加内弧的,只有丰富起来它才好看。再比如下旋,然后就上旋悠起来。画笔走起来弯、垂、收,它有一个节奏的变化。这样画面才有线条节奏的舒展和美感,这需要长期的练习才能掌握住,大家要知道这样的绘画道理。

张晖:绘画兰花要牢记“一波三折”,笔锋的转换也要多悟多练习

▲三折画兰叶

在画画里常会讲到一波三折,那么为什么是三而不是四?为什么不是五、六、七呢?因为三是一个奇数,它是存在一个节奏的变化,而四是两边对称。画兰叶恰恰就很注意这个问题,一波三折, 起笔顿起来然后走起来,一波三折,三折就是三个变化,起笔—抬起来—顿起来—抬起来—顿起来,形成一个兰叶的透视变化。

张晖:绘画兰花要牢记“一波三折”,笔锋的转换也要多悟多练习

▲四折画兰叶

通过图示,不难发现这个三折好看,四折就不好看,发现绘画用四折感觉线就顿了,节奏有点衰了,画面感平平,不如三折好看。所以说,我们绘画时一定是三折三顿,这才好看。

张晖:绘画兰花要牢记“一波三折”,笔锋的转换也要多悟多练习

▲一折一顿

张晖:绘画兰花要牢记“一波三折”,笔锋的转换也要多悟多练习

▲一折二顿

张晖:绘画兰花要牢记“一波三折”,笔锋的转换也要多悟多练习

▲一折三顿

我们练习起笔顿笔、中锋用笔、侧锋用笔,可以是一折一顿、一折两顿或者一折三顿,但是不能有四顿,不能有过多的变化,即便它实际上的透视关系有可能会是这样的,但是在我们绘画的时候就不要再加入,最多三个即可,这点需要大家用心注意一下。

张晖简介

张晖:绘画兰花要牢记“一波三折”,笔锋的转换也要多悟多练习

张晖,1986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同年攻读鲁美硕士研究生,1989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专攻大写意花鸟画,擅画兰、竹、猴、猪、鸭等。现为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沈阳文史馆研究员。

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美展并获奖,连环画《驼峰上的爱》获七届全国美展银奖;数百幅作品及多篇学术文章发表于国家级专业书刊;《张晖作品集》、《中国近现代名家作品集·张晖》、《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丛书·张晖花鸟画作品精选》等八部个人画集及多部主编、参编教材先后出版;在法国巴黎、烟台画院、辽宁博物馆、北京荣宝斋大厦、俄罗斯托姆斯克、日本东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和多次在全国范围内招生举办张晖写意花鸟画高研班;数十幅作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中外美术学院和美术馆等文博机构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