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火星移民路線圖

火星,一顆紅色的星球!

火星上有山,有水,有峽谷,有大氣,有微弱的磁場。火星上有土壤,有岩石,有沙塵暴,甚至地下還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火星的兩極,也有冰凍的白色冰原。這一切,與地球是那麼的相似。

20世紀50至60年代,太空時代伊始,人類曾經把深空探測的重點放在以愛與美之神維納斯為名的金星上,因為它與地球的大小相似,距離最近,但科學探測後發現,金星其實是一個地獄般的星球:火山爆發,高溫、高壓,濃密的大氣,有毒的降雨。迄今為止,登陸金星表面的航天器工作壽命非常之短,甚至活不過幾分鐘。這是一個不可能有生命的星球,也不可能讓人類移居。人類對金星的探測興趣越來越弱。

正好相反,人類對火星的探測熱情,是隨著探測程度和認識深度的加深而逐漸提高的。隨著對火星的認識越來越綜合、全面、系統,我們發現,火星是整個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為相似的行星,也是唯一經改造之後有可能適合大規模移居的星球。因此,火星是人類的希望之星。一旦在地球上面臨難以抵禦的重大災難和危機,人類就可以移居火星,在那裡開拓新的家園。

每當我在報告中提到載人登陸火星,或者移民火星時,很多人會覺得不靠譜,是科幻。但隨著人類對火星越來越瞭解,知道那裡有什麼可以支撐人類在火星上的生存,以及航天技術、相關科技領域近年來取得的巨大突破,使人類登陸火星和移民火星這一不切實際的想法,正在變得越來越可行,離我們越來越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